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高考状元后感-68位高考状元的启示
tamoadmin 2024-08-07 人已围观
简介1.沙家浜历史纪念馆观后感尚湖游后感2.中考状元请进!3.《无问西东》观后感4.如何快速提高学习成绩?5.模仿儒林外史写作文6.《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沙家浜历史纪念馆观后感尚湖游后感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沙家浜风景区,占地面积6400平 方米,建筑总面积4492平方米,用历史、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 手法,紧扣爱国主
1.沙家浜历史纪念馆观后感尚湖游后感
2.中考状元请进!
3.《无问西东》观后感
4.如何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5.模仿儒林外史写作文
6.《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沙家浜历史纪念馆观后感尚湖游后感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沙家浜风景区,占地面积6400平 方米,建筑总面积4492平方米,用历史、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 手法,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 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部 队的发展历史等情况,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实,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 地。
红石民俗文化村 红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水 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后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 象,展现了沙家浜独特的民俗风情。
红石民俗文化村设有文昌阁、土地庙、根雕馆、婚俗馆、 古船馆、春来茶馆、古戏台等景点,其中古戏台定时演出京剧《沙家浜》著名唱段如智斗等,具体 时间为每天上午9:30-10:00,下午13:30-14:00。
芦苇迷宫 沙家浜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 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 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漫步、泛舟其间,鸟儿婉啼,凉 风习习,苇香扑鼻,野趣横生。
横泾老街基地 横泾老街基地保存了农村建筑旧貌,吸纳江南小镇精华,重现了上世纪三、四年代的江南 乡间风貌和文化特征。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此外还有《三言二语》、 《金色年华》、《中国酒王》、《茉莉花》等电视剧到此取景拍摄。
横泾老街基地每天定时有 挑花担表演和婚俗表演,此外,京剧《沙家浜》每天上午10:45-11:15,下午14:30-15:00准时 上演。
国防教育园 沙家浜国防教育园位于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侧,占地130亩,由拓展训练区、彩弹射击区、 军事武器展示区、抢滩登陆射击场、户外野营帐篷区等部分组成,是沙家浜风景区为增强公民国防 观念,普及国防知识,增强旅游可参与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而建设的又一新的亮点。
春来茶馆 春来茶馆再现了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
竹林嬉戏、听戏品茗,尽享农家生活乐趣,与芦苇迷宫相得益彰。
良好的大自然生态, 是追求回归自然“绿色旅游”的极佳选择。
文昌阁 文昌阁又名魁星阁,文昌,星官名。
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旧时多为读书人崇祀。
沙家浜历史第一个 *** 支部于1928年4月在文昌阁内建立。
革命烈士石楚材在1927年至1929年间, 经常以文昌阁为基地,开展革命活动,所以我们现在重建文昌阁。
文昌阁有二层,楼下那张挂的是 文昌帝君像,楼上展示的是孔子十大弟子的一位—常熟人言子(子游),以及常熟历史上的八个状 元。
天下学子若在此朝拜,感动文昌帝君,高考即便不是状元,也会名列前茅。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沙家浜风景区,占地面积6400平 方米,建筑总面积4492平方米,用历史、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 手法,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 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部 队的发展历史等情况,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实,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 地。
红石民俗文化村 红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水 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后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 象,展现了沙家浜独特的民俗风情。
红石民俗文化村设有文昌阁、土地庙、根雕馆、婚俗馆、 古船馆、春来茶馆、古戏台等景点,其中古戏台定时演出京剧《沙家浜》著名唱段如智斗等,具体 时间为每天上午9:30-10:00,下午13:30-14:00。
芦苇迷宫 沙家浜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 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 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漫步、泛舟其间,鸟儿婉啼,凉 风习习,苇香扑鼻,野趣横生。
横泾老街基地 横泾老街基地保存了农村建筑旧貌,吸纳江南小镇精华,重现了上世纪三、四年代的江南 乡间风貌和文化特征。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此外还有《三言二语》、 《金色年华》、《中国酒王》、《茉莉花》等电视剧到此取景拍摄。
横泾老街基地每天定时有 挑花担表演和婚俗表演,此外,京剧《沙家浜》每天上午10:45-11:15,下午14:30-15:00准时 上演。
国防教育园 沙家浜国防教育园位于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侧,占地130亩,由拓展训练区、彩弹射击区、 军事武器展示区、抢滩登陆射击场、户外野营帐篷区等部分组成,是沙家浜风景区为增强公民国防 观念,普及国防知识,增强旅游可参与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而建设的又一新的亮点。
春来茶馆 春来茶馆再现了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
竹林嬉戏、听戏品茗,尽享农家生活乐趣,与芦苇迷宫相得益彰。
良好的大自然生态, 是追求回归自然“绿色旅游”的极佳选择。
文昌阁 文昌阁又名魁星阁,文昌,星官名。
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旧时多为读书人崇祀。
沙家浜历史第一个 *** 支部于1928年4月在文昌阁内建立。
革命烈士石楚材在1927年至1929年间, 经常以文昌阁为基地,开展革命活动,所以我们现在重建文昌阁。
文昌阁有二层,楼下那张挂的是 文昌帝君像,楼上展示的是孔子十大弟子的一位—常熟人言子(子游),以及常熟历史上的八个状 元。
天下学子若在此朝拜,感动文昌帝君,高考即便不是状元,也会名列前茅。
中考状元请进!
在学习方法上:
1.上课要认真听,不要想脱离老师对内容自己复习,这样效率反而低。
2.又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
3.早上起来和睡觉的时候把英语磁带或者语文要背的内容自己录音好放出来听,不用下意识地在意这些,但对你会有好处。
4.中午最好睡一觉,哪怕只有10~20分钟
5.回家要尽快写作业,留出一定时间放松一下,听听轻音乐,活动一下身体。
(PS.如果要解困的话最好不要喝咖啡,相比之下喝茶稍微好一点,茶有一定预防感冒的功效,青少年喝多了也不好,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刷牙,降低口腔黏度)
在饮食方面:
要吃碱性食品,比如豆类:豆腐、豆芽、豆浆;少吃酸性食品:油脂高的食品,大排、红烧肉,(鱼可以多吃一点)
回答者:free_rest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30 20:04
--------------------------------------------------------------------------------
还要多吃土豆
回答者:Pooh - 试用期 一级 3-31 21:49
--------------------------------------------------------------------------------
给你介绍几个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
泄露天机—2005高考状元学习方法精粹(语文篇
1.浙江文科状元 徐语婧
· 秀色美人 暴富好项目
· 开比萨名店每月赚10万
· 社区乙肝能接吻吗
· 美女私密18岁以下勿入
· 20年近视 10秒钟解决
· 聚焦中国十佳投资项目
毕业中学:浙江省衢州二中
高考总分:666分
单科成绩:语文120分、数学149分、英语141分、文综256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语文:把握时机,寻求突进
如果说把语文分一下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应试语文,一种是生活化的语文。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就是第二种语文。作为第二种语文,生活就是语文,每天每时都在学习语文,可以说这时我们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去学习语文。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包括平时的阅读,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甚至一些很日常化的东西——比如说记日记或者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些都是在学习语文。高三这个学年甚至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对学习应试语文具有很大的意义,把握好了,可以使我们的应试语文成绩大幅提高。每个老师都会介绍怎么应对试卷,如何系统地提高自己语文水平的系列复习,这个阶段对最终提高语文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时候,就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机了,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才能决胜高考语文。这个阶段的复习必须要非常细致,在老师的帮助下系统地逐个落实各知识点,而且由于某些知识点(如语音、字形等)容易遗忘,应该定期回顾。
2..山西理科状元 陈 敏
毕业中学: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高考总分:689分
单科成绩:语文124分、数学135分、英语144分、理综286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作文提升思想深度法我以前写作文只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句,用大段空洞的排比造势,后来发现这种作文得分的偶然性很大,去掉一些浮夸的内容后,真正有思想的东西很少,而思想的深度才是作文的精髓。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这里的“诗书”其实并不仅仅是指一些比较华丽的词句,更多还是指思想上的深度。即将面对高考的学生,尚未步入社会,思想不会太深刻,但也绝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对人生、对社会肯定都有自己独到的一些见解,关键是如何通过训练在作文中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此外,我们还应该多读一些文章,尤其是一些杂文,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有思想的人不仅下笔会透出一种深度,而且整体语文水平甚至个人气质都会有所不同。
北京文科状元:易 萌
3.北京文科状元:易 萌
毕业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高考总分:641分
单科成绩:语文112分、数学147分、英语138分、文综244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多音字语境记忆法
多音字向来是字音复习乃至整个语文复习中的难点,我就曾长期搞不清“解”与“着”的读音。记忆多音字的规律之一是掌握一个字不同读音时的不同意义。比如“靡”在表示“浪费”时读二声,如“靡费”,在表示“倒下”时读三声,如“萎靡”。又比如“和平”的“和”字,有时候读(货),有时候读(活),有时候又读(河),有时候又读(贺),每一个字音有不同的意思,这样就能比较明白地区分出来了。这种规律能适用于大多数多音字的记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特例在此规则之外。比如说最令人头疼的是“着急”的“着”字,有时候它的意思和它的读音关联不是很大。
吉林文科状元:孙田宇
4.吉林文科状元:孙田宇
毕业中学: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考总分:682分
单科成绩:语文132分、数学142分、英语138分、文综270分
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日记训练法
作文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来训练。
我主要通过日记来练笔,把平时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大事小事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者把日记写成读后感、观后感。比如看完一本书、一些杂志、某个电视节目,会有一些感受,那就写出来,记在日记本上。你平时经常写日记的话,写作文的思路往往来得很快,可以从平时的日记里获得很多素材,要是灵感一下子和日记契合上了,下笔就觉得不费事,写得顺畅,比较流利。我初高中都一直坚持记日记。我的日记除了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及一些读后感、观后感外,有时也把一些名言警句、一些好文章摘抄到里面,可以激励自己,或者激发一下自己的创作灵感。
长期这样记日记,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此外,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和自己写作风格比较相近的范文,学习它们的长处。
数学篇
湖北文科状元:康 静
1. 湖北文科状元:康 静
毕业中学:湖北省武汉外语学校
高考总分:652分
单科成绩:语文133分、数学129分、英语146分、文综244分
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吃透课本法
很多同学觉得,数学课本上面的题目很简单,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下课以后,往往就把课本放在一边,去做其他一些他们认为难度更高的习题,刚开始我也是这样做的。可是到考试的时候往往是难题做出来了,简单的题目却容易失分——尤其是前面的选择题、填空题这样一些小题。所以要特别注重学习课本,把课本上每一道题都做到位,这也是我要讲的第一点。第二点就是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课本上面不光是习题重要,更重要的是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数学课本有很多黑体字的大概念,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很注意的,但是在一些小字里面,往往有一些非常细微的概念和原理是容易被忽视的,而考试的时候,往往就是把那些我们忽视的问题拎出来考。而一考大家就“倒一大片”。所以我们在看课本的时候,一定要把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即使很细小的一些原理都要看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习题中,有很多重要结论,都是应该记住的。吃透课本,不管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2.江西理科状元:李 超
毕业中学:江西省吉安市一中
高考总分:690分(含10分加分)
单科成绩:语文131分、数学142分、英语133分、理综274分
考入: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知识网络法
数学知识点繁多,要做到有条不紊地把握知识点实属不易,需要用一条线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知识网络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类,公式推导法。总结必须掌握的公式,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利用公式间的相互关联进行推导。高考的知识点来源于课本,将课本上的例题改编一下,就可以得到一道高考题,将一些基本题或知识点综合一下,就可以变成一道难题。万变不离其宗,根据日常梳理的知识点,我们便可以将难点个个击破。第二类,构图记忆法,即用画图表的方式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适用条件、特征等标注出来。从书中的一章一节,层层细分,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直到最终脱离书本也能回忆出个中的联系。这种方法听似枯燥、繁杂,实际操作时可以与具体习题(最好难度不大但有一定综合性)结合起来。构图记忆法注重的是基础,提高的是能力。
湖北理科状元:朱师达
3.湖北理科状元:朱师达
毕业中学:湖北省襄樊四中
高考总分:701分
单科成绩:语文129分、数学150分、英语141分、理综281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数学构建知识网络法
在解题过程中很多同学因为找不到思路常常无从下笔。数学题无外乎两类:求解题和证明题。求解题让你求的是一个结果,证明题让你证明的是一个结论。我个人比较推祟这样一种方法:将已知条件列出来,看看能推出哪些结论,而这些结论又可以看作条件,再看看这些新的条件又能导出哪些新的结论,一层一层,就像树干的分支一样,越来越多。既然可以顺向推导,同样也可以逆向推导。从你要求的结果或需要证明的问题出发,看看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得出所要的结果,而要得到这些条件,又需要哪些更多的条件,一层一层,反向思维。当树枝越伸越多时,最终会有两条交织在一起,此时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时,的确比较费时,但相当有效,待逐渐熟练之后,往往能够一眼就看中问题的关键,迅速找到突破口。
.湖南文科状元:陈 博
毕业中学:湖南省衡阳市荣桓补习中心
高考总分:682分
单科成绩:语文118分、数学146分、英语136分、文综282分
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选择题去掉选项法
解选择题有很多种方法,面对简单的选择题,也需要一些简单的技巧,这需要同学们平时在学习中慢慢摸索。但是我觉得解选择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掉选项法。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也就是培养自己不被错误选项干扰的能力。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难的、特别繁琐的选择题,我们可以把这些选项给去掉,把它当做填空题来做,把答案写出来之后,再从选项中去找,如果找不到的话,说明你肯定犯了错误。这样的话,还可以避免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同学容易看错题目,他做题目的时候,常常根据自己看错的一些数据去做,刚好选项里面有这样的答案,这样的话,就会选择错误答案;再者就是,有一些题目是理论性的选择题,可能它的选项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误导性,去掉选项就不会受它的误导。
英语篇
1. 安徽理科状元:耿 泉
毕业中学:安徽省灵璧一中
高考总分:688分(含10分加分)
单科成绩:语文122分、数学134分、英语138分、理综284分
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单词时间标记记忆法
当学习一个新单词时,先按照音标把这个单词准确地读出来,并对照着写出这个单词,记住它的意思,然后在这个单词边写下当天的日期,以后根据日期每隔两天复习一遍,直到自己能熟练地读出、写出为止。
2.湖北文科状元:康 静
毕业中学:湖北省武汉外语学校
高考总分:652分
单科成绩:语文133分、数学129分、英语146分、文综244分
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五官并用法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四会——听说读写,因此相应的,要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很多同学在学英语的时候往往只是用了眼睛、或者用了手、用了嘴、用了耳,用了某一个器官,而没有想到在一个单位时间里面,其实可以五官并用,这样的话可以提高自己学习英语的效率。
那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拿到一个有声文本,我一般会进行五遍听音。第一遍进行听音不看文本,第二遍,把自己听到的东西写下来,进行听写。第三遍一边放录音,一边对照文本,看自己所听写的内容和原文本有什么差距,尤其是要注意自己写错的和没有听出来的地方。第四遍一边听文本,一边进行跟读,即看文本、听录音,跟读。第五遍不看文本,听录音,进行跟读。
3.湖南文科状元:陈 博
毕业中学:湖南省衡阳市荣桓补习中心
高考总分:682分
单科成绩:语文118分、数学146分、英语136分、文综282分
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大声朗读法我觉得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听力,又提高了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英语的语感。语感是在面对英语试题时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时它是说不清楚的,但往往就是这种能力使我们在考试中能够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再者,英语的学习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见缝插针。仅仅利用在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课后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巩固和完善。另外就是我们的朗读材料,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可以读很多的东西,比如说一些英文杂志、英文报纸。而且这些杂志报纸上文章的内容和课文不同,经常会遇到一些生词,是平常的课堂上可能遇不到的,但是在高考中可能会遇到,所以我们在面对生词的时候,就可以搜索以前的一些积累。
4.湖北理科状元:朱师达
毕业中学:湖北省襄樊四中
高考总分:701分
单科成绩:语文129分、数学150分、英语141分、理综281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英语翻查词典法
我在课余时间就经常阅读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文章,锻练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手边常备词典,不懂的单词勤查勤记,而且不局限于平日读书看报时遇到的生词,广告牌、包装袋上的生词,我也会加以留心。很多词其实都是我们日常碰到的,只是看你在平时有没有注意,手要勤一些,把这些生词记在本上,有空时翻一翻,自然就记住了。日积月累,词汇量逐渐丰富,阅读能力也就水涨船高。值得一提的是,英语考试分为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改错和作文6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复习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是一套套地做卷子既花时间又难以突出重点。我建议同学们最好分专题,找弱项,进行强化练习,完形填空不好就专门训练完形填空,阅读不好就专门训练阅读。在复习阶段,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当然对于强项的练习也要有所保证,以防手生。这样的方法往往能够立竿见影,收到奇效。
文科综合篇
1.陕西文科状元:谢 尼
毕业中学: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高考总分:686分
单科成绩:语文136分、数学149分、英语132分、文综269分
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课本知识联系法
在文综的复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一切以课本为纲,紧扣课本。因为无论题干、背景如何变化,它们都仅仅是一个依托,而所考的内容实质并不会变,都蕴含在课本当中。
尤其是政治,看课本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政治思维的过程。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感受,做一些简答题时,自己论述的语言单薄,苍白无力,思维欠缜密,看着参考答案总觉得这些精当的语言不知从何而来,仔细查书才发现,原来这些话全部都来源于课本,只不过由于自己平时看书太过疏忽,而没有注意到。其实看课本并不是单纯地看,而是要配合大脑积极地思考。比如先看到价值规律,记住它们的含义,而看到其作用时,就应该前后联系——正因为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才会导致优胜劣汰;而看到市场经济的特征时,又应想到正是由于等价交换,市场经济才会有平等性特征。看课本就应带着积极的大脑去看,将知识有机地串成网络,提高自己复习的效率,而非单纯地背几个概念而已。
2.黑龙江文科状元:任 飞
毕业中学:黑龙江省鸡西一中
高考总分:676分
单科成绩:语文126分、数学142分、英语133分、文综275分
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统筹兼顾法
统筹兼顾就是既抓住主干,又不忽视零散知识点。这样的话,复习既全面,思路也清晰。
现在我们非常强调考查历史的主干知识,所以必须掌握主干,把握历史思路。抓主干主要是掌握课本知识——掌握课本上的大标题,每一节的小标题,还有每一节中的黑体字,抓住这些就可以抓住主干。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目录复习,先把书合上,想一想,这本书共有几章,每一章大概内容是什么,然后再看第一章,想一想第一章有几节,每一节的内容是什么,再想一想每一节主要讲了几个重大……这样复习下来我们就可以大概掌握这本书的主干知识。在掌握主干知识之后还要想一想,各节之间有什么联系,这种联系非常重要。
3. 河南文科状元:杨楠楠
毕业中学:河南省驻马店高中
高考总分:662分
单科成绩:语文127分、数学138分、英语143分、文综254分
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归纳串联法
这种方法是将学科内的知识总结成体系,进行对比记忆。我在学习政治、历史、地理等三门学科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比较有效。老师平时会讲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把这些知识放到一起对比,这样你就可以把一些相同的知识往上“套”——比如相似的因果关系、相似的影响之类的,都可以用同一个原理往上“套”。这样对比记忆会比较深刻,在考试的时候容易将知识点连成串,知识体系也就比较完整了,得分当然就会比较高。老师会将有关专题的知识进行详解,但个别问题还需要自己总结。
4.山东文科状元:林小杰
毕业中学:山东省莱州一中
高考总分:658分
单科成绩:语文135分、数学144分、英语142分、文综237分
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模块记忆法
把所有的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然后在模块中再去细化,把它分成几部分,光记那些小部分,然后小部分合起来就是大部分。将知识要点化分为几大版块,分类记忆。
比如说历史,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比如中国近代史就可以分成抗争史、探索史、侵略史,还有近代化,一共四个部分。有了大致轮廓就可进行逐步深入的整理。
再比如说政治。大家都知道,政治应该分成政治、哲学和经济学这三部分。比如政治上热点专题部分,讲到“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你必然要从政治、哲学、经济学角度去考察。在三个角度中,每个角度都要去整理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小分类。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怎么去建设和谐社会?以此类推,逐步细化。就是通过模块,一块一块逐步细化,再复杂的知识点都可以这样细化。我觉得这样记起来思路就非常地清晰,就能化难为易。
回答者:李非日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4-2 15:54
--------------------------------------------------------------------------------
这里超全,要什么样的都有
语文
://education.163/special/00291JD8/06zhongkaoywlist.html
数学
://education.163/special/00291JD8/06zhongkaosxlist.html
英语
://education.163/special/00291JD8/06zhongkaoyylist.html
其他学科
://education.163/special/00291JD8/06zhongkaoqt.html
回答者:363684395 - 见习魔法师 4-2 19:14
--------------------------------------------------------------------------------
吊毛!
回答者:冷香泉 - 童生 一级 4-3 11:38
--------------------------------------------------------------------------------
在学习方法上:
1.上课要认真听,不要想脱离老师对内容自己复习,这样效率反而低。
2.又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
3.早上起来和睡觉的时候把英语磁带或者语文要背的内容自己录音好放出来听,不用下意识地在意这些,但对你会有好处。
4.中午最好睡一觉,哪怕只有10~20分钟
5.回家要尽快写作业,留出一定时间放松一下,听听轻音乐,活动一下身体。
回答者:匿名 4-3 13:22
《无问西东》观后感
《无问西东》这部影片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无问西东》观后感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真实……
《无问西东》主要讲述了四个来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在不同的时代迎接最艰难的选择:陈鹏在爱情和理想之间徘徊,张果果对四胞胎提供帮助后,怀疑四胞胎的家人赖上了他,还被上司算计离职;沈光耀不顾母亲的劝阻,投身战场,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吴岭澜在转专业的问题上犯难……
整篇**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梅老师说: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泰戈尔说: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们应该不顾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寻求自己的真实。
再来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他的母亲管的很严,当他的母亲发现他要当飞行员时,立即就跟他讲起了家规。她说:“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
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终受不了自己的祖国被侵犯,最终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时是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为艰难的时刻。枣宜会战中宜昌沦陷,日军以此为基地开展对陪都重庆的大轰炸;后来美国来中国支援并组建了飞虎队,沈光耀便加入了飞虎队。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战争,可是我们却坐在空调房里,躺在软沙发上,比起沈光耀他们,我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我们应珍惜现在。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篇二:《无问西东》观后感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一家去**院看了一部**《无问西东》。里面有一段故事是说在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沈光耀的.学生从香港来到清华大学求学。当时因为战争,学习环境很差,教室都是用稻草做的。尽管他是个富家子弟,但他也希望获取更多知识报效国家。当他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祖国遭到了袭击,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去当兵。在军营里,他不但给贫困地方的孩子送东西吃,而且最后勇敢地走上了战场,打死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最后不幸英勇牺牲。
看完这部片子以后,我发现那时的学生是这样求知若渴,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好艰辛啊!以前的学习环境很差,教学的仪器又很少,比现在落后了太多太多。我们现在有明亮、干净的教室,有教学用的电视,还有这么多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也没有那么多战争和颠沛流离。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业不轻松,作业要求也很高,但一想到**里沈光耀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也刻苦学习,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把握现在的机会,努力学习。看到**里沈光耀在生活物资如此匮乏的情况下,也省下自己的口粮,送给穷苦的孩子们。我觉得在新时代,更应该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也很喜欢帮助同学,当一个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可以主动帮他带作业,帮他补课。以后我还要更关心周围的同学和伙伴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伸出友爱之手,使大家一起进步!
我们现在在一个新时代,没有战争,只有和平。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时间一去不复返,我要好好把握它。当别人在随意玩耍的时候,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我现在年纪还小,等我长大了以后,要像沈光耀一样,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勇敢的冲出来,报效祖国。现在先要打好基础,以后才能为祖国多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强大。记得古文《少年中国说》里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这远大的志向,承担这重大的责任。
篇三:《无问西东》观后感今天和女儿一起去看了**《无问西东》,该片是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专门拍摄的,2012年拍摄完毕,直到2018年初才公演,其间有过一些重拍和修改。虽然片中几个桥段剪辑穿插的太厉害,但还是一部吸引人的**,包括它的画面构图和背景音乐《AmazingGrace》,可以说是一首关于放飞青春、追求梦想和只问真实的散文诗。当然我内心对清华大学和曾经在清华任教和学习过的大师们的敬仰,也是我喜欢这部**的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谓爱屋及乌是也。
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出现这样一部影片是难能可贵的,是混浊世界之中的一股清流,这一点我尤其钦佩这部影片的编剧和导演李芳芳——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片尾在播出影片的演职员表的时候同时在左侧播放曾经在清华包括西南联大任教和学习过的著名人士的和文字介绍,包括梅贻崎、冯友兰、王国维、、陈寅恪、闻一多、杨振宁、李政道、沈从文、钱钟书等,长达七分钟之久,全场观众无一人离席,默默静坐看完全部人物介绍。中国人从骨子里对文化人从来都不缺乏尊敬和仰慕之情,虽然我们曾经也有过一段段有辱斯文的荒唐历史。
看完**,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怎么理解**片名《无问西东》,她说就是但做好事、莫问前程,我的理解是英雄莫问出处。回家上网查了一下,无问西东一词出自清华大学校歌歌词中的一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句话原先出自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文章,他在1914年于日本东京为《国学丛刊》撰写的序文中提出:“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的观点,认为探究学问应该打破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的藩篱,才能获得真知。但只从这句歌词,怎么理解无问西东,每个人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1931年12月2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清华大学之所以让人思慕和景仰,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她的大师辈出。西南联大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办学,仍然是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很好地验证了梅校长的这句话。
我对清华的第一印象是我在中国科大夜大学上学的时候《数据结构》课程使用的是清华大学严蔚敏老师所著的《数据结构》一书,考研前一年去中国科大西校区混在本科生里旁听一学期此课程也是使用的这本教材,这本书算是研究得烂熟于心,写满我的学习笔记,现在我的书架上还保存有我使用过的这本书。虽然我后来从北工大图书馆购得一本处理的美国出版的原版书《Data Structure Using Pascal》,该书不论在内容、排版和印刷质量上都不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数据结构》一书可比的,但我得承认这两本书都对我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严蔚敏老师的那本《数据结构》书,至今难以忘却。
在北工大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北京城西北的清华大学南门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购书,我记得当时都是和我的同学一起去,斜穿整个北京城,往返得花去一天时间。后来我加入SAP北京公司,办公楼也是在清华东门外清华紫光的一栋小楼内,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经常从清华的校们前走过,但好像很少进入清华校园,只有一次陪一位来自香港的好友游览清华和北大校园的时候,踏进过清华的校园,但除了清华大礼堂和礼堂前面那块日晷草坪,除了感觉校园很大之外,并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
后来我一位中专时期同年级平行班同学的女儿以上海市理科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她送她女儿来北京上学,打电话联系我,我去学校里找她们母女俩,请他们在清华南门外的文津国际酒店吃了一顿饭,然后陪她到宜家给孩子买书桌和椅子。后来一次回合肥参加我们班一位因病早逝同学的葬礼,听其他同学说我的这位女同学已经因病在上海去世,让人倍感意外和惋惜。也不知道她女儿清华毕业后飞往哪里?也许已经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深造和工作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只能感叹人生无常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女儿和我说她想上西南联大,我说你上不了了,那个学校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过传承西南联大衣钵的清华、北大和南开依然存在,可以选择。然后我悄悄和女儿说,看完这部**我内心感觉此生一个很大的遗憾是没有能够进入清华园学习,不过人生没有回头之路,只待你们后生了。人生之路,一是自己可能不能完全自主选择,二是有很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能如愿以偿也属正常,如今这个年龄只能释然于心了。但清华的人文精神、大师的人格魅力和文章学问我们可以学习和追随,英雄豪杰莫问出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花开只有一季,再艳丽也有期限,过季则凋零,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但孩子们是我们的第二季,未来是他们的!
如何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方法如下:
1,在上课之前,一定要预习,这很重要,这将有助于你理解老师上新课的内容。
2,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即使听不懂也要认真听,适当的笔记,然后课下可以找网课,继续再看一遍今天的内容,不懂的圈出来,然后一定要问别人把不懂的问题解决掉。
3,经常复习很重要。人的记忆具有忘性,经常复习能帮助你巩固知识,也可以让你之前不明白的地方会变得清楚。
4,坚持很重要。21天养成习惯,当你超过21天,你会慢慢发现它会逐渐成为你的习惯。
5,作业一定要自己认真做。作业能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启发自己的思维能力。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你有充足的睡眠和精力,在听课的时候能够大大减少犯困的几率,有助于让你更加精力充沛听老师讲课,大脑活跃,一定程度上能跟着老师的进度。
模仿儒林外史写作文
1. 儒林外史中的精彩摘录与其的仿写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
2. 关于儒林外史的作文《儒林外史》读后感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
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
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
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
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
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
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
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
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
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
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
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鳞角了。
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
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3. 作文:我知道一点《儒林外史》怎么写这个就不好说了,高中可以议论文,初中最好记叙文。承题我知道。。..,重点是知道,不是读后感!儒林外史是讽刺,那么知道什么呢?很显然,是其中道理和意义,而不是看书!那问题来了,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以儒林外史为穿插线索,借用生活中实例表现其中的道理意义,但叙事叙事,重点叙,不是事,所以只能写一件事,怎么写,老师都说过,不啰嗦。作文不难,但一定点出儒林外史,和你所知道的,即道理,只需最后点题(不一定),议论即可,说白了就是托物寓意文。希望纳啊
一定要知道儒林外史基本内容,不能瞎扯淡,没有内容
4. 与儒林外史中临死前的严监生相似的作文100字《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文章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儒林外史》。
本文主要讲了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只手指头不断摇晃,众人询问他想说啥,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从此表现出严监生生性吝啬,爱财如命。
这篇文章写严监生的爱财如命表现在“严监生喉咙的痰响成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断气。”却一直伸出两只手指来,使得众人不得其解, 最后还是由赵氏揭开了谜底,原来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不下心,难以断气,这活生生的看似夸张,却是写实的描写,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活中我们虽然要厉行节约,不随便浪费的好习惯,但是也不能过分地吝啬,而要量力而行。
5. 儒林外史 观后感 要自己写的 不少于600字既然写读后感,就必写作者经历,以之结合,才可感而写。
作者吴敬梓,一个厌恶世俗,愤度全伦的清代文人,身在官场的他,更是看透了不知多少沉浮,多少纠葛,也由此着作了《儒林外史》。此书以故事的形式,塑造鲜活人物,其故事人物的刻画代表了作者对封建事态的一定看法。
鲁迅先生曾评价此书表述的委婉,犀利却直白,不失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可见此书的成功。《儒林外史》读后感:《范进中举》讲的是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最后考上举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
十分简单的故事,但纵观全文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最后出头,从他发疯来看足以看出那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痴情一片,像周进哭号着为秀才名分磕头撞板。
但他们的痴情并不是为了道德理论上的治国之经,而是纯粹的个人升官发财。还有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中举前萎缩地向老丈人低头称事,中举后便有了老爷大人们的官腔。
甚至在为母亲守丧时,在打秋风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而他仅仅是中举,不出两个月,什么房产、田地、金银、奴役,不请自来。
范进是千万得中读书人的代表之一,封建 *** 用他们的荣华为不得中的读书人做榜样,加深科举对他们的毒害。中举对胡屠户来说,也是好处非凡。
对范进中举前要打要骂由着性子来,一旦中举后,因范进发疯让他打范进一巴掌,他却说:(范进)虽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如此便把一个势利小人的嘴脸清晰的勾画了出来,胡屠户就是那些满脑子也是功名,中了科举余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还有那些乡绅,都在第一时刻忙不迭的为范进送金送银,正是他们为 *** 传播科举毒推波助澜。
跳出范进的故事。作者详细描述了临死伸着两指头,唯恐两个灯芯废油的严监生和强抢人猪,用云片糕当药讹诈船家的严贡生兄弟俩作为代表。
综上所述的人物,无一不受科举的毒害。事实上不只这些人。
还有举着科举饭碗的名士们,还有科场屡屡落败的如看西湖风景都要挤出几句经典的马二先生之类的人。还有佛门弟子,一听胡屠户为女婿范进母亲做法师,屁滚尿流地立刻安排起来。
甚至是贾宝玉最最推崇女子亦是如此。鲁**受其父影响只认八股文,什么都以八股文马首是瞻。
自己终日练习八股,之后正因丈夫对科举毫无兴趣,终日长叹。书中充斥着讽刺味,辛辣尖刻,这与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联系。
作者吴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败家子。他后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几次三番找他参加科举,他都不应。
他的书桌下有八股细绳,每根下都有一个臭虫,一个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正因贫困无法取暖,他常邀请朋友绕成行走还歌吟啸呼,相与应和,并称其为暖足。
这样的背景下,无怪乎书中描述如此地耐人寻味了。如今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生活的时代很少有人提及科举这类的话,也没有了书中迂腐的现象。
但是,我们常常看见家中老人为了让下下代的认凌晨排队报课外班。诸多考生正因中考高考日以继夜读书,有些考上的扔书庆贺,有些考不上的跳楼自杀。
没有人为了什么秀才、举人磕头撞板,却有人为硕士、博士不择手段。很多人拿着文凭大吃大喝。
不知以后是否还会有一本儒林次史来讽刺这个时代的制度。
扩展资料:
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
[6]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
则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6. 怎么写 我与儒林 的作文不久前,我看了《儒林外史》这部书。看完以后,我的感触很深。
《儒林外史》是清代,共有五十六回,是吴敬梓写的。的后半部是作者在三十六岁(1736)托病辞去征辟以后陆续写成的。
《儒林外史》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士大夫的种种心态,进儿讽刺了士人的丑恶灵魂,深刻揭露了整个封建制度的腐朽糜烂,不堪救药。吴敬梓以他的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多彩的风格画卷。
吴敬梓在中写到的范进,周进、牛布衣、马二先生、匡超人、杜少卿的命运,并非别人的问题,而是他看到了历史的凝滞。正是借助于对科举的内心体验,所以他才极为容易地道破举业至上主义和八服制艺的种种病态。作者所写的社会俗相,不仅是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的思考,同时,更多的是作了宏观性的哲学思辨,是灵魂站立起来之后对还未站起来的灵魂的调侃。因此我们也看到了吴敬梓的的一个鲜明特征思想大于性格。
在《儒林外史》第一回写的是: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在争名夺利的元朝末年,诸暨县出了一个嵌崎磊落的人,此人七岁时,父亲便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他为了报答母亲,努力、用功的念书。后来,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此人便是:王冕。
王冕自幼好学勤奋,但只因家境贫穷,读不起书。他的母亲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儿子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是你父亲早早去世了,我一个寡妇人家,社么都不会。如今年岁不好,柴火又贵。我们只能靠我做些针线活勉强糊口,实在是没钱供你念书啊!如今没办法,只能让你到隔壁去放牛,每月可以赚几钱银子,还有现成饭可以吃,明日你就去吧!”王冕知道家里的难处,便答应了。
第一天,王冕便来到秦家放牛,秦老爷对母子俩十分客气,而且后来十分照顾王冕。这让他们十分感动。
王冕在休学后,并没有放弃读书。他经常在有空时拿自己的工钱去书贩那里买两本旧书看看。
7. 我要写儒林外史(分析重点人物)一篇写三百字,共五篇外史衮衮诸公之中,严监生堪称仅次于范进的二号闻人,闻其名者皆知其事迹,乃是他当弥留之际,挣扎着不肯闭眼,老是伸着两个指头似乎心头有何重大未了之事尚未吩咐,家人都不解其意,唯有他家主婆明白他原是嫌屋内油灯里点了两茎灯草费了,慌忙掐去一根,严监生遂溘然而逝。
严监生这指头伸得惊世骇俗,就像《变色龙》里的那个倒霉蛋高举着被将军家的狗咬的指头般,迅速聚拢了大批惊异的目光。当时就有评家拍案而起,赐他一顶“守财虏”的帽子。
后世恪守文学形象典型化原则的语文教科书选家大体也沿用此论,认定严监生这番表现简直与葛朗台老头临死时疯狂去抓取镀金十字架之举是同样精彩的本色演出,堪为吝啬鬼之传神写照。于是严监生得以配享课堂,使天下读书少年,视其姓字,观其异行,积久而大名渐成。
反观外史其余一众奇人异士,虽则一身故事,却因无此荣幸入选家青目,渐至于湮没无闻。 然而细想来,严监生之暴得大名,实在不免是个历史的误会。
首先,指严监生之为奇异人物,恐怕只能说是一种误读。 所谓真英雄往往有非常人之性情,能为人所不能为。
倘以此反观严监生,我们看到的却不过只是个平淡的背影,从他身上,丝毫看不出典型人物那种舍我其谁的神性光芒。 严监生一介财主,本来成分不好,加之又生性悭吝,依照典型人物的路线行事,他应该是像周扒皮般极擅盘剥才对。
想来教科书所以选中他,潜台词里必是埋下其人乃“每一滴血里都流淌着罪恶和肮脏的东西”,“为了超额利润不惜放火”之类美好的形容词。偏偏外史在讲述其如何巧取豪夺、克扣仆人、盘剥佃户方面却极为吝啬,竟然一笔也无。
他竟然只知一味节省,自奉菲薄,日常家里买斤肉吃都不舍得,只“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食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加之以劳心戮力,以此经年累月,积聚财富。如此手法单一,思想贫乏,真真远不如其大哥严贡生的机变百出,懂得钻营。
像什么卖猪夺猪、虚立借据、指饵为药的谋划,可谓决胜千里,算无遗策。严老大才真正是世外高人风范,相形之下,严监生生财只懂得一味自我刻苦,想象力苍白得简直令人发指。
本事不大也就罢了。严监生倘能将悭吝进行到底,一辈子一毛不拔,也不失忍人之性。
然而此节严监生更足为人诟病。既为悭吝,那么钱既入我囊中,岂有还令它跑出去之理。
如非要出去,那一定是去做了“银母”,能寻回更多的钱来才是。除此以外,那是一百样事情也不能教我掏钱。
意志坚定如此,方为悭吝之忍人。葛朗台就是如此,逐利是他一生至高的信仰和唯一乐趣所在,除此以外,一切人情世故他都可以不管。
为了钱他可以算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女儿。然而这才叫真性情。
而严监生呢,对钱虽则是极爱惜的,但有时竟也如同变了个人似的,大方起来。像为出避他乡的大哥严贡生出钱了结官司这档事,原本他大哥自犯事,与他什么相干?他却为了怕事而宁愿破财,试想换做葛朗台自当是括囊无咎。
又如在为原配王氏办丧事和关于娶赵新娘做填房事宜的人情使费上,他也屈从于情感、脸面和私欲,以致花钱如粪土,这样行事就很是悖谬。表面上,严监生的破财似乎赢得众人的一致肯定,实则上他什么目的也未能达成,他将乡绅人家的所谓体面和世故人情置于孔方之上,不能全心一致礼戴财神,以致人财两空,可见严监生的既缺乏魄力、谋略,又不够专一和坚决,真是一个庸常之辈,肉头财主。
综上而言,严监生其人无才无能,行事三心二意,首鼠两端,没有行善的勇气,更缺乏为恶的魄力,不要说跟他大哥严贡生非常人可及的手腕相比,即便比诸王德王仁兄弟的见风使舵,赵姨娘的忍辱负重,他都只能甘拜下风,如他这样寻常人物,车载斗量,天下比比皆是,又何足为奇,教科书选家弃严贡生、王氏兄弟等不选,反而选了这个惟知谨小慎微,勤俭节约而已的严监生入课本,未免有失察之咎。殊不知就连吴文木本人亦未将其当回事,甚至篇末幽榜上都没题他名字,严监生通身笔墨不多,性格亦不丰,他原本就被定性为一个串场的小人物,衬托着身周严贡生、王德王仁兄弟、赵姨娘那几个精彩角儿你抢我夺的好戏。
谁料想跑龙套的抢戏,反令角儿们黯然失色。吴敬梓,以及严监生自己大约都想不到,他这个名字日后竟会在历史上定格为某一类人物的典型形象。
然而严监生到底是出名了,此固严监生之幸然亦其不幸,毕竟背负吝啬鬼这种妖魔化的名声恐怕严监生要真有其人的话,泉下有知也定会感到不安的。据说掐灯草这则故事取材于吴敬梓听说过的一个扬州财主的轶闻,或者严监生是吴敬梓某位生性过于节俭的朋友或认识的某人,其实通过之前的那些描写我们应该能知道严监生大体可以算个有点懦弱的好人,起码本质不坏——跟他胞兄严贡生比起来尤其如此——然而吴敬梓仍不忘在严监生临死前幽他一默,让他竖着两个指头现眼。
想来严监生的节俭性情或许与富贵人家出身,“纹银九七他都认不得”(外史中杜慎卿评杜少卿语——后者被认为是吴敬梓自身写照),且生性豪迈,挥金如土以为常,致“乡里传为子弟戒”的吴敬梓脾性太不对路,使得吴。
8. 读《儒林外史》有感作文《儒林外史》是一本长篇讽刺,主要写了清朝的一些读书人观念是读书只为了当官,心中只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只有极少的官是清官。
《儒林外史》中,我最喜欢的是“王冕的故事”,“王冕的故事”主要写了元朝末年,有一个人叫王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时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王冕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给他几钱银子,还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下,他12岁,就对天文、地理、经诗、了如指掌,无所不通。
一天雨后,王冕来到湖边,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一看从此对画画感兴趣了,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就像是湖里长的。
路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长大后,朝廷让王冕当官,王冕执意不去,躲在了深山。我觉得王冕清高孤傲,不同留和污。
有的古代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考到白发: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而王冕他不求名利,不为金钱,不为财富,这是一般人无法控制的。
今天,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使我深有感处。是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书的。
9. 急需 读《儒林外史》有感 作文读《儒林外史》有感小荷作文网 ,你也可以投稿 《儒林外史》是一本长篇讽刺,主要写了清朝的一些读书人观念是读书只为了当官,心中只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只有极少的官是清官。
小荷作文网 《儒林外史》中,我最喜欢的是“王冕的故事”,“王冕的故事”主要写了元朝末年,有一个人叫王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时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王冕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给他几钱银子,还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下,他12岁,就对天文、地理、经诗、了如指掌,无所不通。
小荷作文网 一天雨后,王冕来到湖边,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一看从此对画画感兴趣了,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就像是湖里长的。
路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小荷作文网 ,你也可以投稿 长大后,朝廷让王冕当官,王冕执意不去,躲在了深山。我觉得王冕清高孤傲,不同留和污。
有的古代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考到白发: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而王冕他不求名利,不为金钱,不为财富,这是一般人无法控制的。
今天,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使我深有感处。是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书的! 读《儒林外史》有感 -------------------------------------------------------------------------------- 作者: 网络转载 发布日期: 无 2005-8-21 字数:1029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
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
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
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
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
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
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
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
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
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
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
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鳞角了。
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
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是除《红楼梦》之外,我最喜欢的。它是一部讽刺,它一改明清以铺陈历史,演述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的模式。
以生动形象的笔墨,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反映了社会,把锋芒射向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这在中国中是不多见的。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康、乾年间的名士。
他出身于历代显宦之家,曾经有人荐他做官,他托病不就。《儒林外史》所表现的正是吴敬梓亲身所历所闻,也寄托了他看重文行出处、鄙视功名富贵的性情。
《儒林外史》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魃魅魍魉,毕现尺幅;曾有评论说:《儒林外史》其写君子也,如睹道貌,如闻格言;其写小人也,窥其肺腑,描其声态,画图所不能到者,笔乃足。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观看《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教育是关乎国运的大事,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们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我们需要让孩子有个光明的前程,需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观看的过程中记录了这么一个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一段记录。
美国教育考察团来到中国考察,总结出几点:1、中国的孩子是起的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勤奋的学生;2、中国的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做家庭作业,3、中国把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称之为最优秀的学生,并给他们发证书,而其他人没有。美国人以此预测中国人在今后的20年科学技术上将远超过美国。然而有趣的是,中国也派了团队出使美国考察,访问团发现,美国的学生无论品德优劣,成绩高低,个个都是趾高气扬,踌躇满志,他们还在很小的时候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失去控制,课堂如逛街一样,混乱不堪。当时的中国代表团认为美国的教育已病入膏肓,而事实是正是这种病入膏肓使得美国诞生了80多个诺贝尔获得者。
教育体制的好与坏需要一个标准的,美国和中国教育情形的比较让我们深思。
“这次考完后我一辈子都不会再用,但正是这一辈子都不用的东西决定了我一辈子。”
“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人格。”
“成功没有标准答案,发现孩子比设计孩子重要。”
这是几句很有深意的话。
中国的教育道题怎么了,能改变吗?许多人在思考、探讨这个问题。
想起自己,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中国教育的毒害了。
先说说高考,高考就如同一个指挥棒一样牵引着许多许多的人,许多的家长为有一个价值理念,那就是都希望孩子上一所好大学,211高校,985学校,那么要上这些名校就必须成绩好,需要通过高考这个关卡;于是为了上好大学必须上个好高中,为了上个好高中也就不惜花费精力上个好的初中好小学甚至好的幼儿园。这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深入父母的心。在我看来,好的学校确实无可厚非,也认为起跑线很重要,农村的孩子为什么比不上城市的孩子,不是农村的孩子不聪明,不努力,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城市的孩子教育,教育环境,教育质量都比农村的好。
曾经,高考占据我全部的身心精力,曾经,高考深入我心,曾经,成绩的提升让我不断努力,曾经,一切只是为了高考,为了上大学。当时,没有什么宏大的愿望,没有什么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梦想。其实真的很简单,考个本科的大学就够了,而就是这样愿望,我却用了三年的时间,三年的高考,最后也还只是考的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校。当然我并没有埋怨什么,能在江西农大上大学已经知足了。那时,成绩非常好的同学经常受老师的喜爱,同学的欢迎,因此我也曾经羡慕他们。每年高考的“高考状元”也备受大家关注。
到了大学之后,感觉教育也出现了问题,许多的同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仅散失了学生的斗志,退去了,而且对学习上课产生了厌学、不愿学的情况。而大学学费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是非常昂贵的。了解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情况后,也许能发现其中的端倪。高中时候,对大学的专业不了解,许多同学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底是什么,到底应该选择什么专业。
中国的教育一直提倡要进行素质教育,却始终是应试教育。观看了《中国的教育能改变吗?》的专题片,有许多的感想。教育的现状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到底应该怎么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许多许多问题摆在了中国人面前。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人才是第一,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是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成立90周年发表讲话的关于人才的一段话。
纪录片第一集《起跑线上》记叙了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对小学、初中的教育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把握,提出教育必须从小时候开始还小孩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教育的最初阶段让孩子减负,放弃在起跑线上的争议,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二集《学习革命》记叙了中国教育的方式的问题,列举了一些教育改革的方案。学习的革命从何开始,有谁能够给出一个答案?行进在民族复兴之路上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吗?
第三集《公平之惑》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然而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却使中国陷入了公平之惑。在这一集上,纪录片给我们展示了中国城乡、中国地区之间教育的差距。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中国的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此教育需要公平。但是感觉要做到公平公正确实真的很难。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质。然而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不平衡的,提出的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制度在执行起来确是备受艰难。经济尚且如此,何况教育的公平公正呢,不过仍需努力。
第四集《高考变局》有人提出了废除高考这个制度。要不要废除高考这个制度成为众人争议的话题。这一集中记叙了高考的方方面面,指出了其弊端……在高考制度的压迫下,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倦的情绪。高考制度到底好不好?有利有弊,只是希望那些想要取消高考制度的人能够再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或者措施来。
第五集《大学危机》,让我感慨万千,大学生的价值真的能体现吗?《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人后悔上大学,51%的人表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这也让我反思,我们读大学到底能有多少含金量,有时甚至觉得,没有读大学的人不仅早赚钱,即使我们将来毕业了工作了工资也不一定比不上大学的高。这一集中指出了大学为什么让我们失望,我们国家建立的高等教育制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大学有其大学精神内涵的,不知道大学危机如何才能解决。大学需要有的是大学的精神,有其培养人才的标准、任务和职责。
第六集《再度出发》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教育改革的问题,但却难免陷入迷茫与困惑。在这一集中,中国的教育改革再度出发,不说改革到底会怎么样,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观看了《中国的教育能改变吗?》让我了解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希望中国的教育改革能够真正有所成效。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彻底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