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方案_解读浙江高考改革

tamoadmin 2024-07-30 人已围观

简介1.现在新高考改革3+1+2,有多少组合?2.新高考改革后,什么是等级性考试3.高考3+3模式是什么意思4.新高考有哪些模式5.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1.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到底是什么意思?答: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是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的高校招生改革重要举措,是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的四种选拔模式之一。“三位”是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统一高考和

1.现在新高考改革3+1+2,有多少组合?

2.新高考改革后,什么是等级性考试

3.高考3+3模式是什么意思

4.新高考有哪些模式

5.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方案_解读浙江高考改革

1.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是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的高校招生改革重要举措,是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的四种选拔模式之一。“三位”是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统一高考和综合素质评价(含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高校依据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将考生的高中学考成绩、统一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合成综合成绩,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 报名参加三位一体有什么前提条件吗?

答:不少高校会把高中学考、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应要求作为前置条件,比如学考几个A、几个B等等,需要注意自2017年起,有些学校三一某些专业有选考科目要求,具体的要仔细看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

3.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起什么作用?

答: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主要是:(1)是报考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前置条件。学生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须符合拟报考学校的要求方可报考该校。(2)在招生学校初次遴选确定参加综合素质测试资格和在综合素质测试过程中发挥作用。(3)作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虑因素之一。

4. 往届生能报名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吗?

符合本省当年高考报考条件和试点高校具体报考条件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往届生也可以报考。

5.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只能报一所学校吗?

答:三位一体报名、学校测试是开放的,学生自主报名,可以兼报。但是在录取时,学校一般只招第一志愿考生,具体会在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明确。

6. 具体有哪些院校实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嘉兴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温州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宁波工程学院、衢州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警察学院、丽水学院、温州肯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温州商学院(原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7.报名三位一体是否还要参加高考统一报名?

答:学生不仅要参加所报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还要参加高考统一报名,两者缺一不可。

8.学校会对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核吗?

答:报考高校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评审,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不能参加综合素质测试。如果报考考生较多,高校还将结合考生高中学考成绩、中学期间各方面表现等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以及考生按学校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综合评审进行初次遴选,确定参加综合素质测试的学生名单。

9.学校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确定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标准、形式和办法。测试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或专业潜质。综合素质测试可用笔试、面试和操作考试等办法。具体用什么方法,由学校自主确定,考生要注意查阅学校的报考简章。

10.学校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会有合格线吗?

答:高校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情况,可按不超过招生1:5的比例确定入围学生名单。入围学生须参加入围高校、专业所在批次对应的高考科目组考试。

11.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成绩是怎样计算的?

答:高中学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具体比例由高校自主确定。

12.如果报考某一学校三位一体的考生较少,有什么保证质量的措施吗?

答:若第一志愿学生填报人数未到数的110%,则第一志愿录取人数控制在志愿填报人数的85%以内。

13.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已录取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其他高校的录取吗?

答: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实行提前录取,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志愿填报前完成录取工作,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高考志愿填报。另一类是纳入高考相应录取批次提前录取,比如考生报考的学校、专业的统一招生安排在第一批,则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工作也安排在第一批提前;如果考生报考的学校、专业的统一招生安排在第二批,则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工作也安排在第二批提前。

入围学生须参加相应批次提前批的高考志愿填报,不填报入围高校志愿的视为放弃入围资格。省教育考试院将符合条件的入围学生投档给高校,由高校按学生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已录取的学生,其他院校不再录取。

"三位一体"报考流程

“三位一体”报名时间集中在2、3月份,报名通道打开后,学生可以通过自荐或者向学校申请拿到校荐名额,之后参加高校考试。考生需要参加高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有些学校取消了笔试部分,情况待学校而定。其实三位一体的报考时间现在基本上与自主招生时间一致。

"三位一体"报名程序

1、考生报名。包括高中阶段各学期的成绩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等证明、高中阶段获奖证书或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这三样东西都是要去教务处盖章的),还有一样就是考生的“个人简历”。把这些资料全部寄给申请的高校,大概一星期后,名单会在高校网上公布。

2、学校进行书面审核。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书面评审。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竞赛成绩、中学阶段综合表现以及个人陈述情况,按照专家对书面材料评分从高到低,确定获得“三位一体”综合素质测试资格的考生名单。

3、初审通过后,综合素质测试时间一般集中在6月份。

现在新高考改革3+1+2,有多少组合?

高考改革是分省分批次进行的,最早开始改革的省市是上海和浙江,开始时间为2014年,各省市区改革时间如下:

1、第一批改革:选择在上海和浙江进行,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也就是说,2017年这两个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第一次新高考。

2、第二批改革:已经于2017年9月,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也就是说,2020年高考时,上述4个省市的考生也已经进行了新高考。

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省份用的主要为3+3模式,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没有限定必选物理和历史。

3、第三批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已经发布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参加新高考。

8个省份的方案,与我国高考改革最初的总体方案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又进行了一些变化,由“3+3”变为“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但是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为什么物理历史必选一个: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以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历史学科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也占据着同样重要的位置。

4、第四批改革: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7个,分别为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均用“3+1+2”模式,此前已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取3+1+2模式。

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年首届新高考。

新高考改革后,什么是等级性考试

新高考改革“3+1+2”模式,即“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选考科目共产生12种组合:

高考3+3模式是什么意思

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在完成基础型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学习其中3门科目并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

上述6门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信息科技科目目前仅设合格性考试。

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根据本市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平时表现,综合测评并确定其合格性成绩。通过专项督导和社会监督,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和结果。

扩展资料:

上海和浙江在2014年试点中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两年内有效。

考虑到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这次改革将先选择在条件比较成熟的上海市、浙江省开展试点。

2014年底,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

人民网-上海高中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

新高考有哪些模式

高考3+3模式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扩展资料 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9月,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上海市、浙江省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从当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新高考有哪些模式: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同时数学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所有的考生将使用相同的数学试卷。新高考政策有3+3模式和3+1+2模式两种模式,具体如下:

一、新高考“3+3”模式

在3+3模式下,语文、数学、外语是按照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而选择的3门科目(生物学、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选择3门)是按照等级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二、新高考“3+1+2”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在3+1+2的模式下,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和首选科目(物理、历史)都是按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的,而选择的2门科目(生物、政治、地理、化学选2门)是按等级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

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只要与高考改革有关,总能引来公众关注。

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市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进入了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而考生与家长最关注的,依旧离不开“考试怎么考”“成绩怎么算”“高校怎么招”等关键问题。对此,记者在梳理政策的同时,访了多位考试招生专家。

考试怎么考:选考科目实行“3+1+2”模式

政策深解析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市的方案为“3+1+2”模式,即“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3+1+2”的选考科目方案是8省市在借鉴先行改革试点省份的经验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地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的结果。

从2015年启动调研至今,江苏省举行了近80场调研和征求意见会议,针对方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专门听取多位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请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研究院以及相关教育和测量领域专家对“3+1+2”方案进行可行性、科学性论证。

考生想知道

为什么要用“3+1+2”模式?这种模式有啥不一样?

专家这么说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瞿振元:

从总体上看,“3+1+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

从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开始,彰显“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就始终体现在各项举措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在选择性的维度上,我们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的自主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局部上的刚性限制,更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3+1+2”模式虽未给予考生在六门科目内完全充分自由选择,但可以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及其他四门中进行有条件的选择,且后者4选2,是文理完全打通的,选择组合达12种,比改革前仅文综或理综两个组合的选择性大大提升,也比较符合8省市的实际情况。同时,虽然在选考科目中物理和历史只能2选1,但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中,物理和历史都是必修必考科目,学生都必须达到高中基本教学要求,基本知识结构是完整的。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与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相比,“3+1+2”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相互选择提供条件和动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成绩怎么算: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政策深解析

从2021年起,8省市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同时,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依据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8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选择考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考生想知道

再选科目为何实行等级赋分?

专家这么说

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

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实行等级赋分,主要是基于学生选考的科目不同、各科目试题难度不同、各科目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的原因,是从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做出的。

举例来说,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

第三批进入改革的8个省市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组成联合专家组,邀请国内顶级数理统计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借鉴前期试点省份经验,在对8省市历年高考成绩、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演算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在接受度、区分度、拟全度、提升度以及稳定性和适应性的评价标准框架内,确定的8省市共用等级赋分办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副理事长韩宁

8省市基于过往数年的大数据,对高考录取中的各种潜在可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模拟,选择了最适合本省市的参数设定方案,遵循“不让考生的单科排序改变”和“确保选考科目的合适权重,确保转换分数的良好区分度”的原则,保证了最大多数考生的利益,给考生和家长以充分的安全感。

高校怎么招: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

政策深解析

此次8省市公布的实施方案,高校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不仅依据三门统一高考学科科目成绩和三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从单纯“看分”走向也要“看人”。

根据实施方案,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内容。高中学校通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个人日常活动情况;按照各省市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料形成评价记录表;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

此外,8省市在实施方案中明确,高校在安排招生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分两个序列排队录取。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市的考生志愿填报取“专业(类)+院校”模式,即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考生想知道

报志愿,为啥要取“专业(类)+院校”模式?

专家这么说

郑庆华:

过去的培养模式使大多数高中生习惯了埋头学习,只追求成绩,对于高校学科、专业的内涵缺乏了解,对于报考要求和规则缺乏了解,对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意向缺乏挖掘和培养。在新高考模式下,将倒逼学校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必须着手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的工作,将高考改革与初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同步推进,让学生将生涯规划、专业选择和学习动力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业与将来进入高校选择的专业贯通起来,把未来的专业同以后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安身立命的职业同一生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最终引导学生把事业同最后能够襟怀天下、造福人类、安顿灵魂的志业联系起来,才能培养出社需要的真正的栋梁之材。

高中咋教学:选课走班教学 加强基础保障

政策深解析

可以说,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是普通高中教学适应新高考的重要举措,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

依据8省市公布的有关解读文稿,对如何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有了明确安排。比如,学校不得为了增加选择考学科的课时而挤占其他非选择考学科的课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努力开发精品选修课程;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玉清说:“可以预见,对基础教育而言,推行选课走班,由于选考各门学科的考生比例不尽相同,其将对学科教师的规模和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正因如此,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8省市均明确要通过购买服务、返聘优秀退休教师、探索“县管校聘”等多种措施,缓解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此外,还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新改扩建部分高中、严格执行招生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家长想知道

对于家长而言,最关心的是新高考能不能平稳实施、公平公正?

专家这么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我国教育分布不均衡,实施新方案的8个省份与浙沪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基础条件均存在差距,要重视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要形成与学校、考试招生与人才培养、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协同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稳妥实施。

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

积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真正做到落地、落小、落实。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前期设定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突出重点,加强考试机构能力建设,改善普通高中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抓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一系列配套工作,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平稳推进。(记者 晋浩天)

文章标签: # 高考 # 综合 # 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