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河套文化常识高考_河套文化博物馆官网

tamoadmin 2024-05-15 人已围观

简介1.鄂尔多斯文化的文化发源地考古表明,河套平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的“河套文化”即萨拉乌苏河畔的考古发掘表明,处于智人时代的“河套人”,曾在黄河岸边制造石器,从事狩猎,食肉衣皮,创造了河套地区原始时代的物质文明。阴山岩画研究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阴山南北就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理想家园。那时,阴山河套一带草木茂盛,百兽出没,生态极好。周宣王派大将南仲率大军讨伐居于阴山河套地区的猃狁之族,并在包括今

1.鄂尔多斯文化的文化发源地

河套文化常识高考_河套文化博物馆官网

考古表明,河套平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的“河套文化”即萨拉乌苏河畔的考古发掘表明,处于智人时代的“河套人”,曾在黄河岸边制造石器,从事狩猎,食肉衣皮,创造了河套地区原始时代的物质文明。阴山岩画研究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阴山南北就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理想家园。那时,阴山河套一带草木茂盛,百兽出没,生态极好。周宣王派大将南仲率大军讨伐居于阴山河套地区的猃狁之族,并在包括今临河地区在内的朔方筑城防守。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君临河套,“至高阙为塞”,设九原郡。临河属赵国九原郡之西部地。当为临河见于史籍之始。

汉武帝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统兵十万出云中,北伐匈奴,收复当时被匈奴占领的黄河北河以南平原地区,称“河南地”。汉王朝在河南地置朔方郡,下领十县,临河县是其中之一。其县城筑于今新华镇境内,隶朔方刺史郡统领。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匈奴再度南下。至献帝建安年间,临河县废。直至三国及晋初,临河地区长期为匈奴牧地。西晋永嘉以后,临河地区又迭次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赫连勃勃夏属地。

南北朝时,北魏政权设立镇,临河地域属沃野镇辖区。隋初属丰州,大业三年(607)撤州置郡,属五原郡。唐初隶关内道,贞观中改州置郡,属九原郡。景龙二年(708),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临河属西受降城。宋、辽、金、夏时,皆为西夏属地。元灭西夏,设云内州,临河地区属云内州之大同路。明初,地属宁夏卫。未几,即入北元蒙古部属。北元中兴之主阿拉坦汗曾驻牧河套地区。清初,分属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和右翼后旗。

乾隆以后,置道设厅,隶归绥道萨拉齐厅。光绪二十七年(1901)隶五原厅。民国初年,改厅为县,属五原县。民国十四年(1925),析五原县丰济渠以西地置临河设治局,筑城强家油房(今城关镇),直隶绥远省。民国十八年(1929)十月升格为县。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国民党军政当局宣布起义,临河县属绥远之陕坝专员公署。1954年,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同年陕坝专署改称河套行政区,隶属未变。1958年河套行政区与巴彦淖尔盟合并,临河县隶巴彦淖尔盟。1984年12月11日,临河县改为县级市。2004年8月26日,巴彦淖尔撤盟设市,称巴彦淖尔市,临河市更名为临河区。区人民政府驻庆丰东街。

鄂尔多斯文化的文化发源地

这是高中地理最经典的几个问答题~~其实课本上(自然地理 区位分析 国土整治里问题)就是最经典的;学地理要:1.多记图(图是要死记的,经纬,具体在哪,旁边有哪个国家……当然小技巧也可以用点)2. 一定要理解原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理解了才可举一反三。3.就是记答题模式,以应对主观题。

自然地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

2.政治因素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1、水土流失问题(选修)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a.(黄土高原为例)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典例:甘肃南小河沟)。

b. (南方丘陵山区)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问题(选修)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等。(典例:宁夏沙坡头)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选修)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春汛)

4、土壤次生盐碱化(选修)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形低洼。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分布及治理(选修)

组成:西部的缓斜平原、缓斜平原以东的冲积低平原(黄淮海平原的主体)、渤海之滨为滨海平原。

缓斜平原肥力最好: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6、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7、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8、咸潮

①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②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 a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原因: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③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a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④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采取调水以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d节约用水

9、酸雨

分布:西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地区

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有效途径: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所以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

10、光化学烟雾:

成因: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

分布: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谷地和(汽车尾气排放多的)大城市。

危害和对策: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和人体健康。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

11、沼泽的保护(选修)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沼泽的形成: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

意义: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①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②是一些珍禽的栖息地。

人文地理

1. 怎样分析人口增长情况及解决措施?

答题要点

(一)人口增长过快(自然增长)

1.后果

(1)人口压力过大,粮食、资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破坏;

(2)社会问题: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教育难度大;社会治安问题严重;(3)影响经济发展

2.措施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发展教育,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

(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慢)

1.后果:(1)劳动力、国防兵力不足;(2)社会养老负担加重;(3)老年人问题突出;(4)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2.措施:

(1)鼓励生育;(2)适当移民;(3)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 怎样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答题要点

(一)、原因:

1.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环境有很大差别

2.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源、矿产资源、地形。

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4.政治因素 :政策、政策变革(政治中的改变)、战争

5.环境移民:自然环境的变迁、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影响:

1.对迁出地区:缓解人地矛盾紧张的压力,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对外交流,利于发展当地经济。不利的是易造成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2.对迁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增添了地区发展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不利的是易带来环境卫生问题、治安问题、计划生育问题。

3. 怎样分析某个城市兴起的主要条件?

答题要点

1.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2)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中纬度沿海地区。

(3)河流:供水、运输、防卫、旅游;(4)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

对某一个具体的城市,一定要抓住其兴起的最主要条件。(如株洲为交通)

4. 怎样分析一个城市内功能区的布局?

答题要点

商业区:市场最优原则: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布局在郊区高速公路或主干道附近。一般占地最少。

工业区:(1)向郊区迁移。原因:保护城市环境,降低生产成本。(2)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两侧。原因:工业生产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住宅区: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分高级(主导因素环境)和低级。与工业区、铁路线等主要交通干线往往有绿化带隔开。是城市最基本的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占地最多。

典型案例

“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季风);最小风频的风的上风向

“水”:水质要求高的企业放在上游;对水产生污染的企业放在下游

卫生防护带: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通常布有卫生防护带。(要考虑到局部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

5. 怎样分析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

答题要点

1. 衡量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判断:市中心人口密度发生变化)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比较:起步早(晚);目前发展速度慢(快);城市化水平高(低)

4.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中期:

A.问题:加速阶段由于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带来的问题

①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④影响社会治安,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B.解决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后期

A.问题: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城市中心区衰落。B.解决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中心衰落区。

6. 怎样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条件?

答题要点

1.自然条件:气候(热量、气温日较差、光照、降水量、水热配合);地形(平原,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利于多种经营);土壤(是否肥沃);水源(是否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技术水平、资金。

3. 典型例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新疆瓜果之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乳畜业(市场);立体农业(地形);花基鱼塘(市场)

7. 怎样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

答题要点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点

(1)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原始社会(依赖和崇拜自然);农业社会(改造自然,出现科学的萌芽);工业社会(征服自然,对环境破坏力大);信息社会(追求人地协调)

(2)三个原则和三个内涵: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物种之间、国家之间);持续性原则(“度”);共同性原则(共同参与,国际合作)。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庞大人口基数(人口压力大);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严重

(4)途径: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

(5)环境问题表现:生态破坏(农村、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城市、发达国家)

(6)产生的原因:索取物质和能量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

2. 中国某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产生的原因及其措施

(1)原因:既要发展农业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而现在农村中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压力、农民素质低、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中能源缺乏造成的。

(2)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民素质;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技术或资金密集型农业;加强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 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 思路:原因应从污染源方面考虑,措施应针对原因进行,要从行政措施、公民行为、技术措施三方面考虑。

2. 主要原因:(1)工农业发达,生产排放量大。(2)工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大多数废弃物没有达标排放。(3)人口稠密,生活排放量大。(4)所在地自然条件较差,环境自净能力差。

3. 解决:(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3)大力发展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弃物量。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5)针对不同污染具体采用不同措施。

4.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1)思路:问题主要是“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解决措施主要从改变观念、政策导向、降耗减污等方面考虑。从解决措施可反推其原因。

(2)措施:

A.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B.建立相关法律,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限制投入大、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的投资。C.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技),加快技术革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E.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

F.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发展高科技、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创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8. 怎样分析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答题要点

1.自然条件:地势平坦与否、水源是否充足、气候、能源、资源的类型、数量与匹配状况

2.社会条件: 交通状况(海运、内河航运、铁路线)、工农业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和工资水平、政策、工业协作条件。

分析时一定要突出该工业地区最主要的区位条件。

9.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对比

项 目 内 容

集聚有利方面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集聚带来的问题 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 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

10. 怎样分析老工业区兴起的条件、衰落的原因和调整措施?

答题要点

1.兴起的条件: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便捷的水陆交通

辽中南: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水源不足;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

2. 衰落原因:

(1)产业结构单一,优势产业、产品的地位下降。

(2)原材料能源消耗量大,随着原材料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

(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原有优势资源或能源地位下降、资源枯竭(5)环境污染严重

3. 调整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调整工业布局,(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4)发展科技,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繁荣经济,(5)优化环境

11. 怎样分析两类新工业区兴起的条件?

答题要点

1.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工业区:A共同条件:(1)科技雄厚,劳动者素质高 (2)交通高度发达(3)环境优美。B共同特点:(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3)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共同条件:(1)大批廉价劳动力,(2)政策,(3)经济开放

共同特点:(1)生产高度专业化(2)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资本集中程度低(3)以中小型为主(4)以轻工业为主(5)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包工

12. 怎样分析交通线建设的区位条件的意义?

答题要点

1.合理布局交通网:(1)缓解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2)活跃整个路网

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1)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扩大交流的范围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促进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保证。(在这里会分析我国一些新建铁路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4.社会意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维护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巩固同防,建设边疆等。

13. 怎样分析资源跨地区调配的意义?

答题要点

1、对输出地区的有利意义

(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3)促进综合利用步伐,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4)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利之处:可能会造成输出地区的生态破坏。

2、对输入地区的意义:

(1)提供较丰富的资源,缓解该资源供应紧张的压力(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4)改善输入区的生态环境

14. 怎样解决我国能源问题?

答题要点

(1)加强勘探,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后备储量和生产量(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

(3)加快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4)积极开发水能和新能源,使能源消费多元化,优化能源结构(5)加强国际合作,拓展能源来源渠道,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

(6)提供公民的节能意识

15. 怎样分析产业转移及影响?

答题要点

1、转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多即高能耗高消耗、重污染的产业。

2、移入地区的优势:劳动力便宜、地价便宜、政策优惠、市场广阔、资源丰富。

3、影响:

(1)对移出地区:利于集中国内生产要素发展新的主导产业;能一直处于高附加值的开发和营销环节;环境得到改善。不利的是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增加失业人口。

(2)对移入地区:利于加快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不利的是始终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且消耗资源多、环境污染严重,易带来环境问题。

16. 怎样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答题要点

1.开发条件:(1)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交通条件好(距市场近)

2.基地建设:(1)扩大资源开采量;(2)发展交通,提高资源外运能力;(3)加强资源的加工转换;(4)发展对该类资源或能源需求量大的工业。

3.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7. 怎样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

答题要点

(一)开发的自然条件:

1.地形: 流速,影响水力和航行;2.气候:影响水量,水力资源;3.水系:水量、水力、流速分析;4.其它自然资源。

(二)开发内容:

1.总体思路

(1)山地(分水岭):保护植被生态、水量水质(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最集中):重点保护生态环境(3)河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4)矿产资源:决定发展工业

2.开发措施

a.核心: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修大坝 梯级开发

b.具体措施:防洪、发电、航运、旅游、提高水质、土地利用

(三)水库修建利弊分析

1.利同上,略

2.弊:(1)淹没农田、聚落、文物古迹、风景名胜;(2)影响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化减少;(3)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4)库区水量增发增多,造成水资源损失;(5)库区水流减慢,泥沙淤积,减少库容;(6)下游水量减少;(7)入海口入海泥沙减少,影响滩涂增长,鱼类生存环境。

18. 怎样分析传统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答题要点

1.本地区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2.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占用了大量农业用地。3.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发展花卉、乳畜、蔬菜等产值高的农业。

4.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水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生产。

(“河套人”与“河套文化” )

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E.Licent)在鄂尔多斯地区根据当地蒙古人旺楚克提供的线索找到了盛产动物化石的萨拉乌苏河大沟湾,并从地表拾到了三件已相当石化的人类肢骨。1923年,桑志华和另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组成一支考察队在鄂尔多斯地区进行考察,先后发现了水洞沟与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后来,德日进在室内研究中,从1922年采集的一堆羚羊牙齿和鸵鸟蛋片中意外地发现了一颗石化程度很深的人类的上门齿。这颗牙齿经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科主任卡达生(Davidson Black)研究,命名为“河套牙齿”(The ordos Tooth)。四十年代,我国的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两个中文名词。“河套人”以那颗“河套牙齿”为代表,“河套文化”以水洞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与萨拉乌苏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境内)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为代表。

1956----196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汪宇平曾三次赴萨拉乌苏河一带调查发掘,他在范家沟湾又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并从萨拉乌苏河的现代阶地堆积物中找到了一件人类顶骨和一件股骨化石。后经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研究,认为河套人“可能比西欧典型的尼安德特类型的人类更为接近于现代人,也就是更可能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等多家单位在裴文中、贾兰坡先生的组织带领下曾多次到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河一带进行综合考察,陆续发现了一些人类化石与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

到1980年,在萨拉乌苏一带发现河套人类化石有额骨、顶骨、枕骨、单个门齿、下颌骨、椎骨、肩胛骨、肱骨、股骨、胫骨、腓骨计23件,其中有6件河套人化石材料发现于萨拉乌素组原生地层里,解决了河套人的确切原生层位问题,河化石的科学价值得到了确认。在萨拉乌素河沿岸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地点两处,一处在邵家沟湾,1923年由德日进和桑志华发现,当时发掘得到一批石制品和大量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另一处在范家沟湾,1956年汪宇平发现,他先后在此采集了80多件石制品和一些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发现了一些烧骨和炭屑。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综合考察时,又在范家湾沟发掘到130多件石制品和大量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同时采集到相当数量的灰屑。

经科学界研究初步认定:河套人的体制特征接近于现代人,但还保留着某些较现代人原始的特点,它在人类的进化阶段属于晚期智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实验室用碳14方法测得河套人的年代为距今35000多年。萨拉乌苏河一带发现的旧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它在文化传统上可以归于华北地区的“周口店第1地点(北京人遗址)----峙峪系”。

河套人及其河套文化遗址从1922年发现以来,已历七十余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这一内容相当丰富,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的遗址来说,发掘与研究工作还显得不够。今后,随着更多的材料的发现,我们还应该在河套人的生活环境、时代文化特征,萨拉乌苏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以及与周围地区的联系等方面展开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这,就是“河套文化”,它揭开了鄂尔多斯文化史上耀眼夺目的第一章。 从仰韶到龙山

朱开沟在鄂尔多斯地区的四道柳川与束会川之间、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境内。1974年,自治区与伊盟的文物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处纵跨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址。发掘证明,朱开沟的文化内涵与出土的器物自成一相对完整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故命名为“朱开沟文化”。

朱开沟文化遗址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根据对地层和发掘出的器物群的初步研究,这里的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五期。据碳14法测定。第一期距1980年为4450±70年,第五期距1980年为3420±70年,朱开沟文化早晚延续约1000年。朱开沟文化遗址中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这里发现的许多陶器作坊遗迹,说明新石器时代鄂尔多斯地区的制陶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并且逐渐兴盛达到了较高的发达程度。在这里的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遗存中,发现了半地穴式的石屋与窑穴。半地穴式石屋在人类建筑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大量石器和陶器说明,仰韶文化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仍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农业部落阶段。在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中,陶器尤为丰富,器物的演变序列比较清楚,陶器艺术既反映了传统的承继与保留,也反映了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文化的吸收,表现了鄂尔多斯地区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汇合。在朱开沟文化的晚期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说明鄂尔多斯地区在早商时期已经具有较发达的经济与较高的生产水平。

总之,朱开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跨度较大,它上承古老的“河套文化”,中经“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又下启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先河,它是鄂尔多斯文化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此外,在鄂尔多斯高原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主要的有准格尔旗乌日图高勒乡壕赖梁遗址与伊金霍洛旗东北、东胜市东南的尔吉奈曼沟遗址。鄂尔多斯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较多,属于龙山文化早期遗存的脑包沟门、荒地窑子等,属于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的有房塔沟、寨子上、西麻青等。从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中,我们可以探寻出数千年前生活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的人们留下的历史踪迹。 鄂尔多斯青铜文化是鄂尔多斯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它以鄂尔多斯为中心广泛流布于中国北方以至欧洲。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滥觞于早商时期,到春秋晚期达到鼎盛阶段,到战国晚期渐趋衰落,延续到东汉或更晚时期。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兵器、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与车马具等,其制作工艺与表现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鄂尔多斯青铜器与鄂尔多斯动物纹的完美结合,融铸成为鄂尔多斯文化史上的一大艺术奇观。

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发源于鄂尔多斯高原,流布相当广泛。在殷墟文化期,除近邻晋、陕地区外,向南已波及到渭河流域、豫北殷墟文化和先周文化区域,向东达辽东沿海。西周至春秋时期,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大部分布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域,向北经蒙古至外贝加尔的广大地区,尤以米努辛斯克盆地较为集中,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多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河北等地的战国秦赵长城沿线,向东似不越过承德至张家口一线。两汉时期,主要分布于蒙古境内,北至西伯利亚,西至阿尔秦,东达辽宁西丰县。

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中原文化,东北地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西伯利亚卡索拉文化,塔加尔文化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既有对周围诸文化的吸收,也有对周围诸文化的影响。

关于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族属问题,文物考古工作者认为,商周至春秋时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应为狄人的先期文化和狄人文化。随着氏族的演变和发展,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可以称之为先匈奴文化或早期匈奴文化。战国晚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又可能是林胡的遗物。到两汉时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则是匈奴族的遗物。总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是以匈奴为主体的我国北方诸部族或诸民族共同创造的。 鄂尔多斯地区是匈奴民族最早的栖息地和活动摇篮之一。河套匈奴文化是鄂尔多斯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鄂尔多斯地区发现的河套匈奴文化遗存主要有青铜器、青铜饰牌、铜镜、铁器、陶器、汉字瓦当、官印及金、银、玉、玛瑙、琉璃等物品,内容丰富,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均属罕见。1972年冬,杭锦旗阿门其日格公社桃红巴拉东北4公里阿鲁柴登沙窝子中出土了一批饰有各种动物纹的金银器,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派李作智、田广金等前往调查,结果在这一带发现了一批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的匈奴墓葬。1975年,内蒙古博物馆与文物工作队在准格尔旗大路公社玉隆太村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匈奴贵族墓。1979年准格尔旗卜尔陶亥公社西沟畔村民张先宝发现一批文物,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与伊盟文物工作站派员调查,又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匈奴墓地。1980年,文物工作者又在西沟畔发现匈奴墓地。此外,东胜县的补洞沟,伊金霍洛旗的公苏壕,准格尔旗的速机沟等地均发现大量匈奴文化遗存。

经综合整理研究,学者们将河套匈奴文化划分为青铜时代(商到春秋时期)、早期铁器时代(战国时期)、铁器时代(两汉时期)。匈奴的青铜时代,大约是从原始氏族到部落联盟时期。到铁器时代,匈奴才进入建立统一国家的文明社会。在匈奴文化的发展史上,汉民族的文化影响十分鲜明。匈奴分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在鄂尔多斯地区居住百余年,共传19代单于。东胜曾发现一方“汉匈奴栗借温禺?”印,可能是汉颁发给南匈奴的印章。北匈奴西迁,驰骋于欧亚草原,推动了欧洲古代史的发展。历史证明,匈奴民族对于鄂尔多斯的开发,对于丰富我国的古代文化宝库,对于沟通中西文化交流,均有重大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边疆各民族与中原地区的接触日益频繁,出现了北方各民族纷纷南下入居中原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局面。此时的匈奴人大多集中于鄂尔多斯东南部地区。而早先居于漠北的鲜卑族占据了鄂尔多斯大部地区。公元386年,鲜卑族建立北魏。河套地区又为匈奴铁弗部(由匈奴男子与鲜卑女子婚配产生形成)所占据。公元407年,镇守朔方的铁弗部首领刘勃勃在鄂尔多斯地区建立“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大夏建国后,又在鄂尔多斯兴建了大夏国都,是为“统一天下,群临万邦”的“统万城”。大夏立国,凡25年,到公元431年为北魏所灭,而城犹未毁,遗迹至今尚在。

文章标签: # 文化 # 地区 #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