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高考状元有几个有出息的_高考状元有多努力
tamoadmin 2024-07-27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状元努力学习的2.最近很火的清华学霸3.高考状元都有一些共性,从小学时就开始拼父母,你有做好吗?4.几年前,那个一边喂猪一边读书,高考710的河南状元,后来怎么样了?很多学习和教育气氛浓厚的家庭,对于自己的小孩几乎是用考试的“分数”来决定家庭地位的。分数高想买啥买啥,想吃啥妈给你做。分数低了这个月的零花钱可能就没有了,只能喝西北风。这种思想的形成,受中国数千年科举制度的影响很重。这是在中国
1.高考状元努力学习的
2.最近很火的清华学霸
3.高考状元都有一些共性,从小学时就开始拼父母,你有做好吗?
4.几年前,那个一边喂猪一边读书,高考710的河南状元,后来怎么样了?
很多学习和教育气氛浓厚的家庭,对于自己的小孩几乎是用考试的“分数”来决定家庭地位的。分数高想买啥买啥,想吃啥妈给你做。分数低了这个月的零花钱可能就没有了,只能喝西北风。这种思想的形成,受中国数千年科举制度的影响很重。这是在中国集体意识中无法抹除的一种情结,尤其是对考场上“英雄”的崇拜这件事上。
每次成绩出来,各省的高考状元便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这些人都是被全国各大名校争夺的宝贝疙瘩,甚至国外的一些世界顶级名校都纷纷的抛出了橄榄枝。当你还在为分数低而没有学校愿意招收伤透脑筋的时候,他们却因为考虑是去清华还是北大而头疼不已。你说气人不?
当然,高考虽然确确实实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高考却不能决定你的命运。未来的路还很长,机会在努力的人面前最终都会是平等的。今天要说的便是一位高考考出了749分神话的人,从清华毕业之后现如今怎样了呢?
如果有2004年的高考考生,一定对于“王端鹏”这个名字不会太陌生。哪一年满分是750分,他仅仅差一分就得了满分。就他的教育环境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王端鹏出生于山东的一户普通家庭,父母也没有太多望子成龙的期盼。
只有一点不同,父母十分注重王端鹏注意力的培养。不让他三心二意,一次只让他做一件事。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学习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实际上在基础教育阶段,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成绩的好坏。
从小学开始,王端鹏的成绩便一直的名列前茅。王端鹏曾以芝罘区第五名的成绩考入烟台二中实验班。在校期间曾获得“省三好学生”、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全国生物奥赛二等奖、全国化学奥赛三等奖等突出的成绩。
临近高考老师也是对于王端鹏寄予了厚望,但是令老师没有想到的是,2004年高考他的理科综合获得了满分300分的优秀成绩;数学仅失1分,成绩为149分;语文138分;英语142分,单科成绩均名列全校第一。
而且他还曾经获得过国家奥赛一等奖,所以总成绩上还可以加上20分。达到了749分,与当年的满分750分仅仅差了1分而已,成为了自恢复高考以来全省文化成绩最高分,最后被清华大学所录取。
进入清华后的王端鹏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热爱钻研问题,有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呆在图书馆就能够待一下午。进入到了大学的王端鹏学习的兴趣更加的广泛,从理学、文学、甚至军事都有研习。据王端鹏的同学爆料,王端鹏从清华毕业之后进入了中科院工作,担任高分子化学应用研究员。真正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才,“学习改变命运”在王端鹏身上无疑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高考状元努力学习的
究竟会付出多少的努力和艰辛才能成为高考状元?
在中国,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每年都会有千千万万学子参加考试,他们寒窗苦读十二年,就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高考。
然而要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状元,毫无疑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些人一般都会被人们认为是“天才”他们只要稍稍努力,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成为“人中之龙”。
陈勤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然而拥有这么完美的资本,又怎么会在美国从高楼一跃而下呢?究竟受了怎样的打击?让我们匪夷所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成为高考状元只有38岁却从高楼一跃而下的人,究竟有怎样的经历。
高考状元陈勤
陈勤,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人如其名,他从小就很勤奋好学,读书很用功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尽管如此,他依然能静下心来学习。
通过不断刻苦学习,坚持不懈,高考结束后,18岁的他毋庸置疑的成为了高考理科状元。顿时他成了方圆几里的焦点,亲戚朋友都纷纷来表示祝贺,之后在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时,他经过再三斟酌之后决定在浙江大学读书,从此就成为了一名985名校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
通过在浙江大学的学习,陈勤在大学期间学到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拓宽了他的梦想,随后确定了要去美国留学的志向,当时他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不太好,他就想转去正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专业,虽然当时浙大的计算机在全球也是知名的,但是陈勤还是想去计算机行业更加发达的美国深造。天赋和努力在他身上被他体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陈勤如愿以偿地去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骄傲。而是在学习中他更是不断的努力,用自己的天分加上坚持不懈的毅力,最终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毕业留美,风光无限
2013年陈勤在毕业以后就进入了美国的思科公司做一名软件工程师。
2016年,又进入一家外包公司Ruzlink做软件工程师。
凭借着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工作成绩,2018年陈勤和Facebook签订了一份年薪高达22万美元的工作合同。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是一大笔巨大的财富,他几乎是复制了学生时代的全部路线。
安定好工作之后,没有忘记供自己上学读书的父母,把自己的父母也接到美国居住。他不断自己完美的人生,下一步拿到绿卡。而此时的陈勤在老家街坊邻居的眼中就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榜样,他成了家长从到大的“别人家的孩子”。即便如此,他还是很勤奋工作,不偷懒,工作能力也很强,为脸书公司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遇到困难,选择跳楼
陈勤拥有这么美好的人生,父母在身边,还有这么好的工作,这大概就是我们普通人羡慕的人生吧。但是好景不长,尽管他每天都勤奋工作,但是却不能与团队相融洽相处,他经常嫌弃同事干活不认真,甚至还顶撞领导,他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他38岁的那年,他遇到了困境。
由于年龄的增长,陈勤慢慢跟不上广告技术领域的开发速度,为了完成工作经常熬夜加班,但是依然不见好转,没能止住评级的下滑,在这项严格的评级制度中,如果员工的评级在数季度内持续低迷,将会被放入PIP(待提升)组,如无改进,将会被辞退。
为了摆脱困境,陈勤想要更换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上司也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正因为平时他不注重人际关系,部门总管故意阻止不给陈勤换组,并将陈勤的绩效考评定位不理想,这个决定很有可能陈勤将被放入plp项目,随时面临着被开除失业的风险。
再加上此时的陈勤依然没有绿卡,如果再被开除后60天内找不到新的雇主,就会被迫和全家离开美国。
他心想如果在脸书这么大的公司专业能力受到质疑,在其他地方找工作就会更加雪上加霜。他还有自己的父母亲需要赡养。对于一直一帆风顺的陈勤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的工作,可是却得不到好的结果,他不相信自己一直信奉的努力就会成功的信条,竟然在上司否定一瞬间分崩离析,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直接找上司理论,却以吵架结束,最终由于情绪失控,年仅38岁的他从脸书的办公大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困难对于高考状元陈勤来说,真的是致命的伤害吗?作为中国的高考状元,明明拥有很好的履历和能力,为什么不能选择在国内找一份工作呢?明明有很明智的选择,为什么却偏偏走了轻生的路?留下年迈的父母,无依无靠。
他的路是一个悲剧。他的故事引人深思。面对学习的困难,他没有退缩。他一直认为只要努力勤奋就会成功,最终不断努力也还是却败给了职场上的人情世故。也许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同学们赞扬的目光下,他从来都觉得不需要处理人情世故,接受不了如此打击,才会做出傻事。
他的故事让我们痛心,他的离开是我们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他的故事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他用自己的生命提醒我们要用重视生活中的挫折,一步步的克服,有良好的心态,而不是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提醒当代家长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关心他的成长,一起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学习和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更不能忽略平时与人的相处方式。
最近很火的清华学霸
远大的学习目标 + 良好的学习习惯 + 踏实的学习态度
他人之石 可以攻玉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
下面是其中部分内容 供参考
……
(二)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记得**《勇闯夺命岛》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我个人觉得,当你还有力气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尽到力。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潜力有多大。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学也对这项体育达标深恶痛绝。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体育好是清华的传统,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谁来到清华都不想拿不到毕业证吧,我的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体育很差。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后,清华的操场上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体育老师抱怨:“我已经尽力了,1000米就是不及格。”现在觉得很搞笑。清华的校训中这个“自强不息”我觉得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然而人类思维至今才仅仅开发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己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三)怎么学好高中的课程
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呢?我在高中听过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也很多次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大二我们上一门课叫《模拟电子线路》,特别难。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八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我当时非常费解,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要讲方法,不要死做题,怎么院士这么说呢?之后几件事我明白了这八个大字的含义。
我们班有一个山东的省高考状元,得了713分(750满分),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的时候只要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如果大家觉得省状元离我们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学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做题的;他的智商不会比在座各位高的,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吃力。他说他高考6个主科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觉得高文焕院士还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有错过。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就很少做题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得多。
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
(四)怎样挤时间
下面,我告诉大家我在清华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的高中是怎样度过的: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他们学校全体学生住校,每年春节时放三天,其余每个月放半天。一年一共放9天。我想我们中学还不敢这么变态,但是那些湖北的学生真的是比我们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基础比我们要好得多,也导致了清华宁可在湖北扩招30人也不在河北扩招一个。回想我的高中,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当时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学那么抓紧时间,我高考绝对会拿省状元。同学们,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身上责任很重,如果我们还是把好多时间都用来和休息,当我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感到那些南方省市来的人对你的巨大压力。
那么我们怎么挤时问呢?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说有笑踱着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再有就是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必须看电视,当时主要是因为要面子,看了体育比赛、晚间新闻去和别人侃,看了电视剧去和别人吹。整天装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绩不错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别人说自己聪明。我现在的观点是被人说“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在清华的好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期间没看过一眼电视——包括春节晚会,有的同学甚至从初中开始都没看过电视。现在在学校,我们每个寝室都有电视。但是我们寝室的电视几乎就没开过。期末考试之后都没人看一场。大家考试后没有休息放松,所有的人都是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托福、GRE考试,或者是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他学生的智商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里去,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我觉得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 of Qinghua,no Saturday,no Sunday,no holiday!”(清华的学生,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日,没有节日),就是这种精神铸就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对,但是我们很难让自己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血。之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
……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全文请打开下面的链接
网址前面部分与上面地址栏中的前面一样
.../question/325626537.html
高考状元都有一些共性,从小学时就开始拼父母,你有做好吗?
最近很火的清华学霸是韩衍隽。
韩衍隽:1994年7月出生于安庆市潜山县,2011年以705分的高考成绩获得安徽高考理科状元,保送清华大学。2014年11月2日,在清华大学2014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上,韩衍隽展示的成绩单震惊四座,20门学科,除了1门98分、4门99分之外,其他学科都是满分。成绩单被传到网上后引起轰动,网友们纷纷膜拜,称这位大四学生是“清华学神”。
韩衍隽一直是学霸:2011年,他曾凭借在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上的优异成绩被保送至清华,不过仍参加当年高考并成为省理科状元;除了连续三年获得班级第一外,他还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竞赛中获奖,并发表多篇英文专业论文,取得两项科研专利。
韩衍隽的目标是:努力成为钱学森先生所描述的大师级人才,通过基础研究探索人类认知的极限,并将理论用于实践来解决人类文明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他说过:“我会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去攻克人类未解的问题,为文明做贡献,为人类谋幸福。”
清华的学神有很多
清华还有更多的学神,韩衍隽并不是最牛的那个。人文学院外语系杨元辰,连续三年学分成绩全年级排名第一,同时拥有德语B2、西班牙语A2水平认证。建筑技术科学系的翟上,成绩连续三年专业第一,14门课获得大班第一,数学课平均成绩95.4分。
几年前,那个一边喂猪一边读书,高考710的河南状元,后来怎么样了?
自从2020年高考状元出炉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这些高考状元的成长过程,当你将多名状元、学霸的共性进行一个总结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点,无论哪个城市的状元都是如此。
经过对46名高考状元的调查和了解,我们能够发现,其实学霸的养成,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拼父母?了!
1、提高专注力、增强课堂效率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绝大部分普通孩子为了提高成绩都会上一些补习班,其实相比于补习班这种学习方式,学霸们更注重课堂效率,补习班顾名思义,就是来帮助孩子学习课堂上没有跟上的内容,当课堂效率得到提升之后,自然就不用选择补习班这种费二遍事的方式。
而想要提高课堂效率,专注力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专注力能够让孩子用更多的时间来专心听课,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正常也就能够专心20分钟左右,而一堂课要40分钟,相当于这个孩子有一半时间没有听课,而从小经过专注力训练的孩子,有效专注的时间会更长,一节课40分钟都能专注听讲,那么学得知识就要比普通孩子更多,时间一长,差距就逐渐拉开了。
而专注力提升的最佳时期就是刚刚步入小学的时候,小学一二年级尤为重要,对此家长可以用有效的专注力训练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2、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通过对众多高考状元的观察,很大一部分家长都说自己没有怎么培养孩子,但是没有家长的培养,孩子真的能够随便成才吗?
当然不,就拿重庆理科高考状元谢欣颖来说,她的父母就说没有怎么培养孩子,但是他们真的什么都没做吗?
经过调查发现谢欣颖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这个习惯之后的学习自然不用家长操心,孩子自己就会主动阅读、从书中获取知识。
湖南省高考状元杜青云,就有着良好的阅读爱好,《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古书也都曾读过。
阅读能力越早培养越好,而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就是父母,正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过孩子小时候很难对大人看的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从孩子都爱看的绘本开始培养慢慢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言传身教,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父母的协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父母的协助并非自己玩手机,看着孩子学习,这样只会让孩子离成才越来越远。
像安徽省状元董吉洋就曾说过:自己也有厌学的时候,而这时父母并不会训斥自己,反而会关掉手机和电视,陪着自己一起看书,看到父母都在看书,自己在不努力都感觉不好意思。
清华大学武亦姝的爸爸在她小的时候,每天下午4点都会关掉手机,专心陪武亦姝学习,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让这些孩子们逐渐成长成羡慕的学霸、状元。
而那些只知道训斥孩子,让孩子学习,自己却不做出表率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都和他们自己一样,正所谓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会映射出父母的样子,因此父母的格局将会决定孩子的高度!
在人漫长的一生中,不管是谁,都会有那么几次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而高考,就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机会。高考,对于考生们来说,都是十分的重要的,高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高考还决定着考生们今后会走的路。
很多人寒窗苦读十二年,就为了那一次的高考。高考是至关重要的,高考的成与败,决定着考生们的去向。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一个分水岭,去到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那自然是最好的。大家都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去到好的大学,那就要为之付出努力。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叫做孙宜林,他的故事是十分的励志的,孙宜林靠着自己的努力,突破了一道又一道的屏障。孙宜林在农村一边喂猪,一边念书,高考的成绩十分的不错,以710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了,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孙宜林的过往
孙宜林和普通的考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他也要接受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考验,也就是高考。但是,高考对于孙宜林来说,又有些不一样,因为高考是孙宜林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至关重要。
孙宜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孙宜林也十分的懂事,小小年纪就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在放学之后,就留在家里做农活,喂猪、割野菜、耕田等等。
孙宜林的外公是村里的老教师,在外公的熏陶下,孙宜林很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也很好,靠自己努力学习,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孙宜林心里也明白,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他首先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孙宜林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清华大学。
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国家也越来越注重培养人才,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教育事业中。但是,不管怎么样,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都是有一些差距的。
我国的许多偏远山区,那里的教育水平程度还是不高的,有一些边远地区的孩子,上个学都要走好几公里的山路,是十分的艰辛的,而且教学水平还是比城市里的要差许多。近年来,也一直流传着“寒门难出贵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孙宜林考上清华大学
孙宜林学习是十分的刻苦的,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孙宜林制定了严格的学习,每一天都严格的实行。孙宜林认真学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都是如此,这也让他的成绩,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和同学们有了很大的差距,名列前茅。
终于,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孙宜林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孙宜林以710分的高考成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家里人都替孙宜林高兴,孙宜林三年的努力也没有白费,而如今孙宜林读大二,毕业后打算往土木工程的工作去发展,也希望他会有一个更好的将来,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