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1986年高考数学试题-1986年高考数学试卷

tamoadmin 2024-10-16 人已围观

简介1.坚持到高中搞数学竞赛的人很少了是什么原因?2.中国少年考上北大,后被哈佛录取,去世后美国高校降半旗,知道他是谁吗?3.时隔15年,高考729分摘理科状元,考上清华的陕西男孩,如今怎样?4.成人高考数学不会怎么办5.“高自考”造就没有围墙的大学?坚持到高中搞数学竞赛的人很少了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坚持到高中搞数学竞赛的人很少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到初中高中知识面就不一样了。高中搞竞赛的少数、初中和高中

1.坚持到高中搞数学竞赛的人很少了是什么原因?

2.中国少年考上北大,后被哈佛录取,去世后美国高校降半旗,知道他是谁吗?

3.时隔15年,高考729分摘理科状元,考上清华的陕西男孩,如今怎样?

4.成人高考数学不会怎么办

5.“高自考”造就没有围墙的大学?

坚持到高中搞数学竞赛的人很少了是什么原因?

1986年高考数学试题-1986年高考数学试卷

为什么坚持到高中搞数学竞赛的人很少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到初中高中知识面就不一样了。

高中搞竞赛的少数、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跨越度比较大,大部分学生都出现较大的落差,少数人能依然保持这个优势、何况高中竞赛基本都是图高考加分,参加的人多,每个学校基本都定了指标,很难拿到名次的。

因为有高考,一个是大面积的敲门砖(奖项等级),一个是数量稀少的自主招生选择(必须是市级以上的第一),目的不同风险也不同。

国家的高考政策对参与竞赛的考生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优惠,因此绝大部分考生宁愿将时间和精力花在高考上。

从事纯数学研究的毕竟很少,工作了跟数学关系大的工作就很少了。

有人对高中数学竞赛获奖者进行过跟踪研究,得出结论这些人事业上成就不大。

胡炳生《略论中国数学竞赛的成就、困境和出路》

一、中国数学竞赛历程回顾从1956年起,中国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的历史,已经翻过了43个年头.这40多年除期间外,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56—1965)我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以下简称“数学竞赛”)

开始于1956年,由以华罗庚为首的一批著名数学家发起,由中国数学会和各省市数学会组织,首先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并逐渐扩展到省会城市和部分中等城市.

我国数学竞赛虽然起步较迟(如比匈牙利迟60年,比苏联迟20多年,没有全国性竞赛,但由于以华罗庚为首的中国数学会领导和数学家群体的亲自参加和热情指导,一时间声势较大,命题水平也较高.华罗庚、涵、苏步青等许多著名数学家,都为中学生作数学普及报告和辅导讲座,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批精彩纷呈的数学普及读物,对全国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中学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由于1958年“”的冲击,这期间各地的数学竞赛活动时断时续,没有形成规范,没有形成全国性规模,更没有与IMO发生联系.1966年“”开始后,各地数学竞赛也即告中止。

2、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1985)

打倒“四人帮”以后,中国出现了“科学的春天”,中国数学会迅速恢复活动.1978年5月,又是以华罗庚为首的中国数学会领导者和数学家们,发起组织由北京、上海、天津、陕西、安徽、四川、辽宁和广东八省市参加的全国规模的高中学生数学竞赛.在全国决赛之前,有关各省市都组织了预赛和复赛,参加者有数十万人之多,盛况空前.赛后,由华罗庚先生亲自讲解题意,并将各地复赛和全国决赛题解积集出版.社会反响极为强烈.1979年继续举行全国数学竞赛,参加的省市增加到25个.

考虑到少数边远省区的实际情况,从1981年起将全国数学竞赛,改为“联赛”——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中数学联赛,优胜者由各省市自治区评定.从那时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形成定制,一直延续到今天.

与此同时,初中学生数学竞赛也在各地展开.1985年,在中国数学会和各地教研部门共同组织下,在当年4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初中数学联赛.

这一阶段虽是“恢复”,但因有了以往的经验,而且老数学家们都还健在,从一开始竞赛的规模和声势都大大超过50年代.但是这一阶段的数学竞赛活动还限于国内,正在积蓄力量向IMO进军。

3、走向辉煌阶段(1986—1995)

在1985年派出两名中学生参加第26届IMO作为试探之后,1986年正式组队参加IMO角逐,当年就获得3金1银1铜、团体总分第4的好成绩.从那以后至1995年的10年中,中国中学生选手在IMO领奖台上拿到了金牌39块、银牌17块、铜牌4块,共获五次团体总分第一,三次第二.这一优异成绩,不仅鼓舞了中国,而且震惊了全世界.不少数学教育家到中国来取经,裘宗沪教授也因组织中国数学竞赛的出色成就而获得“国家数学竞赛联盟(WENMC)”颁发的1993年度Erdos奖.

这一阶段中,全国高中联赛、初中联赛都已逐步规范化,数学冬令营改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参加IMO选手的选拔、集训工作,都已制度化;数学竞赛活动向下延伸到初中一、二年级和小学高年级.198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参赛者为初二至小学五年级的少年.此外还有“五羊杯”、“祖冲之杯”、“缙云杯”、“希望杯”等各种层次的数学邀请赛,以及“中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

4、降温和反思阶段(1996至今)

从1996年初开始,中国数学竞赛热潮温度 陡降.不少学校退出了各类数学竞赛序列;省、市一级竞赛和邀请赛基本上停止;各地数学奥林匹克学校大多停办;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难以维继;高中数学联赛参加者大为减少.1996年中国队在IMO上仅获得第六名,在保持八年冠亚军之后首次跌出前三名.

大家都在对前20多年的数学竞赛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图找出对策,使中国数学竞赛摆脱困境,争取在新世纪到来之时有一个新的局面。

二、20年来中国数学竞赛成就

1、在中学生中造就了一批数学精英.在国际最高水平数学竞赛IMO中,

在从1986—1997年(1998年中国未参加)的12年中获得金牌48块,6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为国争光.这种辉煌成就,可与中国乒乓球和女子排球媲美.所不同的只是:前者是体力竞赛,后者是智力竞赛.在科技发展愈来愈依靠人的智力发展的现代,显然后者更有意义.这显示了中国人高超的智慧,预示着中国未来发展的辉煌前景。

2、在青年学生中,数学竞赛活动的普遍开展,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

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对数学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一般说来,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也较容易入门,总的学习成绩不会差。

3、由数学竞赛在各类学校的开展,促使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平,从而使整个学校数学教育质量得到相应提高.近20年来,在数十种中学数学教学杂志上,中学数学教师发表了大量教研论文,其中不少是就数学竞赛中的问题立论的。

4、数学竞赛,特别是在IMO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在广大公众中宣传了数学

的意义、价值和作为中学基础学科的地位.同时也对广大公民学科学、学技术的热情,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回忆在“科学的春天”来临前后,有两件关于数学的事最具社会影响.一是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于《人民日报》),一是第20届IMO试题(发表于《参考消息》1978—08—19).后者因其中第3题印刷错误,在我国数学教育界引起过一场历时半年多的旋风,使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和大学数学教授们卷入其中,自然也引起全社会公众的关注。

三、困境产生之由

近几年中国数学竞赛所面临的困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外因,但根本的还是内因.分析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困出路。

1、数学竞赛活动缺乏全国性统一的组织领导.例如“邀请赛”、“通讯赛”可以由某些部门(如教研机构、某些学校、报刊),甚至某些个人来组织.数学竞赛的组织者缺乏自律.数学“奥校”随意开办,辅导班随意举办,收费标准随意制定,学生休息时间随意侵占.参赛学生年龄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小学三年级就搞数学竞赛培训;有的学校的学生负担过重,苦不堪言.还有极个别人混水摸鱼,以此来谋私利.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败坏了数学竞赛的声誉,造成了某些领导和公众对这项本来有大益的活动的诸多误解和责难。

2、社会上流传对数学竞赛的非议

非议之一:认为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只是学生的初步成绩,它的“含金量”不能与体育奥运金牌相比,因为体育奥运金牌是最终的成绩,是为国争光.

非议之二:数学竞赛不能培养数学家,数学竞赛获奖者中,许多都没有选择数学专业, 而转向其他专业.

非议之三:数学竞赛试题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这些非议大多出自对数学竞赛的误解.虽然有的数学界或教育界的人士也这样认为,但他们或是从未参加过数学竞赛及其组织工作,或是心存偏见。

3、题目偏深偏难,脱离中学实际

由于各类数学竞赛缺乏统一领导或集中管理,命题工作缺少专人研究,各自为政,国内出现的数学竞赛试题水平参差不齐.全国高中联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内容逐年加深,难度逐年加大,甚至有的题完全是高等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这不仅使一般中学生望而却步,就连中学数学教师也感困难而不敢介入。

4、经费没有保障。数学竞赛比不上国内任何一项单项体育比赛和文艺比赛,经费从来都是少得可怜.因为数学竞赛“不好看”也“不好玩”,没有广告效应.即使是极少的财政支持,有的地方还是被彻底取消了,要“经费自筹”;而且不得向学生收费,否则就是“乱收费”.这就使得数学竞赛活动成了无源之水.现在不论什么比赛,棋类呀、牌类呀、球类更不用说了,一次比赛动辄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而数学竞赛却不能,不知“公平”何在?

四、出路在哪里?

1、首先要加强对国内数学竞赛活动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数学会的主要***和国内知名数学家,应向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学习,明确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加强对数学竞赛的指导.不仅自己要身体力行亲自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的命题、讲座和评奖工作,还要发动广大数学会会员参与这项工作,同时要向各级政府***、向社会舆论宣传数学竞赛的意义,澄清对数学竞赛的误解和非议,争取他们的支持.

因为有华罗庚等老一辈中国数学会***的热情和努力,才有中国数学竞赛的起步、发展和走向辉煌,同样,如果有了当代和今后中国数学会***的热情和努力,中国数学竞赛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再次走向辉煌。

2、加强舆论宣传,澄清糊涂认识

要利用数学报刊理直气壮地宣传数学竞赛的意义和正确做法,批评各种似是而非的糊涂认识和非议.摆事实,讲道理,澄清种种误解.

例如前面所说的关于金牌含金量问题,正因为中学生数学(还有理、化等)奥赛金牌获得者今天是初步成绩的显露,他们更加辉煌的科学成就还在后头,他们的金牌更具含金量,更值得国人骄傲.

又如说数学竞赛不能培养出数学家,这是不了解数学竞赛目的所致.因为数学竞赛(尤其是省市和学校一级的竞赛)主要目的就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的,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学数学、学科学的兴趣.但是在事实上,数学竞赛的优胜者中,又有相当数量选择了数学作为终身职业,有不少成了数学家或数学工作者,这是无可置疑的.国外是如此,国内也是如此.当代我国中青年数学家,很多都是各级数学竞赛的优胜者.如杨乐、钟家庆就是50年代数学竞赛的优胜者.

至于说数学竞赛试题缺乏创造性、偏深偏难,这是可以改进的.高考数学题的创造性不如数学竞赛,不也在逐年改进吗?

3、完善制度,分类指导,保证重点

为了使数学竞赛活动有序化、规范化,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有关方面协调关系,完善全国各级数学竞赛制度.全国性数学竞赛中应抓好高中联赛、初中联赛和“华罗庚金杯”少年邀请赛的命题和组织指导工作,各地的中学生选手的培训和选拔工作责成省市数学会领导和管理.至于个别学校、几个学校之间的小型数学竞赛,则不必干涉.这就像某单位职工篮球赛,或几单位篮球友谊赛,中国篮球协会不予干涉一样.

为了保证每年IMO有中国高水平选手参加,又不致增加多数学校学生的负担,要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从1985年试派两名选手参加25届IMO起,至1998年组成国家队准备参加第39届IMO(我国选手因故未参加这届比赛)止,共有80名(包括参赛两次者1人)选手入选国家队.这80名学生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包括重庆市)的三分之二.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他们来自40所中学,其中北大附中9人、武钢三中8人、黄冈中学6人、湖南师大附中4人、哈尔滨师大附中4人、华南师大附中3人、复旦大学附中3人.

这七所学校共有37人,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另外,其他43人中还有8人来自北大理科实验班,3人来自清华理科实验班.这些学生合起来约占总数的60%.

除了这七所中学外,培养出两名IMO选手的,还有上海向明中学、青岛二中、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福建福安一中和沈阳市育才中学.

当然,这80名学生初中不一定是在这40所中学读的.但就上述统计数字来看,IMO选手的来源还是相当集中的.

这样一来,就给我们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择出若干所,建立若干个国家级数学奥赛选手培训基地.尤其是北大、清华两个理科实验班要坚持办下去,办好。

4、争取建立数学竞赛基金

与各种体育和文艺比赛一样,要想长期坚持下去,并取得国际金牌,必须有资金保证.竞赛资金的来原,不外是政府拔款、参赛单位缴费和社会赞助;以往则主要是靠政府拔款.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政府拔款越来越少,收费又有“乱收费”之嫌,社会赞助又没有打开局面,因此急需解决数学竞赛的财政支持问题.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是建立中国数学竞赛基金.基金分国家和省市区级,由中国数学会及地方数学会募集和管理使用.“华罗庚金杯”少年邀请赛就有基金支持,全国高、初中数学联赛、中国奥林匹克和中国IMO集训队培训和选拔,更应该有专项基金支持.

基金的来源,除政府拔款外,主要向有关大学(录取IMO集训队学生者)、有关奖学金基金会及社会公众募集.对赞助者可以赠送竞赛的“冠名权”,基金奖杯“冠名权”等.

只要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好,建立中国数学竞赛基金的愿望一定可以实现。

5、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相结合

数学竞赛本来是学校数学教育的一个辅助部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处于“第二课堂”地位.对大多数学校来说,数学竞赛的辅导、培训活动,只能在少数数学爱好者中进行,而且要严格遵照学生自愿的原则.

数学竞赛活动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协调一致.数学竞赛试题要难度适中,富于“新、奇、巧、趣”的创意,并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全国性竞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的试题,当然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主要应在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上下工夫,而不能一味高等数学化、繁难化.这一方面,可以从加拿大和美国数学竞赛题的设计上得到启示.

为了保证各级数学竞赛活动与素质教育相给合,组织部门要研究制定数学竞赛规程、组织者自律准则;要有专家组织征集和研究数学竞赛试题,对优秀试题进行奖评.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对奥赛金牌获得者和有关教练员进行奖励.总之,只要大家努力,中国数学竞赛前景是光明的,大有希望的.以上仅是个人对近20年来我国数学竞赛的回顾和反思,说出来愿意和广大数学会会员、中学数学教师共同进行讨论.说得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批评。

中国少年考上北大,后被哈佛录取,去世后美国高校降半旗,知道他是谁吗?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这似乎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但这个世界大概就是因为一些残缺才变得近乎完美,才变得更加美丽的吧?

追求完美,理解不完美,其实才是面对人生的一种积极心态。

世界上优秀的人数之不尽,冯奚乔无疑是其中一位。从学业上看,他一帆风顺:17岁考北大,20岁考哈佛。从兴趣爱上看:他会拉小提琴,划船,跳舞,游泳。

从性格上看:他风趣幽默,热情谦逊,善良又和蔼。冯奚乔各个方面近乎完美,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聪明好学的人,却在34岁选择结束生命,永别他那令人羡慕的生活和他热爱的事业。

十七岁进北大

冯奚乔一生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归功于家庭的栽培。冯奚乔1960年出生在北京,他非常幸运,有一对眼界开阔,思想开明的父母。

冯奚乔的爸爸是国家经济委员会的总工程师,妈妈是解放军医院的胸外科主任,因此冯奚乔从小就接受着优异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资源。

他打小就聪明好学,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冯奚乔不仅对学习充满兴趣,对世界一切充满好奇心,他也非常喜欢艺术。

两岁半的时候,冯奚乔就跟着爷爷学水彩画。七岁他就开始学习小提琴,自从接触了小提琴,他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可是,当时政治环境很特殊,小提琴的曲子十分难找。

冯奚乔有一些失落,他的妈妈觉察到了儿子对小提琴的喜爱。为了支持他继续学琴,冯奚乔的妈妈和外公更是想尽办法,为他抄写了很多小提琴的练习曲,供他练习。

就是这样,冯奚乔的小提琴才越弹越好。小提琴和学习两不误,在学习之余,他也会预备充足的时间练琴。他就这样慢慢长大了。

在1977年的时候,中国恢复高考。成绩一向优异的冯奚乔终于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由于政治原因,高考被中断了十二年,1977年高考的恢复,无疑燃起了全国各地万千学子心中的期望。参加高考的人,最小的有十六岁,最大的也有三十几岁。

而冯奚乔那个时候才十七岁,正是读高二的年纪,他在这次高考中发挥得很平稳,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

在众多北大学子中,冯奚乔无疑是年龄比较小的。

二考哈佛

冯奚乔不仅聪明还特别勤奋,因此他在北大学习的时光,进步飞速。冯奚乔刚进入北大的时候,学校安排了英语测验,根据测验的成绩给大家分班。

一共有三个等级快班,慢班,免修班。冯奚乔被分到了快班,他不满意自己的成绩,由此学习英语更加刻苦,劲头更加足。

冯奚乔每天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都会在宿舍楼里走来走去地背单词。就连他周末骑车回家,都会把生词卡片贴在车的把手上,在回家的路上记单词。

冯奚乔的辛苦付出很快得到了回报,他之后甚至能无障碍的读英文的科幻小说。

然而,最开始进入英文免修班的门槛也不是很高,只要能做普通的阅读就行了,听说写的能力还差的很远。此时的冯奚乔英文水平无疑在英语免修班之上了。

冯奚乔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什么没学好,他就会着急的像个孩子。第一年下学期,冯奚乔被物理最后一道计算题给难住了,很多人也都没解出来。

冯奚乔一出考场,就哭丧着脸向老师走过去,说着说着眼泪差点掉下来。

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个善于思考和逻辑缜密的人。冯奚乔有一次写数学证明,长达几页,一环扣着一环,俨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素质。他的朋友对他大加赞赏,可是冯奚乔还有一贯的谦逊。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主持了首届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试。如果这次考试通过,就有机会去美国最好的大学学习物理,冯奚乔得知后异常兴奋,一直打听招考的各种细节。

所有人都不知道要考些什么,冯奚乔也抓紧时间自学了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高年级的课程。

他在考试前几天都没有睡好,甚至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结果在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此次题目的难度巨大,是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资格考试题,题目非常新颖,并且是全英文。

幸运的是,冯奚乔顺利通过了考试,并且取得了北大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冯奚乔就顺利被哈佛大学的物理系录取,那时,他不过才二十岁。

国外生活

像他这样追求完美的人,走到哪里或许都能成为焦点。冯奚乔在哈佛的物理系,仍然是风云人物。

哈佛物理系聚集了世界上各地的尖子生,而冯奚乔是尖子中的尖子。

他在课上就能把老师讲的内容消化,课后只花费少部分时间在学习上,成绩每次仍然能够名列前茅。

他甚至还获得过哈佛文理学院的优秀研究生奖,这无疑是巨大的荣誉。

学习之余,冯奚乔会参加很多课外活动,他除了经常在学校乐队参加小提琴的演出外,还常常去游泳。冯奚乔的交际舞也跳的很出色,因此得到很多女生的青睐。

冯奚乔入学一年后,就成功获得了博士资格考试。他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至今,他第一篇PRL的文章就被引用了三百多次,当时他只有二十三岁。

时光如白驹过隙,1986年3月。冯奚乔已经到美国四年半了,他的博士论文非常出色。

主要是研究无序系统的传输特性,在这个方面他是首创,冯奚乔的博士论文还被放在哈佛读书馆。

在1986年9月的时候,他当时已经做博士后了。不久后,冯奚乔又开始找工作,最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的分校做助理教授。

到了UCLA后,冯奚乔仍然没有松懈,他在物理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8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发表了80篇文章。

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总是积极对学校的教学,政策和管理提出想法。

冯奚乔也是一个和平爱好者,曾经主动去抗议美国核武器实验,还参加反战争的示威活动。总之,冯奚乔在学校是令人尊敬的人物。

噩耗

1995年9月,发生了一件令无数人悲痛的事情,冯奚乔在巴黎出差时,跳楼自杀。

当时轰动了美国的物理界,他的逝去对于物理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悲剧。10月5日UCLA的校长特意下令为冯奚乔教授降半旗一天,由此哀悼冯奚乔。

冯奚乔去世的时候,年仅34岁,很多人都悲痛万分,李政道教授更是觉得他的逝去,是物理学新星的陨落。

至于冯奚乔教授去世的原因,至今不明,不过身边亲近他的人都觉得跟他过于追求完美的性格有关。

时隔15年,高考729分摘理科状元,考上清华的陕西男孩,如今怎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珍惜当下,在该努力的年华里,不要虚度光阴。

米酱下面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位陕西男孩冯宇宁的故事。

15年前,他复读一年,在高考中以729分勇夺陕西省理科状元,如愿考上了清华北大。

05年陕西省文理状元

人们都说一入豪门深似海,考上清华的人,前途似锦,却也并非“星途坦荡”。北大毕业的人有卖猪肉、靠低保过日子的;清华毕业的人也有做保安。那么,15年过去了,清华学子冯宇宁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

一、寒门贵子

1986年3月,冯宇宁出生于陕西武县亭口镇的一个小农村家庭,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收入低。他的三个姐姐就是因为家里没钱供他们读书,相继辍学,外出打工。

他的三姐,当时已经读到了高三,却在最后一个学期因为家里没钱了而不得不辍学。以后,就回到了家里。懂事的三个姐姐,为了减轻父母肩上的担子,都外出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学,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冯宇宁上小学和初中非常艰苦,学校离家三公里路,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学。天晴还好,遇上下雨天,那路就更难走了,自行车轮经常会被泥塞住走不动。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面对苦难的生活,冯宇宁更加坚强,懂得抓住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刻苦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在初三那一年,他参加省级物理竞赛(初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他在全国数学竞赛之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因为拿了这两个大奖,冯宇宁收到了多家中学抛出的橄榄枝,但面对高昂的学费,他选择了西安博迪中学。因为学校对像他这样的贫困学生,免除了绝大部分费用。

也许是一直以来的优秀,让冯宇宁有了一些骄傲,高二成绩不怎么理想。后来他的班主任老师找他谈话,说:"你知道李自成的故事吗?"冯宇宁才恍然大悟,从此又恢复的从前努力学习的劲头。

不过,在2004年高考还是发生了意外。因为那年是需要先报志愿再参加高考,冯宇宁对自己很有信心,就只填写了清华一个志愿。结果他只考了675分,与他所选择的清华专业还少14分,因此他落榜了。

落榜的消息传来,冯宇宁的心里很难受,想到三年的刻苦学习,竟与大学无缘了,怎么也不甘心,于是他选择了复读一年。

苦心人天不负,在2005年的高考中,他考出了729分的好成绩,摘得陕西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

二、如今怎样?

虽然冯宇宁当年是以陕西省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但是当他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在清华园中牛人遍地。他身边的同学,要么是数学、物理国际奥赛金牌得主,要么是免试保送入学,相比之下,他是从几百万考生中挤进来的,当中辛苦不言而喻。

但是,他没有自卑,更懂得珍惜这个进清华的机会,刻苦学习,不敢放松自己片刻。

努力就会有所收获,四年后,冯宇宁顺利本科毕业,后来还在清华大学硕博连读,于2015年,取得了博士学位。

不过,冯宇宁毕业之后,并没有留在北京工作,而是返回老家西安,当上了一名微波工程师。

时隔15年,当年他那状元的光环依然没有褪去,如今还有许多人关注他。有媒体问他为什么不在北京发展?他毫不避讳地说:“因为北京房价太贵了,安家立业成本太大,我们实验室五个人,两个继续攻读博士后,一个留在北京,一个去了南京,我回了西安。”

三、结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冯宇宁明白这个道理。因为有家人的支持,他才能读完大学,才能有如今的成就。虽然与理想之中有些差距,但这足以让他善养双亲。

其实,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或状态,都无需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一时的出彩和黯淡都不重要,因为冯宇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聪明的人会从别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在别人的曲折人生中领悟真谛!

对于冯宇宁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成人高考数学不会怎么办

成人高考数学不会,可以重点复习其他两门课,成考录取看总分,如果不会,选择和填空可以去猜,比如选那个常见的数或式子等。

成人高考数学学习技巧:

1、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2、多做

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

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成高历史:

成人高考制度是一项重要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其历史可分为“”前和“”后两个时期。“”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大学函授教育和夜大教育,此外,还有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等机构。

函授和夜大,均由学校单独招生。其他业余高等学校的招生,实行单独招生或联合招生,广播电视大学招生则由创办广播电视大学的省、市自行办理。”“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成人教育事业发展迅猛。

招生工作大体经历了从学校单独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招生,到全国统一招生的发展历程。

1986年,原国家教委对各类成人高等学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是根据中国国情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遏制了社会上一段时期内出的乱招生、乱办班、乱发证的”三乱“象,有效地提高了新生的入学质量,促进了成人高教事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全国廷议招生制度,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的一项基本制度,从1986年起一直沿用至今,走过了30余年的历史。

“高自考”造就没有围墙的大学?

1980年,北京在全国率先试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它被简称为“高自考”,不受年龄、学历、身体条件限制,不设入学考试,宽进严出,考生自己选专业,自己安排学习和考试。这种培养模式大大满足了改革开放后的人才需求。到1995年,北京每25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参加了“高自考”。

1. 不受学历年龄限制的“高考”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够丰富,上大学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分困难。然而,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祖国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单靠全日制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何况,社会上还有不少奋发学习的自学者,他们渴望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其学历得到国家承认。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运而生。

据本报1980年10月31日1版《市政府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记载,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适当的考核制度,业余学习的人们经过考核,证明达到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水平的,就应该在使用上同等对待。”1980年5月,中央书记处在讨论教育工作时,重申了这一精神。1980年10月29日,北京决定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北京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消息经本报刊发后,引发社会极大关注。这是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降低了准入门槛,凡户口在北京的公民,不受学历、年龄的限制,只要自愿申请,就能参加考试。如果分数达到了规定要求,可以获得大学基础科、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一般来说,获得本科学历要考17门左右,获得专科学历要考10门至14门。

对此,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发掘和选拔人才开辟了新的渠道,它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学习积极性,改变社会风气,推动业余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2. 资料员成首考“状元”

1981年6月7日,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首次开考,第一门是哲学。当天,有近3000名考生参加考试。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干部、机关干部、科技人员、中小学教师和待业青年。从年龄来看,大多数是年轻人,最小的十七八岁;也有一部分人在50岁上下,年龄最大的考生是一位74岁的退休女教师。(1981年6月8日《北京日报》1版,《三千名立志自学成材的考生积极应试》)

文科考生中,来自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资料员冯援朝是“状元”,她考出了93分的好成绩。其实,冯援朝连初中都没毕业,到研究所工作也才两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冯援朝深感自己知识贫乏,便努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开始自学:她先是跟着广播学习日语,几年下来,已能查找整理日文资料,并能熟练地用日文打字。1981年,她考入社会科学院办的业余大学,下班后,要从工作地点西郊花园村赶到建国门外院部去上课。尽管紧张、艰苦,但是她却觉得,自己所追求的是正确的,即使艰苦也感到幸福。(1981年7月15日《北京日报》2版,《坚持刻苦自学的人们》)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自学风”。从那以后,很多人像冯援朝一样,走上了自学考试之路。

3. 干部队伍兴起“自考热”

1983年1月23日,本报二版头条《欢迎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摘要刊发了读者来信,反映出当时党政干部们渴望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愿望。

北京燕山石油化学公司市政工程公司专职团干部李桂珍在信中写道:我是团干部,过去几次想报考“业大”、“电大”,但都因工作离不开,未被批准。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的决定,点燃了我心灵之火。我决心制订自学计划,坚持到底,参加考试。

199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热情解答考生的问题。韩柏/摄

为了满足党政干部的学习需求, 1983年,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包括政治理论基础课和业务基础理论课两大类,共12门。此举把自学、机关办学和教育部门考试结合起来,并纳入了干部教育计划。(1983年2月19日《北京日报》1版,《关于党政干部基础科考试安排》)

此后,踊跃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专业技术和文化的热潮在本市干部队伍中兴起。截至1983年6月,本市有3.9万余人陆续参加了中文、哲学、法律、数学、工业经济、商业经济、金融、档案管理、英语、工业与民用建筑、农学、党政干部基础科12个专业的自学考试,其中,干部占50%以上。踊跃参加学习的干部中,既有业务管理干部,也有党政干部;既有中青年干部,也有年逾五十的老同志。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越来越高,许多人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1983年6月14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干部踊跃学习政治理论、专业技术和文化》)

1983年6月14日,《北京日报》1版

4. 催生一批民办大学和社会辅导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兴起,催生了一批民办高校和社会辅导班。

1983年初,本市第一所民办大学——燕京高等外语学校开始招生。这所学校是由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有关人士联合创办的,他们从高等院校等单位聘请离休、退休或在职教师担任教师。学生毕业后参加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合格后可取得大专学历。(1983年1月29日《北京日报》2版,《燕京高等外语学校招生》)

1994年,在祥云教育中心,“高自考”学生排队领书的场面颇为壮观。袁学进/摄

1983年底,朝阳区民办人民科学文化大学业余大专班开始招生,该校是由首都文教、科学界部分人士发起筹办的,学制3至4年,学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开设的专业考试。(1983年12月5日《北京日报》2版,《朝阳区民办人民科学文化大学今起招生》)

通过自学之路培养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一些知名高等院校,如北大、北师大等积极协助兴办广播、电视讲座、辅导班,不少单位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补习学校,为自学者创造学习条件。

2000年,考期临近,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员利用周末到辅导学校听课。谢荣楚/摄

据本报1997年1月15日6版《京城自学高考创新记录探源》报道,上世纪90年代,祥云教育中心办的辅导班在京城颇有名气。这里开设了12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由300余名来自北大、人大和北师大等高校的教师负责授课,学生可以任选教师听课。因为管理严格规范,学员参考合格率较高,1996年公共课的首次应考及格率大都达到了70%。

5. 每25名成年人就有1人“高自考”

由于师资来自正规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又比较严格,社会普遍认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文凭很“硬”,是真材实料。

1986年,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向20位自学高考本科生颁发了学士学位证书。这些毕业生的学位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为了证明这些学生的学习质量,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组成了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追踪,结果表明:这20人接受的试题,其难度与北师大在校本科生不相上下。他们参加中文专业规定的18门课程考试,全部及格,其中15人的平均成绩超过70分。对他们的毕业论文,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熙认为,不低于任何高等院校中文系毕业论文的一般水平,其中有些篇,即使在高校中文系里,也应该归入优秀一类。(1986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自学高考文学学士质量合格》)

1986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1版

事实上,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受年龄、学历、身体条件限制,不设入学考试,宽进严出,考生自己选专业,自己安排学习和考试,不但满足了没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的青年的学习愿望,更给那些不能脱产学习的工作骨干带来了极大方便,所以,报名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到1995年时,北京每25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参加自学考试。(1995年11月24日《北京日报》1版,《每25人有1人走进考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社会信誉也得到了国外教育界的认可。截至1997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20余所大学明确承认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课程成绩和学历。(1997年4月23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自学考试报考人数再创纪录》)

1997年4月23日,《北京日报》1版

如今,我国教育事业繁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不再是培养人才的主流,但是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开创的终身学习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文章标签: # 数学 # 竞赛 # 冯奚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