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句式杂糅常见类型高考_句式杂糅的例子及答案
tamoadmin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1.语文句式杂糅怎么理解?2.常见病句类型有哪些 113.常见句式杂糅类型归纳笔记4.高考考查哪六大类语病?并举例5.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总结1.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多项定语是指主语、宾语中心语前的多个定语,它们一般按照语法规则排列,如果排列不当,就会出现语病。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词或短语;
1.语文句式杂糅怎么理解?
2.常见病句类型有哪些 11
3.常见句式杂糅类型归纳笔记
4.高考考查哪六大类语病?并举例
5.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总结
1.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项定语是指主语、宾语中心语前的多个定语,它们一般按照语法规则排列,如果排列不当,就会出现语病。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
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
②表指称或数量的词或短语;
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⑤表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 如
①她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应为:她是国家队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教练。
例 如
②《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首次四川”应改为“四川首次”。)
(2)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项状语指的是动词前的多个修饰成分,它们应按照语法规则合理修饰该动词,否则,就会出现语病。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一般依照以下原则(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
②表时间的词或短语;
③表处所的词或短语;
④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
⑤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
另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紧挨着中心语。
例 如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应将“没有”调至“把……感受”之前。)
(3)并列词语或短语次序不当。例 如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接受、理解”应改为“理解、接受”。)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与分句的主语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
例 如
①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高。(“不是”应放在“质量”之前。)
②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应将“不仅”放在“电子商务”的后面。)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 如
①报告还显示,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有所增加,而报刊的阅读率明显减少。(“阅读率”与“减少”不搭配,“减少”应改为“下降”。)
②虽然精彩绝伦的NBA总决赛已落下帷幕,但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共用一个动词“闪现”,但“顽强拼搏的精神”与“闪现”不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例 如
①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上面书写着……摩崖石刻”搭配不当,可在“书写着”之前加“有”。)
②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可以“整治”,但不能“引导”,应删去“和引导”。)
③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发展到”与“时候”不能搭配,可把“时候”改成“程度”。)
④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维护”与“合理要求”搭配不当,可删去“和合理要求”或把“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改为“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满足其合理要求”。)
⑤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加强”与“精度”不搭配,可将“加强”改为“提高”。)
(3)主宾搭配不当。例 如 :
荷塘里,数万株荷花面向朝阳,吐红摇翠,清香远溢,招引白鹭、鸳鸯等频频光顾,蔚为壮观,成为许多美术爱好者写生的基地。(主语“数万株荷花”和宾语“基地”二者搭配不当。)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 如:
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也必须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无论……也”不搭配,应将“也”改为“都”。)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主语。例 如:
①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做了修复,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偷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可在“因加大了惩处力度”前加“这部法律”。)
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去掉“随着”。)
③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缺少主语,可将“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中的“了”改为“的”。)
(2)缺谓语。例 如:
①“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开展的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11次。(应在“由”前加谓语动词“是”。)
②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缺谓语,应在“不少旅行社”之后加上谓语动词“经历”。)
(3)缺宾语。例 如:
①“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读好书”后加上“的活动”。)
②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报告书”后加上“的现象”。)
③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推行”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基准测验’”后加上“的政策”。)
(4)语意重复。例 如:
①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妇孺”即“妇女和孩童”,与后面的“孩童”重复,可删去“及孩童”或将“妇孺”改为“妇女”。)
②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堪称”意为“可以称作”,与前面的“可说”语意重复,可删去“可说”。)
4.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即两种句式混在一起表达,造成了结构上的混乱。
例如:
①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应改为“是在……仰止堂举行的”或“设在……仰止堂”。)
②老字号栉沐百年风雨,历史性冲击、网点减少、体制制约企业发展、人才流失严重,是造成老字号发展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其昔日光彩也完全被湮没。(“是造成老字号发展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一句由“造成老字号发展步履维艰”与“是老字号发展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可任选一种表述。)
(2)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
例如
①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一句中由于介词“每当”位置不当,致使本句没有说完,而后一句又更换了主语,造成句子出现了中途易辙的语病。可将“火车”放到“每当”之后。)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的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
5.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例 如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此句中的“那样”既可指“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也可指“不是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
(2)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例如: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身患重病”的可能是“工人”,也可能是“工人的女儿”。)
(2)修饰两可造成歧义。例 如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身患重病”的可能是“工人”,也可能是“工人的女儿”。)
6.不合逻辑
(1)概念并列不当。例 如
①“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历史资料”包括“历史”,并列不当。)
②张兰兰从小就喜欢读文学作品,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和外国文学名著。(“小说、诗歌、散文”与“外国文学名著”之间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
(2)两面失衡。例如
①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可改为“能否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②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的智慧。(两面对一面,“抗灾能力的强弱”是两面性的,而“经济实力的雄厚”“政府的应急机制和***的智慧”是一面性的。)
(3)否定失当。例 如
①睡眠有两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后两个“忌”与“不可”连用造成语意不合逻辑,应删去后两个“忌”或两个“不可”。)
②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避免”与“不会”构成双重否定,造成了前后语意不合逻辑,应删去“不会”。)
(4)不合事理。例 如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消费者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伪劣产品”本身就包含仿造的产品,而且它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畸形产物,没有人会去仿造“伪劣产品”。)
语文句式杂糅怎么理解?
一、句子杂糅的概念。
?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二、句子杂糅的两种基本类型及改法。
? 句式杂糅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一句话里含两个意思,但这个句子结构前后套叠,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掺杂融合在一起。
? 比如,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
? 这句话看起来很别扭,因为它传递的两个信息扯在一起,意思被搅浑了。其实它表达的是两个意思。第一种为①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
? 第二种为②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
显然,锣鼓声在原病句中,既是前半句的宾语,又充当了后半句的主语。这样,本来是很清爽的两句话,现在被硬生生地凑成了一句,结果造成了杂糅的毛病。
? 那么,怎么改呢?有两种改法。第一种,把这个句子变成一个主语,让“锣鼓声”成为主语,就成了这样一句话:村口突然传来的一阵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现在句子结构就单一了吧。
? 第二种,把这个句子分成两句。就成了: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它吸引了同学们。
? 又如,有一篇《挖荠菜》的文章中,有句话这样说,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上,价钱也不贵。
句中的“整整齐齐”一词,是“码”(堆叠)的补语,有结构助词“得”做标志,它是补充说明动词谓语“码”的结果的。同时,它又从动作的方式方面去修饰另一动词谓语“摆”,是“摆”的状语,也有结构助词“地”做标志。这样一来,“整整齐齐”一词身兼二职了,它把例句中的一个动补句式和一个状动句式糅合在一个句子里,犯了句式杂糅的语病,不合规范。要改好这个句子并不难,只要把句子里的“地”字改为“的”字,再在它的后边添上个逗号,句子就既通顺而又不损原意了。就是这样说了: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的,摆在菜摊上,价钱也不贵。
句式杂糅的另一种基本类型是同一个意思,两种表达。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但是如果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在一起,就形成两句混杂,表意不清,或重复冗长的毛病。
? 比如,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 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想陈述的就一个意思,它想表明著作的作者和两位年轻教授的关系。句中“两位年轻教授”一会儿充当宾语,一会儿充当状语。关系紊乱,
? 如果说主语是“作者”,那么可以这样讲: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句子的成分很鲜明了,主语是“作者”,谓语“是”,宾语是“两位教授”。
? 或者,主语看成是“著作”,那么得这样说:这部学术著作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这样,句子的主谓宾也变得清晰了。
? 再如,这句:目前,青年中出现一阵盲目追星的热潮正在悄悄兴起。
? 不难看出,这句话是把“青年中出现一阵盲目追星的热潮”和“热潮正在悄悄兴起”两种说法杂糅着说了。可以删去“出现”一词,改成“目前,青年中一阵盲目追星的热潮正在悄悄兴起。”这样句子就顺了。
? 句式杂糅的修改,应先熟悉常见的几种类型,遵循“先梳理再调整”的原则,就是先提取句子主干(主谓宾),再将被糅合的两个语句梳理出来,选取最适合表达的某句作结构上的调整,或增或删个别词语,使语句通顺、规范和得体。杂糅是卡在语言通道上的一处瓶颈。认真克服句子中的杂糅现象,是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的重要一环。
常见病句类型有哪些 11
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
句式杂糅是比较难分辨的,主要是要靠自己的语感和平时的积累,在这里给你列举集中常见的句式杂糅的类型
1.本着以……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2.是由于……导致的(是由于……/是由……导致的)
3.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4.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
5.成分有……配制而成的(成分有……/是由……配制而成的)
6.包括……组成(包括……/由……组成)
7.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
8.借口……为名义(借口……/以……为名义)
9.由于……正确领导下(由于……正确领导/在……正确领导下)
10.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11.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2.听到……的消息传来(听到……的消息/……的消息传来)
13.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
14.比去年同期相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
15.受……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受……因素的影响/是由……因素造成的)
16.最好……比较合适 (最好……/……比较合适)
17.目的是为了……(目的是……/是为了……)
还有个人的一点小经验就是可以用缩句来试试看判断病句
常见句式杂糅类型归纳笔记
(一)语序不当
所谓语序不当是指由于句子中某些词语的组句顺序不正确而造成句子的病态。常见的情况有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等等。
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又如: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再加一个“的”)
再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二)搭配不当
句子中各语法成分的搭配不恰当也是比较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表现为句子中主、谓、宾的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等。
例如:他的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又如:隆重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庆祝”的只能是“儿童节”,不能是“到来”,把“的到来”删去)
再如:既然他已经认错了,你也原谅他吧。(“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或多余
句子成分残缺,犹如人之残疾,句子成分多余,则是画蛇添足,显得不伦不类。成分残缺或多余一般包括句子主语、谓语、宾语的残缺或多余、附加成分的残缺或多余等。
例如: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缺谓语。可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又如:这次学术交流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关联词语残缺。应在“时间”前加“尽管”, “收获”前加“可”)
再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介词多余。“通过”和“使”随便删去一个。)
(四)句式杂糅
一个单句中含有两种或以上的句式结构,这种情况就叫做句式杂糅。在修改这类病句的时候只能把句子改为单一的句式结构。
例如: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美籍华裔作家之手。(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之手”,或把“的作者是”改为“出自”。)
(五)表意不明
一个句子中包含两种或以上意思,有两种或以上理解,从而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这种句子就属于表意不明,也叫句子歧义。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再如: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所谓句子不合逻辑一般是从句子表达的意思上讲的,在语法上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句子不合逻辑主要表现在句子表达的意思或违背事物规律,或前后矛盾,或由于否定不当而造成南辕北辙等。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又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的意思,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再如:由于采用了新技术,今年棉花的生产成本比去年减少了两倍。(假设“去年棉花的生产成本”为随便一个数字,那么“今年棉花的生产成本”就是负数,明显不合常理。)
高考考查哪六大类语病?并举例
常见句式杂糅类型归纳笔记如下:
1、表被动:
常见结构:被(受)……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句子的前分句,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2、表原因:
常见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关键在于……”与“……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起因)”“由……诱发(所致)”。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本句的后分句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和“是党风不正在作怪”的杂糅,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3、表目的:
常见结构:是为了……的目的;把……达到;防止……不再……旨在以……为目的。
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或说“旨在‘打击、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说“以‘打击、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总结
1、语序不当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2、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
4、结构混乱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5、表意不明
(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6、不合逻辑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语文的学习和考试范围比较广,我们需要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在具体的答题和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都不是很明显,但积攒多了就会影响我们的成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错虚词位置不当
易错分析:虚词位置不当是虚词使用中最常犯的错误之一,也是我们在考场上最容易失分的情况之一。不能正确地把握句意和 句子 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造成虚词位置不当的主要原因。辨析虚词,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因此,我们除了要掌握虚词自身的使用特点外,还必须结合语境,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句意,理清句子之间和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判定虚词在句中担当的角色。
易错虚词搭配不当
易错分析:对虚词的考查,首先是对我们语言基础知识积累情况的考查,同是也是对我们理解能力的考查。切实掌握常见常考虚词的基本用法,掌握虚词之间基本的搭配方式,再在实践训练中积累 经验 ,不断提高,才能逐步形 成语 感。有了这些作基础,具体解题时,静下心来读懂句子的意思,理顺句中存在的逻辑关系,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理解特定的语境,就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易错熟语意义不当
易错分析:准确理解熟语的意义,是正确使用熟语的前提。理解熟语,要弄清其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仅要准确掌握其本义,还要准确掌握其引申义、比喻义等,要能够细致了解其语义的轻重、表意的侧重等。很多熟语来源于古代的 寓言 故事 、神话 传说 等,其实际意义往往与表面意思不一致。要注意熟语,尤其是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从而正确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要注意对熟语多重意义的理解,不能“一叶障目”,片面理解。
易错熟语色彩不当
易错分析:熟语与一般的词语一样,具有鲜明的感彩,因此,我们在解答具体题目时,要仔细分析试题所提供的语境。在表示赞扬、褒奖的语境中选用褒义词,在表示贬斥、批评的语境中选用贬义词。否则,熟语的使用就犯了褒贬不当的错误。贬义词褒用或褒义词
贬用,是高考命题者常设的陷阱。如“知人知面不知心”、“亦步亦趋”一般都用于贬义的语境中,“胸无城府”则属褒义词。
易错熟语适用对象或场合不当
易错分析: 语文学习 需要积累,对熟语的掌握更是如此。首先,要对课文中出现的熟语做到准确理解,恰当运用。其次,要注意收集报刊及其他课外读物中遇到的一些关于熟语使用的不正确的典型例句,经常翻看,细加揣摩,提高积累的自觉性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最后,要建立专门的错题集,对平时学习和练习中自己用错的熟语进行梳理和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就分批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 方法 ,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易错语序不当
易错分析:语序不当包括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次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逻辑顺序不当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排序不当是语序不当类语病中被误判较多的。误判的主要原因是修饰语复杂,我们却仅凭语感加以判别。其实,只要留意这一类语病的一般规律,记下一个典型的例句,拿考查的句子与之进行对照,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作出正确的判断。虚词位置不当主要表现为介词及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介词位置不当往往造成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颠倒,引出对象错误。逻辑顺序不当主要表现为不合乎一般的事理,或忽视推理的过程。避免出现对语序不当类病句的误判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当修饰语较长时,检查各修饰成分的排列顺序以及其与中 心语 关系的远近,看是否影响语意的表达。2.当句中含有介词 短语 时,检查介词与宾语的关系是否恰当。3.如果句子为含有关联词的复句,看上下句主语是否一致,据此判断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4.留意并列成分是否存在事理上的先后顺序,注意并列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易错搭配不当
易错分析: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以及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等。不能正确判断搭配不当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句子的结构特点、主干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单句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提出主干,看主谓宾三者之间是否搭配;然后找出枝叶,看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是否搭配。复句,如有关联词,要看能否配套使用。
易错成分残缺或赘余
易错分析:造成成分残缺的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滥用介词,造成句子缺少主语;二是因作为谓语动词修饰语的介宾短语结构较为复杂而导致必要的介词缺失;三是修饰语较长而误把修饰语当成中心词。为避免误判,我们须要高度重视介词,一方面,注意是否因介词使用不当而造成主语残缺;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是否因缺少必要的介词而使语句出现结构或语意上的毛病。要注意结构复杂的语句,关注它们是否误把修饰语当成了中心词,从而造成宾语残缺,是否因句子较长而丢失谓语。造成成分赘余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词语或短语字面意思不同,但语意部分或整体重复;判断时,不能准确感知这些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关系,结果造成误判。我们在训练时,要注意把词义和句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易错结构混乱
易错分析:结构混乱,表现为句式杂糅和偷换主语两种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是指句子的结构框架方面出现了混乱。一般情况下,一个结构完整的单句,只有一套主谓宾结构,如果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宾结构,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主要表现是:
(1)两套不同的句子结构部分重叠;(2)两套句子在结构上简单相加;(3)重叠套用惯用格式。判断这一类语病,应从分析句子的主干成分入手,对句子有整体观念和框架观念,注意句子结构方面的配套样式,分析是否有“粘连”和重叠。
易错表意不明
易错分析:造成表意不明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种。(1)一词多义造成表意不明。如:“他走了三天了。”(2)词语兼类造成表意不明。如:“他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到网吧里聊天、玩游戏。”(3)指代不清造成表意不明。如:“当他把证书发给小王时,他对他笑了笑。”(4)结构切分不同造成表意不明。如:“读了三天的报纸。”(5)标点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我们可以报销差旅费。”(6)动词的施受方向不确定造成表意不明。如:“我们对敌人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7)多项定语或状语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如:“几个学校的领导参加了会议。”(8)成分省略造成表意不明。如:“我看到你那年才十多岁。”我们对表意不明类病句的误判率比较高,“成见”的感觉,意识中“自觉”忽略掉了可能造成语意混乱的因素。避免误判主要从把握句中重要词语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入手,关注各种可能造成歧义的因素,注意生活中可能造成表意不明的语言现象。
易错不合逻辑
易错分析:不合逻辑,是指违背判断推理的基本原则或生活常理。
主要表现为并列不当、主客不当、前后矛盾、照应不周、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等。由于逻辑关系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判断的难度较大。
误判的主要原因是在辨析病句的时候往往依据感觉,注重从语法和意义的角度来判断,而缺少一种富有理性的逻辑意识。走出答题误区的方法是注意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逻辑常识,从词语与词语、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角度把握句意,另外对句意的把握要有整体意识。
高考语文语病句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语文的病句考察知识点
★ 高考语文病句考察知识点
★ 2020高考语文六大病句解析
★ 高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 高三语文知识考点整理集锦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考语文复习辨析病句专题学案
★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总结
★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