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1996年陕西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_1996年陕西高考

tamoadmin 2024-07-29 人已围观

简介1.三峡大学是211工程学校吗?陕西高考考生来这上大学好不好?2.西安交通大学ACCA专业考研情况3.姜冠南高考多少分4.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代码四位数5.听说太原市成成中学这在拍**,拍的是啥**6.朱静芝的经历如今人们对网红的印象,大概是同一家医院出来的的整容脸,各个平台开店直播疯狂带货,没事养养狗养养猫,以及混乱纠结的情感生活;但是在十几二十年前,网红这个词刚刚萌芽之时,跟现在的千篇一律的网红模

1.三峡大学是211工程学校吗?陕西高考考生来这上大学好不好?

2.西安交通大学ACCA专业考研情况

3.姜冠南高考多少分

4.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代码四位数

5.听说太原市成成中学这在拍**,拍的是啥**

6.朱静芝的经历

1996年陕西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_1996年陕西高考

如今人们对网红的印象,大概是同一家医院出来的的整容脸,各个平台开店直播疯狂带货,没事养养狗养养猫,以及混乱纠结的情感生活;但是在十几二十年前,网红这个词刚刚萌芽之时,跟现在的千篇一律的网红模板可完全不一样。

比如说因?颓废风?而走红的?网红鼻祖?沉珂,比如说因网络歌曲而走红的?音乐才子?许嵩,再比如说什么?大衣哥?、?犀利哥?网红的种类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当然,还有因?奇葩?而走红的?凤姐?以及?芙蓉姐姐?。

凤姐?与?芙蓉姐姐?都是黑红类型,凭借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以及明明不漂亮却硬要凹造型的形象,再加上各种自视甚高,?雷?翻了当时大片网友。

转眼时光飞逝,十几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凤姐依旧是当初那个凤姐,咬牙坚持自己的?美国梦?,芙蓉姐姐却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芙蓉姐姐,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芙蓉姐姐本名史恒侠,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南仁乡董村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里,因为知道家境不好,所以读书很努力。1996年,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陕西理工学院,且在大一就获得了奖学金。

如果就此读下去,不说大富大贵,但一个本科学历也足够史恒侠在老家的小县城里活得比较滋润,可这并不能让史恒侠满意,因为她的目标可是北大,她想要通过读书彻底改变命运。心中憋着一口气的史恒侠选择复读,但这一次老天依旧没有站在她这边,高考前她发起了高烧,最后只能失利回到原校继续就读。

史恒侠就此放弃了吗?没有,她毕业后本来分配了一份在机械厂的工作,算是半个铁饭碗,可她心里始终惦记着自己的?北大梦?,并在2002年毅然辞职背上考研,可惜再次迎来了失败。最后北大感动于她向学之心,给了她一次进学校演讲的机会。

要说史恒侠有多热爱学习也不尽然,她热爱的是通过学习能够改变的那个命运,既然学习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换条路也是一样的。恰巧那段时间各种网络红人刚刚出现,有着凤姐作为模板,史恒侠干脆也自我炒作走上了一条黑红之路。

她不好看那就硬凹造型,她越胖就越要扭出?S?曲线,很明显,这种做法为她引来了阵阵骂声,但也为她引来了大量关注度。

凤姐还会时不时蹦出点惊人的言论保持热度,芙蓉姐姐却像就此沉寂下去一样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那她真的沉寂下去了吗?并没有。借着当初那股东风,芙蓉姐姐迅速抓住机会,唱歌、主持、演戏,只要能赚钱的她都去尝试。

芙蓉姐姐再度走到大众视野中是因为一张穿着绿裙子的照片,已经40来岁的曾经因?丑?而红的芙蓉姐姐,现在却减肥成功,身材纤细得不知让多少年轻女性羡慕不已。再看看她如今的成就,成为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老板,还经常进行公益事业。

芙蓉姐姐对拍照的热爱保留了下来,但跟当初一片骂声不一样,现在芙蓉姐姐的?S?身材可是实打实的,尤其是在清华园拍的几组照片,明明是43岁的中年女子,却宛如少女一般。

抛开固有的偏见再来看芙蓉姐姐,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目的性,也非常能够坚持,并且懂得把握机会的人,她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这么一句话:?不要在意别人的想法,这个世界只有三种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三峡大学是211工程学校吗?陕西高考考生来这上大学好不好?

可以。2022年高考580-59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等。

部分学校介绍:

1、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张学良将军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院批准,同处杨陵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0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

4、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5、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北大学;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百度百科-云南大学;百度百科-郑州大学;百度百科-北京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ACCA专业考研情况

三峡大学不是211工程大学,三峡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成立,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立项审查,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姜冠南高考多少分

入学加试的内容不超过高考的内容。

根据往年ACC考试的报名情况,ACC考试报名人数每年正呈现上升的势头,尤其应届毕业生依然是报名的主力军。西安交大ACCA考研情况。收费:四年的学费是每年4950,另外一次纳3.9万,入学加试的内容基本不超过高考的内容,通过率是百分之九十几,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有卫生间和自来水,1200每人每年。ACCA的含金量是不容质疑的。该证书在国外的认可程度,官方的宣传比较客观,更重要的,是ACCA专业学生的能力,是不容质疑的。随着ACCA大举挺进中国,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也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身处管理学院,ACCA专业学生的眼界、思想、气质和工科学生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在社团工作、学生会已经得到了显现,在以后工作当中,将会更加明显。

西安交通大学会计学专业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得注册会计师专门办学资格,2001年获得国际会计师(ACCA)办学资格,2003年5月,获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称号,2004年经教育部、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代码四位数

姜冠南高考385分。因为姜冠南个人简介中得知,姜冠南,1996年6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内地男演员,东华大学表演系本科在读。姜冠南于2018年2月毕业,高考成绩的分数为385分。

听说太原市成成中学这在拍**,拍的是啥**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学校代码是13737。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是一所教育部评的民办大专学校,隶属于陕西省,是国家认可的正规的专科院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员工570人,其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10人,中级职称140人,初级职称9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4多人。2022年在陕西省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中,专科批理科为160分,文科为172分。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前身是陕西海棠中医美容培训学院,成立于1996年,1999年更名为陕西海棠美学专修学院;2004年经陕西省人民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更名为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学院地处西安市东郊白鹿原大学城。

据2022年7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占地510亩,校舍建筑面积15.912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

设备总值6951.38万元,图书馆藏书96.94万册,电子图书125万册。设有医学美容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理工学院、消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6个二级学院,开设22个专业,在校学生近10000人,教职员工570人。

教学建设

据2022年7月学院显示,学院有4个省级重点专业,省级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2个,校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6个,实训(实验)室78个。

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医学美容技术、护理、中药学、口腔医学技术。

陕西省省级实训基地:医疗美容实训基地。

陕西省省级护理教学基地:护理专业国际护理教学基地。

据2018年2月学院信息显示,已编写《中医美容基础理论》《中医美容诊断学》《中医美容诊断技术》《中医美容治疗技术》《中医美容营养学》《美容中药学》《中医美容养生亚健康调理》等教材20余部。

朱静芝的经历

所谓“高考状元”就是各省市区高考成绩排在第一名的考生。

高考,一般指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到目前为止,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成人高考两种形式,一般的“高考”指前一种。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市区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部分省市考试科目较多,结束时从17年恢复高考到1998年各年的高考状元,出自何地,哪个中学,上了哪个大学,毕业后去向何方。

时间 省市 姓名 就读大学 所学专业 毕业中学 职业现状

1998 辽宁 何京芮 清华大学 自动化 辽宁省实验中学 留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8 江西 洪玮 北京大学 外语 鄱阳一中 中国建设银行翻译

1998 广西 黄亦恺 清华大学 土木建筑 柳州高中 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8 四川 任羽中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四川省资阳中学 北京大学硕士生

1998 吉林 孙宏伟 清华大学 土木建筑 辉南六中 清华大学博士生

1998 陕西 晏萌 北京大学 - 西安市第一中学 北京大学硕士生

1998 广东 张锐 北京大学 法学 汕头一中 魔时网ceo

1998 天津 张颖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 天津耀华中学 北京大学硕士生

19 北京 啜玉林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顺义县牛栏山一中 北京大学硕士生

19 江西 黄小玉 北京外交学院 外语 九江第一中学 现移居美国工作

19 陕西 李雅娟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 宝鸡中学 四川外语学院教师

19 四川 龙瑾 北京大学 外交学专业 - 博瑞纵横国际广告(北京)有限公司客服总监

19 湖南 秦宁 清华大学 自动化 郴州市一中 中科院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19 广东 曾卫华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 广雅中学 留学美国,攻读博士后

19 江苏 赵霖莹 复旦大学 经济管理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

19 四川 赵懿 - - 德阳市第三中学 留学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6 江苏 胡琦玮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 南通第一中学 中国银行总行工作

1996 浙江 来国明 清华大学 自动化 长河高级中学 留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6 湖南 李路珂 清华大学 土木建筑 长沙一中 清华大学博士生

1996 山东 李兆凡 清华大学 土木建筑 五莲一中 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职业未知

1996 安徽 凌振华 - - 合肥一中 国外工作

1996 山东 刘阳阳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 五莲一中 北京大学研究生

1996 湖南 欧阳觅剑 北京大学 社会学 湖南新化县一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1996 广西 熊远萌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南宁二中 中国人民银行职员

1996 广东 袁文涛 北京大学 心理学 汕头一中 留学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6 陕西 卓玲 清华大学 计算机 西安高级中学 留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

1995 海南 陈晓洁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文昌中学 金地集团工作

1995 河南 崔伟 清华大学 土木建筑 焦作市温县一中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1995 山西 郭建业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襄垣县一中 《参考消息》报社编辑

1995 广东 黄大治 清华大学 计算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留学美国

1995 江苏 黄昕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南通第一中学 本硕连读,职业未知

1995 陕西 梁浩 上海财经大学 - 西安铁一中 现英国留学

1995 湖北 肖锐 清华大学 生命科学 荆州中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

1995 湖北 闫海进 北京大学 - 老河口一中 世纪证券综合研究所某部经理助理

1994 陕西 楚怀湘 清华大学 电机 西安中学 上海某企业电子工程师

1994 江苏 王劲松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 海安高级中学 中国国情研究会某处处长

1994 福建 叶水明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 程溪中学 留学新加坡

1994 湖北 张晋寨 清华大学 - 当阳市高级中学 上海某it公司工作

1993 海南 李文德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 文昌中学 中

陕西省副、农工民主党陕西省委主委朱静芝从扎根乡间的农艺师到农牧局副局长,从汉中市到陕西省副,变化的是职务,不变的足为振兴科教、为百姓谋福祉的执著信念。她像所有平凡的人一样,她有困苦和坎坷,也有欢乐和舒畅。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汉中大地,凭借汉水,自古便是兵家的粮仓,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在这里屯兵养息。千百年来,汉中就像是无私的母亲,用她那绵绵不绝的乳汁,养育着四方的庶民百姓。但到上世纪80年代初,汉中地由于山多田少,人稠地狭,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粮食安全问题摆在了陕西省和汉中市面前。

朱静芝怀着改变汉中地区面貌的志向来到这里,她深知大事业要从小事情做起。因此,当1982年朱静芝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汉中地区农技中心做农技员时,机遇与理想便在她身上撞出了火花。当时朱静芝的丈夫可以留在省城西安,但为了妻子的事业也义无反顾地随她调到了距汉中市区30里的一所高校任教。

一年后,适逢陕西省提出建设汉中“第二粮仓”的,朱静芝便带领课题组对汉中6个县、近50个乡镇的百万亩待开发荒坡地、水利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随后,她执笔写出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在报告中朱静芝明确提出:汉中的百万亩荒坡地不仅可以开发,而且可以建成陕西省的“第二粮仓”。

汉中市领导对这位青年农技员的科研和领导能力充满了信任,在朱静芝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她便被任命为副县职的农技中心副主任、技术主管。而此时,为了开发“第二粮仓”,朱静芝已带领农技课题组,在汉中农村的试验田里奋战了整整一年。

朱静芝坦言:“试验田必须建在农业推广区的农村,科研人员必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试验才有真实性、代表性,技术参数才能符合推广区的情况。”朱静芝离不开农村,襁褓中的孩子也离不开母亲。就这样,朱静芝远离丈夫,守护着“两个孩子”:试验田和儿子,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在试验田一干就是5年。

有一次,汉中市的领导到试验区考察,见朱静芝还带一个的幼的孩子,感动地说:“静芝同志,给你换个环境,到县里去工作吧。”朱静芝摇摇头说:“不行,我不能带着孩子坐办公室,还是这里方便些。”朱静芝无法割舍成为她生合一部分的试验田,因为她已将自己的事业根植在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上。

5年后,朱静芝领导的课题组向部门递交了一份完整的开发陕两省“第二粮仓”的报告,部门根据这份报告,在汉中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开荒垦田。1990年,朱静芝调任汉中地区农技局副局长,她前后用了12年,在更大的范围内指导这项工作。如今,汉中地区新开垦的百万亩荒地.已成为稻浪翻滚、果林葱郁的富裕之乡。

当朱静芝带着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渐渐长大的孩子回到汉中市后,由于建设“第二粮仓”的仍在加紧实施,使她无暇顾家。朱静芝又将孩子送到30里外的丈夫身边。每逢周末下午,丈夫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市里与她短暂团聚;第二天下午,丈夫又带着孩子与她分别。但夫妇俩无怨无悔。

了解了农业,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这是朱静芝对这段难忘岁月的总结。十几年艰苦的历练.也为她的理想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1986年,朱静芝被破格评为农艺师;1990年,鉴于她对汉中农业发展的贡献,农林口评定高级职称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时,将她第一个报了上去。而就在此时,朱静芝被任命为汉中地区农牧局副局长。

虽然按照一般规定,担任行政序列职务的干部,不再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但朱静芝在全省农业科技领域成就显著,贡献突出,完全可以按照相关政策享受国家级专家待遇,但朱静芝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样的机会。面对荣誉,朱静芝却说:“我不能搞特殊。”在她看来,为官从政只是提供了一个实践人生信念的舞台。

1996年,朱静芝以她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当选为陕西省汉中市。分管农林、水利、土地、民政等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她必须从单纯的农业技术思维,转向大农业服务的思维。朱静芝很快便完成了角色上的转换,因为她懂得农业,更了解中国农村和农民。

朱静芝上任之初,汉中地区接连发生了粮食、蔬菜、水果卖不出去的情况,这引起了她的高度关注。经过深入农户认真调研,朱静芝了解到,由于汉中农村信息闭塞,以往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大都处在相对盲目的状态,农户种植粮食、蔬菜习惯于跟在别人后面照葫芦划瓢,市场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农产品就会滞销,风险便自然落到了农民头上。

朱静芝认为,有责任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有目的地组织生产。为此,朱静芝率先在汉中地区搞起了“订单”生产。当有关部门了解到一种黑米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她便果断拍板以的名义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并由技术部门提供黑米的种植技术,农民按照订单生产,按照订单收购。这种“订单”生产模式,实质上就是新世纪我国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雏形。

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全面推广水稻“两段育秧”种植技术,是朱静芝上任后的又一大手笔。汉中地区是早稻种植的北缘地区,自古就有种植,但由于早稻有长达160多天的生长期,很难大面积推广。当时汉中农民习惯一年种两季庄稼,小麦在每年的4月份灌浆时,也正是水稻种植的最佳时节。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达到不争地、夺高产的目标,当地农民只好选择种植晚稻。

朱静芝主持试验成功的水稻高产模式“两段育秧”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个种植难题。如今,汉中地区已经普遍推广了“两段育秧”技术。每年播种期,首先在温室大棚里育稻种,待秧苗长出一周后,再移到秧田里继续育秧;等到小麦收割后,及时将稻种秧苗移到田里种植。这项技术使晚稻的种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效稻穗大幅增加,每亩水稻可增产三四百斤。汉中地区180万亩水稻推广这项技术,水稻产量获得了大幅增长。该项技术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丰收奖”。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的m台,朱静芝对如何放开农民的种植经营范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她提出,要在汉中地区建设“六个一百万亩”的奋斗目标,即水稻、小麦、油菜、水果、蔬菜、药茶各一百万亩,以此拉动汉中地区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推广橘树种植是朱静芝直接参与的项目。她组织科研人员从温州引进树种进行改良,成功攻克了橘树“高节换头”技术,培育出陕西汉中地区独有的橘种。在她的任内推广种植了20万亩。如今,汉中市周边随处可见橘树的海洋。

汉中亦是茶叶的北缘种植地区,自古便有茶园,但产量少,品质不佳。朱静芝却认定这是大自然对汉中的恩赐,应努力做大这份天赐之宝。她带领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引进茶种进行改造,培育出适合汉中种植的独特优质的茶叶品种,并已推广种植50万亩。香醇醉人的茶叶不仅成为特供茶,而且远销海外。

汉江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重要水源,汉中又是汉江上游流经的关键地区。朱静芝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大力兴修水利,才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她说,汉中人民有责任保护汉江水源,要像治理长江一样治理汉江。连续多年,她组织各方力量修筑汉江江堤60公里,退耕还林300多万亩。每到汛期,她都要到汉江防洪一线亲自指挥防洪。2002年,汉江发生特大洪水,朱静芝和护堤大军一起守在江边五天四夜,直到洪水回落。

朱静芝没有辜负汉中人民的期望,在她主政汉中农林口的7年里,汉中农民的人均收入增加了1800元, 2003年,朱静芝当选为陕西省副,主管科技、教育、知识产权、妇女儿童和中药现代化。这虽然是—个全新的领域,但在基层锤炼出来的坚毅性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朱静芝能够从容应对迎面而来的—个个难题。

上任以后,她走遍了陕西的各市县,遍访全省重点科研单位和高校,足迹也踏遍陕南的中药材产地,经过深入调研,摸清家底,朱静芝开始深入思考全省未来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

10个月后,一套完整的调研报告呈现在省主要领导面前。报告中朱静芝对陕西省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大省的地位提出了隐忧。当时陕西省共有100余所高校,其中民办高校50多所,共有在校大学生100万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基地;全省共有科研单位1000多个,科技人员100余万人。但在这些骄人的数字背后,却掩盖不住一个西部省份的欠发达经济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朱静芝提出了全省科教发展面临强大的高等教育与薄弱的基础教育并存、先进的科技教育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存、雄厚的科教实力与单薄的财力支撑并存这三个突出的矛盾,并坦言: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解决,陕西科教大省的地位将下滑。与此同时,朱静芝又针对今后陕西省科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省主要领导对朱静芝严谨缜密、不回避矛盾、不饰弊端,见解深刻、敢于直言的思想作风赞赏不已。

清晰的思路,缜密的思维,落实在她对工作条分缕析的安排上。朱静芝提出,基础教育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职业教育要突出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能;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提高质量,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成熟的思考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三年时间,陕西省“两基”覆盖率从2003年的89.88%提高到2005年的%,并于2006年底提前一年完成“两基”任务;职业教育引进致富项目164个,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4.8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85.6万人次,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高等学校数量从2003年的52所增加到2005年的72所,新成立独立学院9所,有7所本科院校更名为大学,3所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陕西省高等教育群体办学优势进一步凸显。

面对陕西省社会各界提出的“经济发展与科教实力两张皮”的问题,朱静芝注重从战略和规划上入手,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提出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三年来,全省高校累计争取科研经费突破100亿元,先后创建3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大学科技园与科技产业园区、5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龙头,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陕西经济的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面对陕西知识产权工作落后的现状,朱静芝连续主持召开高校、院所、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动员科研人员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运用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在她的强力推动下,陕西省专利的年申请量已突破5000件,专利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效。

巍巍秦岭,绵绵山脉,生长着无数的奇花异树、珍禽异兽,陕南是中草药材的王国。在熟稔陕南农民种植习惯的基础上,朱静芝结合现代中药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四个体系建设的构想:即规范化的种植体系,现代化的加工体系,完善的销售体系和创新医药的研发体系。

当朱静芝向全世界推介秦巴药谷的时候,一位的老领导也悄悄走访了药农,当他了解到农民种药比种庄稼年收入有了显著增加时,他深信朱静芝这位专家型的女实实在在为陕南人民的福祉而努力。以中药为依托的陕南产业发展得到了省的关注和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从5000万增加到1个亿。 朱静芝从基层来,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是她下决心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点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2003年7月,陕西关中遭遇暴雨、洪水袭击,大批校舍和教学设施被毁,近10万学生不能正常上课。朱静芝紧急动员和组织教育系统开展抗灾自救工作,并亲自带队赴灾区学校实地察看灾情,筹措落实救灾重建资金8950万元。9月份开学之际,听到学校教室里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她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为了根治教育乱收费,从2003年起,陕西在全省50个国家贫困县推行了“一费制”政策;2005年秋季,全省对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家庭的学生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农村贫困家庭学生158万人;2006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全省513万农村学生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

朱静芝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公办高中“择校”收费混乱问题,及时完善了普通高中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她指导协调省属高校与银行签订银校合作协议,仅2005年省属普通高校中就有4.7万名困难家庭的学生得到了2.7亿元的国家助学,有力地解决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入学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招生工作中招办有压力,学校有压力,形象不好,社会舆论反应强烈,简单的问题难办的事,关系盘根错节,多年没有得到根治。

朱静芝坦言,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应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想着如何取悦他人。她提出在陕西省教育系统率先推行“阳光工程”,以正社会风气,树形象,省委、省主要领导对此给予了坚决的支持。

“阳光工程”招生网站建起来了,除了必须保密的试题以外,其他涉及陕西省招生工作的所有政策、程序、办法、结果等均进行全方位公开,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高考招生监督约束机制。此举使招办和学校松心了,百姓高兴了,社会舆论也好转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此给予了专题报道,2005年教育部将陕西省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向全国进行了推广。

在那些日子里,朱静芝耳边责备声不绝,赞扬声也不断。好心的朋友责备她不会保护自己;一部分有权、有钱人骂她堵了他们的路;可大多数老百姓发自内心地赞扬她是真正为民办事的好。

朱静芝,在积极推进陕西省科教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配合省委努力抓好基础教育工作。许多人认为基础教育费时费力不见效益。而朱静芝认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培养,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远的支持。”面对好心人的劝告,朱静芝总是平静地说:“20年后,人们会看到我努力的成效。”

文章标签: # 朱静芝 # 汉中 #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