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退伍士兵高考加分_退役士兵加分高考
tamoadmin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法律分析:不加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本人才加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法律依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第十九条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助,经济补助标准及发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按照国家规定免
法律分析:不加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本人才加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法律依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第十九条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助,经济补助标准及发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按照国家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组织职业介绍、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
法律分析:
1,今年的新规定中,只保留了参加全国奥赛获奖可享受加分的政策,而取消了其享受保送资格的政策,同时,参加省奥赛获奖也不再享受加分及保送资格的优惠。
2,在高中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在其普通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变化二:限定了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为8项
3,按照新的规定,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8个项目。在高中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获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招考中心组织的统一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应届毕业当年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加20分。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并参加省招考中心组织的统一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应届毕业当年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加5分。这一项的加分分值并没有变化,但是加分的项目被限定了。往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较多。变化三:省三好省优干由加5分改为优先录取往年,获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应届考生,在达到一定录取条件后可以加5分投档。实行新政后,这些学生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享受优先录取的照顾政策,不再加分。变化四:科技类竞赛只加分不保送
4,新政在科技类竞赛项目中规定:在高中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等部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获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往年,这部分获奖学生除可享加10分投档的优惠政策外,还有保送资格。两类项目加分不变。
5,省级优秀学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谋职业的城市退役士兵考生,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伍军人考生,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
6,另外,按照规定,同时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考生,不作累计,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进行加分。获得加分资格的考生,加分后达相关志愿高校投档分数线,即按投档规则向相关高校投档,由高校遵照《招生章程》的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录取。
7,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者高考加分是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是实现高校招生多元评价与录取的有效手段。省招考中心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教育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考加分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从制度、程序、操作等方面防范和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加分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考生的违规事实客观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对高考加分工作中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工作人员,一经查实,严格依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组织或参与组织考生资格身份造假的其他人员或非法中介机构,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将一查到底,坚决依法惩处。
法律依据: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