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张家界市一中高考本科录取率-张家界市一中高考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张家界2023中考录取分数线2.张家界中考分数线3.张家界雨露学校靠谱吗4.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学校发展之路张家界2023中考录取分数线张家界2023中考部分录取分数线如下:1、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45分,武陵源区第一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12分,慈利县第一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86分,桑植县第一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60分。2、张家界天门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21分,张家界市侨辉高级中学的
1.张家界2023中考录取分数线
2.张家界中考分数线
3.张家界雨露学校靠谱吗
4.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学校发展之路
张家界2023中考录取分数线
张家界2023中考部分录取分数线如下:
1、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45分,武陵源区第一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12分,慈利县第一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86分,桑植县第一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60分。
2、张家界天门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21分,张家界市侨辉高级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455分,慈利县第二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555分,桑植县贺龙中学的中考分数线为460分。
另外,办有特色班的学校,特色班录取分数线在普通班分数线下降10%。张家界2023中考总分为700分,包括体育为60分和文化课64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100分(英语科含听力20分),物理、化学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思品、历史120分(思品60分、历史60分),生物、地理100分(生物50分、地理50分)。
中考志愿填报技巧
1、了解学校和专业
高中阶段招生的学校有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普通高中又分为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中职又有中专、职校、技校等。因此在面对复杂的学校时,家长需要了解相关学校的信息和内涵,从而帮助孩子筛选。大部分情况下,家长只需要了解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优势和不同,就可以了。
至于中职学校,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成绩进行考虑,了解孩子的兴趣,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从而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
2、帮助孩子定位
中考志愿比高考志愿更容易填报,考生只需要考虑自己的成绩就可以了。因此,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成绩进行定位,从而帮助孩子理清想要报考的学校顺序就可以了。
家长需要了解各大学校的招生简章和报考指南,了解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从正规渠道了解报考信息。此外,家长还要根据孩子的成绩,判断孩子大致可以报考的学校,从而确定最终的报考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家长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孩子的意愿、学费等,慎重考虑志愿顺序。
张家界中考分数线
张家界市第一中学573分; 武陵源区第一中学512分; 慈利县第一中学586分; 桑植县第一中学560分。
中考包含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分值均为150分,总分为450分。另外根据各省市不同情况,还有其他选考科目和加分项。
下面将从中考科目的具体情况、考试形式及分值比例、历年平均分数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考科目的具体情况。
中考共包含三个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属于基础性科目。此外,各省市还有其他选考科目,如物理、历史、化学等。根据在以上三大科目科目中的分数排名,一般会按照一定比例录取各类别学生。
二、考试形式及分值比例。
1.语文。语文考试分为听力、笔试两部分,听力占10分,笔试占140分。其中,选择题占80分,其中词汇选择题约占一半;填空题占20分,作文占20分,总分为150分。
2.数学。数学考试仅为笔试,共同为150分。其中选择题70分,主观题80分。选择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主观题主要考察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3.英语。英语考试也分成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听力占15分,笔试占135分。其中听力包含听力理解和填空两个部分;笔试中选择题占60分,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各占30分,总分也为150分。
三、历年平均分数线。
中考分数的标准化处理,除了按照各学校计算排名外,还需要统一计算得出各科目的平均分数线(满分150分)。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中高考语文平均分数线约为~100分,数学平均分约为93~96分,英语平均分约为93分左右。
但是由于各省市考试难度、命题水平等各方面有所不同,平均分数线也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考生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合理制定备考,并且以提高自己的实际得分为目标。
四、其他选考科目和加分项。
选考科目和加分项因各地不同而异,例如政治、物理、化学、历史等。此外,还包括文艺体育、三好学生、社会实践等加分项。
总之,中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关键点,需要认真备考。考生需要根据各科目的形式及分值比例,制定相应的备考和策略。同时,还需根据当地政策要求合理选修选考科目和积极参加加分项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张家界雨露学校靠谱吗
该学校比较靠谱。
张家界雨露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地处西溪坪街道办事处两岔溪村和庄家峪村。
张家界雨露学校校风严谨,学习氛围良好,校园环境优美,该校在2022年的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其中一本人数400人,二本人数530人。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学校发展之路
以下是湖南在线网--民生频道对民族中学的专题报道。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图强之路
日期:2008/5/12 10:35:35 来源:(湖南在线-民生频道)
核心提示:短短五年,一所学校就书写了从薄弱一步步走向壮大的。这,就是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敢问路在何方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创办于1991年,是随着张家界建市而起步的。其前身只是一所3个教学班、100多名学生的乡办初级中学,校园内孤零零地耸立着两栋不像样的建筑物,教学、办公、住宿全挤在一个小院子里,目光所及的全是泥巴路、煤渣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办学条件可以说十分简陋。这就是当时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真实写照。作为市教育局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无论在软件上还是在硬件上,不仅与其他地市的直属重点学校无法相比,就是与本市各县区的一中相比,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如何突破困境,谋求发展,很严峻地摆在“民中人”的面前。
基础薄,志气不能薄。从建校的第一天起,“民中人”就憋足了一股劲,下决心要让学校展翅腾飞,旧貌换新颜。通过十来年的艰苦奋斗,学校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到上世纪末达到了近千人的规模,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有了很大起色。但是,随着张家界市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面对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和新时期对教育的新要求,民中依然显得很薄弱,还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徘徊。“雄关漫道真如铁”,严峻的现实告诉“民中人”,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从深层次地探讨强校之策,寻求图强之路。
薄弱学校要迅速腾飞,敢问路在何方?
跨入新的世纪后,学校迎来了展的历史机遇。2001年,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要推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张家界市委、市审议通过了《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01年-2010年发展规划》,决定集中力量办好民中,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怎样迅速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就成了上上下下思考的话题。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谊办学”浮出水面。
当时的市委书记刘力伟提出了“借助名校带动发展”的思路后,现任市委书记、时任市委副书记胡伯俊经反复考察、反复比较后,决定与有“金牌摇篮”、“教改先锋”美誉的湖南师大附中联系,寻求这所名校的支持。曾在山西北部的一个穷山沟当过四年“知青”的附中校长常力源,对贫困山区人民渴望优质教育的心情感同身受,而且附中也正在思考和探索示范性学校如何辐射和带动其他薄弱学校发展的问题。双方一拍即合,两颗急切办好教育的心撞出一道耀眼火花,“联谊办学”在世纪之初应运而生!
据民中校长侯泽勇介绍,学校在进入新世纪后,已经看到了薄弱学校要发展,必须借助优质教育的辐射,必须向示范性学校学习取经。有各级领导牵线搭桥,学校正好乘联谊办学的东风,向师大附中老大哥“拜师学艺”,以求迅速提升办学的品质。曾去附中学习了一年的物理老师周应龙也说,作为一个一毕业就分在民中的老师,深感自己的视野有限,一直渴望着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但调到那些示范性学校工作不太现实,到外面听公开课又因做课的成分多学不到真功夫,自己曾想请自费去别的学校“修炼”一段时间。联谊办学不仅满足了自己心中那股求学的劲,而且“师傅”还是师大附中,确实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2002年4月4日,“联谊办学”签字仪式隆重举行。两校确定“友好合作,扶助带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联谊办学宗旨,在五年内将民中办成省级示范高中作为第一步目标。
这标志着“联谊办学”正式扬帆起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古训。2008的那次“牵手”,在“民中人”看来,不仅是两校友谊的开始,更是民中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的平台。他们急需的是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武装自己的学校。在他们眼里,只有内涵的饱满才能带来学校持续与稳定的发展,这是图强路上一种更沉更深的责任。
因此,“民中人”毫不犹豫地把视线紧紧盯住、把双手牢牢握住向他们伸出热情之手、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三湘名校湖南师大附中。而作为我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示范校、排头兵,师大附中也同样有着站在潮头的那份沉甸甸的感觉。校长常力源常常说,示范性中学示范些什么呢?一是要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二是要积极地引领当地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帮助更多的学校走素质教育发展之路;三是要真心实意地扶助薄弱学校,为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于是,在双方共同拥有的话语——“责任”的诉求下,“联谊”这一办学新形式,被催生出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联谊办学不同于联合办学。联合办学,讲的是“利益共同体”,而联谊办学,则是完全是一种“社会责任共同体”。它不是通过区域或者系统内部的分配和调整来达到均衡,而是办学双方自觉的“联姻”,通过打破体制与地域的隔阂,突破单一的惯性思维模式,从“软件”入手,提升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以达到薄弱学校“脱薄”并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联谊办学并不是谁都能坚持下来的,也有走走过场、一时热闹然后就销声匿迹的;联谊办学也不是谁都能够“得法”的,也有把联谊办学当作“教育扶贫”,仅仅是为薄弱学校“输血”的。而他们双方的联谊办学到2013坚持了五年多,关键在于师大附中诚心“借石”,民中潜心“攻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双方联谊办学之初就达成的共识。他们的根本着眼点乃是如何使薄弱学校能够自己“造血”。那如何才能使民中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呢?
首要的当然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是不是贴上师大附中这块“金字招牌”后就万事大吉了呢?不!输入了品牌并不等于引进了理念。民中人清楚地认识到,生硬的模仿不可能使先进的理念“落地生根”,必须把“他山之石”变成了“自山之石”,必须让先进的理念化做“攻玉”的自觉行动。在师大附中挂职锻炼的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老师的话,或许道出了“民中人”的心声:“原来我们觉得都是教书,附中的老师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学会,来到这里才知道,光学形式容易,要学到精髓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师傅传授的都是“真传”,只有这样才可能学到“精髓”。 我们只举几个很小的事例,师大附中的重视程度便可见一斑:校长常力源一直把支持民中发展当作附中一等一的大事,多次来到民中实地指导,并作了《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同时,附中派出了时任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校长的赵尚志担任民中的高级管理顾问,全面指导民中管理工作。这位年逾花甲的附中老校长、老书记,是湖南教育界响当当的一块“牌”,多年来专注于教育理念的研究,管理经验丰富。赵校长每月都到民中现场办公,一呆就是一个星期,每次一进学校就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多角度进行专题讲座,把自己积累的一切“倾囊相授”。附中的党委书记周望城、副校长黄月初、樊希国、蒋云鹤、谢永红及有关科室领导,都先后多次到民中传授“真经”,切实帮助提升管理水平。
对此,民中校长侯泽勇感受良深,他说,附中对民中的帮助,治校与管理是最主要的,我们学到的是他们的思想治校、科学治校和人文治校。在办学思想上,我们深受附中以人为本、海纳百川理念的影响。“在科学治校方面,以前我们与许多薄弱学校一样,随意性很大,缺乏前瞻性和目的性,我们学校在管理上变得严谨而规范了,搞什么活动,也一定是有组织、有教育目标的活动,这得益于从附中身上学到了性、规范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制度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文治校我们更是下功夫向“老大哥”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在师大附中的引领下,我们潜心用他们的“石”琢自己的“玉”,师大附中先进的办学理念逐步渗透到我校的管理之中,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活,主动学习研究教学技能技巧的氛围空前高涨,教育科研能力普遍提高。”民中教师几乎都有课题,都参与课题研究。
好老师才能带出好学生,师资队伍的改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联谊办学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并把它当作民中形成自我“造血”机制的重要突破口。
为激活民中自身的造血功能,附中先后选派四批共15名骨干教师到民中任教。说是骨干,那可是绝无虚言,这些教师就是放在附中也是骨干啊。他们告别都市的繁华,克服家庭的困难,在民中扎下根来,一干就是一年,为提升民中的教学水平,传播附中的工作作风和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张家界至今还流传这些老师的许多动人故事。童建庭老师这样回忆他在民中任教的情形,“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可说是“公开课”,因为我们的课堂始终是开放的,学校乃至张家界市其他学校的老师都可以来听课。想到我们的课可能对全市的教学都起着辐射和示范作用,我们每一个来这里的老师始终怀着如履薄冰的感觉,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精心设计,遇到难题我们还向附中的“大本营”求援,以保证我们奉献的每一堂课都是精美的,力求对民中的老师有所启迪。”而民中每年也派教师到附中跟班学习,这些教师置身于附中的大环境,耳闻目睹,边教边学,进步很快。到目前为止,共有四批一十三名教师从附中学成归来。两校还定期开展年级组间的对流活动,组织听课、评课,民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首批去附中学习的语文老师谷春明、外语老师冯广惠、数学老师陈安瑞都是学校教学骨干。到附中学习后,教学思想与观念有很大的转变,在教学中不再让学生拼时间,而是自己课前充分准备,增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效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去附中学习的青年教师李东晖、周应龙、朱清华等老师,通过到附中学习,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学到了很多经验,返校后,他们都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并挑起了教育教学的大梁。李东晖担当了06级广益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周应龙、朱清华担当了高三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并且教学效果相当突出。杜方翔、余清秀、程雪芳等老师在附中学习任教中,教学成绩优秀,得到了师大附中同行们的赞扬。
联谊办学让双方还认识到,薄弱学校要腾飞,必须树立样板、打造品牌。为了让优秀的贫困生切实享受优质,并以此拉动民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两校共同创办“广益班”。“广益班”就好比一丘样板田,种好了,有以点带面的功效。该班面向全市招收优秀贫困生,每年招收100名左右学生。到目前为止,已招收五届十个教学班,培养526名学生。双方共同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广益班的教学,保证该班拥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附中和民中每年为广益班学生提供80万元左右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另一方面为优秀困难学生提高资助,使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附中还为每届广益班学生赠送校服,使他们一进入广益班就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该班已成为民中的优秀示范集体和颇有影响的“品牌”。
此外,薄弱学校开阔自己的眼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联谊办学中,民中充分利用附中的优势,获得信息支撑。附中长期为民中提供各种资料、试卷和信息,真诚帮助民中提升办学水平。2003年5月开通了远程教育网,民中与附中通过卫星通信进行远程教育,既能适时同步上课,又能随时查取已上课程进行复习。两校老师还能同时集体备课,各种试卷和资料也能从网上获取,扩大了信息交流的面,加快了交流速度。同时,民中借助附中的平台,扩大对外交流。基于自己与国际国内有广泛的合作交流渠道,附中取多种形式帮助民中加强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办学视野:邀请民中参加省示范高中年会,为民中领导提供更多向外学习的机会;组织全国知名学校校长到民中指导工作,传经送宝;让民中参与新疆、香港、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教育交流。
在师大附中的文化墙上,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们,那就是“心存大爱,惠及八方”。纵观张家界民中的办学历程,我们不能不感动于这真心实意、血浓于水的“联谊”,不能感动于这“他山之石”的“攻玉”之旅!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在不断的图强奋进中,民中变了,变得宽敞了,变得明亮了,变得自豪了。五年的联谊办学,使民中一步一步悄然摘下“薄弱”的“帽子”。张家界市、原教育局局长刘曙华用“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来形容民中的变化。
五年的潜移默化,五年的去弱图强,五年的联谊办学,带来的是民中的“五大明显变化”。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投资近6000万元,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园面积由原来的50亩扩大到212亩。学生食堂及公寓、教学楼、综合信息楼、报告厅、田径运动场、球类运动场一应俱全,新校门气势宏伟,青石铺就的校前广场、休闲广场洁净宽敞,校园绿化美化让人赏心悦目,智能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设备、高考网上巡视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们在狭小、落后的校园里学习、工作、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的民中规模已到45个教学班,2700余名学生,教职工168名,其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40名,在当地已颇有名气。
——内部管理明显增强。学校坚持“从严治校、管理强校”的基本方略,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制度建设,通过教代会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一切工作有章可循。强化常规管理,实行校级领导值周制度和日检查、周讲评、月总结制度,把各项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奖优罚劣,大张旗鼓表彰奖励优秀教职员工,把工作优劣与评先、评优、晋职紧密挂钩,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后勤功能,规范财务、财产管理,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卫生单位、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队伍素质明显优化。全面强化质量意识,狠抓教学质量管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奖励制度,每年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强化过程管理,建立教学信息检查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各环节实施情况,加强过程调控。规范考试管理,严格考试制度,以狠抓考风为基础,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实行师徒制度,坚持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建立听课、评课制度,组织各种示范课、研究课、过关课,创建“优质课堂”,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这样,通过 “引、练、管”等多种措施,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2012年全市初中九个科目的教师赛课,民中有七个科目获得一等奖。英语科赴省比赛获二等奖,令全市刮目相看。比赛显现的优势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支队伍的实力。
——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12年,高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科一本上线率达到11.98%,居全市第二;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21.2%,居全市第三。理科一本上线率达到14.94%,居全市第四;二本上线率达到24.68 %,居全市第四。一本上线录取总人数突破50人,二本以上上线录取人数突破100人,创历史新高。广益班一本上线达到50%以上,二本以上上线达到80%以上。可别小看这些成绩,这是一所薄弱学校创造的奇迹!全市综合质量评价,学校也由前年第八位,到2012年第六位,到2013年年第四位,实现了连续2年的跨越提升。因为质量明显上升,出现了生源爆满现象,班数一加再加,班额也一扩再扩的新气象。
——学校特色明显形成。“民中人”认为,吸收他人丰富的营养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种好自己的田。走自己的路,走具有民中自身特色的路,才是民中人最终的追求。因此,在联谊办学过程中,“民中人”一边学习一边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一是旗帜鲜明提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我们提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赤诚爱国的人,积极进取的人,文明高尚的人和视野广阔的人”,并积极付诸实践。二是从学校特色的角度,把校园建成一本教科书。我们明白了凡给学生以教育的都是课程,因此坚持以校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逐步形成自身的校本课程,校本德育、校本生物、校本文学在我们学校已具雏形。”侯泽勇校长饱含深情地说,薄弱学校既要有图强之志,更要有图强之法。联谊办学,使张家界市民族中学迅速由薄弱走向辉煌。民中为寻求发展之路而奔波不息,五年后,梦想变成了现实。民中的变化有力见证了名校的带动效应,充分说明联谊办学是推动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五个明显变化”是学校工作的一份速记或者画的一个像。这中间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留下了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一切,将永远存入学校的历史。他表示,未来五年,民中将进一步深化联谊办学,积极创新联谊的方式和途径。
据师大附中办公室康辛勇主任介绍,两校已拟定《联谊办学第二个五年书》,附中将继续在管理上给予指导,并通过开展对民中管理层干部的挂职培训,不断提高民中管理层的素质和水平;将通过卫星远程教育与附中实现同步教学和共享,进一步拓展教师培训的途径;将进一步促进民中的对外交流合作,帮助民中拓展办学视野;两校将继续办好广益班,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张家界市民中制定了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把2006—2010年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决心乘势而上,再通过五年努力,真正把学校建设成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学子向往的市直完全中学和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省级示范高中,以更辉煌的成就大步跨向未来!
作者:刘秋泉
编辑: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