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不饱和度高考_不饱和度是什么意思高中
tamoadmin 2024-06-30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一化学问题~~2.我是高三选修化学的,可是至今为止我发觉我有机还是推不来,求帮助, 谢~~~~~~~~~~~~~~~~~~·3.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第十小题4.高考化学有机怎样做才能提高速度?5.99%考生不知道的高考化学高分规则!首先,你要明白的是,题海战术是没有用的。没有方向的题海战术只会弄得自己思维混乱疲惫不堪。高考考的东西很基础,基本上是在课本后面的习题的基础上再深
1.高一化学问题~~
2.我是高三选修化学的,可是至今为止我发觉我有机还是推不来,求帮助, 谢~~~~~~~~~~~~~~~~~~·
3.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第十小题
4.高考化学有机怎样做才能提高速度?
5.99%考生不知道的高考化学高分规则!
首先,你要明白的是,题海战术是没有用的。没有方向的题海战术只会弄得自己思维混乱疲惫不堪。
高考考的东西很基础,基本上是在课本后面的习题的基础上再深化而已。高三的老师都有一套复习路,所以,你要跟着老师走,但是要走在老师前面,不要总做难题偏题,多做基础题,把自己的根基打稳,因为只有在这基础上你才能够保证将80%的分数稳拿。难题也是在基础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般高考都不会出什么难题偏题。如果你非要去做那些难题偏题认为这样才有用的话,我建议你去参加化学奥赛,看看能不能拿回一个奥赛冠军然后保送。
化学的东西比较琐碎,所以你一定要一点一滴的把它给捡起来,拼凑成一幅完美的化学图。将元素周期表弄清楚这对你学化学绝对有帮助(这是某人自己学奥赛时的经历……)。实验部分是很重要的部分,这个你在平时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细节问题,如果你们现在没有实验了,我建议你去买一本高中实验总结的书来看。我记得天星的那本备考实验书就不错,不过它每年都是在4月左右才出,你可以考虑
高一化学问题~~
同分异构现象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知识也贯穿于中学有机化学的始终。因此,分析、判断同分异构体也就成为有机化学的一大特点。作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类试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结构式书写能力的重要手段。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逐渐领会其中的本质,把握其中的规律。
一、书写同分异构体必须遵循的原理
“价键数守恒”原理: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价键数为4,氧原子的价键数为2,氢原子的价键数为1,不足或超过这些价键数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错误的。如:CH3CH2CH3(第2个碳原子形成5个价键是不可能的)|
CH3
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有机物产生同分异构体的本质在于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指下列三种情况:
⑴碳链异构: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CH3和CH3CH2CH2CH3。
|
CH3
⑵官能团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2CH=CH2和CH3CH=CHCH3。
⑶官能团异类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主要有:单烯烃与环烷烃;二烯烃、炔烃与环烯烃;醇和醚;酚与芳香醇或芳香醚;醛与酮;羧酸与酯;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例⒈写出C4H8O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要求分子中只含一个官能团)。
根据题意,C4H8O2应代表羧酸和酯,其中羧酸(即C3H7COOH)的种类等于—C3H7的种类,故有
酯必须满足RCOOR′(R′只能为烃基,不能为氢原子),R与R′应共含3个碳原子,可能为:
C2—COO—C:
C—COO—C2:
H—COO—C3:
已知CH3COOCH2C6H5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三、由分子式分析结构特征
在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分子式中必然含有这样的信息: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利用不饱和度来解答这类题目往往要快捷、容易得多。下面先介绍一下不饱和度的概念:
设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为n,当氢原子数等于2n+2时,该有机物是饱和的,小于2n+2时为不饱和的,每少两个氢原子就认为该有机物分子的不饱和度为1。分子中每产生一个C=C或C=O或每形成一个环,就会产生一个不饱和度,每形成一个C≡C,就会产生两个不饱和度,每形成一个苯环就会产生4 个不饱和度。
例⒉烃A和烃B的分子式分别为C1134H1146和C1398H1278,B的结构跟A相似,但分子中多了一些结构为的结构单元。则B分子比A分子多了33 个这样的结构单元。
四、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关键在于书写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例⒊写出分子式为C7H16的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经判断,C7H16为烷烃
第一步,写出最长碳链:
第二步,去掉最长碳链中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余下碳原子作为主链,依次找出支链在主链中的可能位置(以下相似)
第三步,去掉最长碳链中的两个碳原子,⑴作为两个支链(两个甲基):
①分别连在两个不同碳原子上
②分别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⑵作为一个支链(乙基)
第四步,去掉最长碳链中的三个碳原子,⑴作为三个支链(三个甲基)
⑵作为两个支链(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不能产生新的同分异构体。
最后用氢原子补足碳原子的四个价键。
例⒋写出分子式为C5H10的同分异构体。
在书写含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时,通常可按官能团位置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类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其它顺序书写,但不管按哪种顺序书写,都应注意有序思考,防止漏写或重写。
⑴按官能团位置异构书写:
⑵按碳链异构书写:
⑶再按异类异构书写:
五、“等效氢法”推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判断烃的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的关键在于找出“等效氢原子”的数目。“等效氢原子”是指: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例⒌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D)
(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
(C)(CH3)
我是高三选修化学的,可是至今为止我发觉我有机还是推不来,求帮助, 谢~~~~~~~~~~~~~~~~~~·
化学
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
化学式
,有同样的
化学键
而有不同的
原子
排列的化合物。
简单地说,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
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互为同分异构体
。很多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性质。
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体分为
构造异构
和
立体异构
两大类。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或基团连接的顺序不同的,称为
构造异构
。在分子中原子的结合顺序相同,而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不同的,称为
立体异构
构造异构又分为
(碳)链异构
、
位置异构
和
官能团异构(异类异构
)。
立体异构又分为
构象和构型异构
,而构型异构还分为
顺反异构
和
旋光异构
同分异构现象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知识也贯穿于中学有机化学的始终。因此,分析、判断同分异构体也就成为有机化学的一大特点。作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类试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结构式书写能力的重要手段。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逐渐领会其中的本质,把握其中的规律。
“价键数守恒”原理: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价键数为4,氧原子的价键数为2,氢原子的价键数为1,不足或超过这些价键数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错误的。
有机物产生同分异构体的本质在于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指下列三种情况:
⑴碳链异构:由于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CH3)CH3和CH3CH2CH2CH3。
⑵官能团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如:CH3CH2CH=CH2和CH3CH=CHCH3。
⑶官能团异类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主要有:单烯烃与环烷烃;二烯烃、炔烃与环烯烃;醇和醚;酚与芳香醇或芳香醚;醛与酮;羧酸与酯;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在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分子式中必然含有这样的信息: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利用不饱和度来解答这类题目往往要快捷、容易得多。下面先介绍一下不饱和度的概念:
设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为n,当氢原子数等于2n+2时,该有机物是饱和的,小于2n+2时为不饱和的,每少两个氢原子就认为该有机物分子的不饱和度为1。分子中每产生一个C=C或C=O或每形成一个环,就会产生一个不饱和度,每形成一个C≡C,就会产生两个不饱和度,每形成一个苯环就会产生4
个不饱和度。
等效氢法
判断烃的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的关键在于找出“等效氢原子”的数目。“等效氢原子”是指: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第十小题
楼上答的答非所问,毫无逻辑。下面我简单谈谈高考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高考有机推断题要求根据题给信息(一般框图形式)结合有机化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计算、推理,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判断有机物官能团和反应类型,书写有机物及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和有关化学反应学方程式。此类试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适当的开放性,考查学生对有机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试题难度较大,是高考的必备题型。
有机推断是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先找突破口。对于有机推断来说常见的突破口有:
一、从有机物的物理性质突破:如有机各类代表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等学习时应注重总结,以便推断时迅速找到突破口。
二、从有机反应的特定条件上突破:(这一条如你所问)如:有机反应条件为NaOH则可能为酯类水解、卤代烃取代,显酸性的羧酸、酚类的反应;H+一般为酯化、或酯类水解后的酸化;溴水一般为不饱和烃的加成,液溴为苯环上的取代,浓溴水为苯酚取代;NaHCO3一般与带羧基官能团的反应;KMnO4一般为氧化反应,如氧化不饱和烃基、苯的同系物、酚羟基等;硫酸一般为酯化、消去等
三、从有机的转化关系上突破:有机反应有着很强的规律性,所以从有机物之间的转化也易于找到推断的突破口。如卤代烃消去得到烯烃,取代得到醇,醇氧化得到醛(或酮),醛氧化得到羧酸,醛还原得到醇,醇(酚)与羧酸酯化得到酯类,酯类水解得到醇和羧酸等等
四、从有机反应的结构上突破:有机反应中注意有机物的结构变化,一般碳链骨架不会改变。由某种已知物质的结构去逐一推测,如告诉某物质的分子式,则运用不饱和度去推测其可能结构。不饱和度为一,为碳碳双键;不饱和度为二,为碳碳三键或两个双键或碳氧双键;不饱和度为四,为一个苯环。
五、从有机物特征现象突破:如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苯酚与FeCl3显色反应,与浓溴水的白色沉淀等
六、从有机物反应中量的角度突破:如相对分子量的差值,差16可能相差一个O原子,或相差一个CH4;相差14,可能相差一个CH2
总之做好有机推断首先得熟悉常见有机物,每个官能团的性质、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高考化学有机怎样做才能提高速度?
10.?核黄素又称为维生素B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
已知:?
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2N4O6
B. 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
C. 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所得溶液加碱后有NH3生成
D. 能发生酯化反应
试题分析
本题是有机化学综合题,包含分子式、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等内容。A、分子式的书写可以采用数数或分析不饱和度的方法。先检查C\N\O的个数,正确。再看氢的个数:20。故A错。B、酸性水解是N-CO-N部分左右还原羟基得到碳酸,分解为CO2。C、同样加碱后有NH3生成。D、因其有很多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本题答案A
教与学提示本题虽然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A,但,并不说明有机化学的教学只要会数数或明白键线式的含义即可。有机化学的学习还是要重视结构、性质、信息分析、推断与合成等重点知识。着重掌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相互关系,官能团的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问题。掌握:性质、结构、分类、命名、同分异构、同系物、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实验过程等基础知识。
99%考生不知道的高考化学高分规则!
练习一些做题技巧:
由物质想反应:比如一看到NaOH,应该立刻想到酯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酚和羧酸的中和
由条件想反应:比如一看到浓硫酸加热,应该立刻想到酯的水解,酯化反应,酸化,醇的消去,醇脱水成醚
对比分子式:通过两物质的分子式推断反应过程(经常用来推加成反应,推酯化反应物质的碳数)
算不饱和度:对于有机题来说至关重要
获取信息的能力:快速理解题目给的信息,比如能很快看出来羟醛缩合是加成反应
写同分异构的技巧:碳链安排顺序,酯基移动位置,芳香族邻间对,顺反异构等等。
有机化学题一方面要不断练习,另一方面要总结做题规律。
祝你成功!
把元素周期表理解透彻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最为关键的地方。体现元素周期表最重要的实验和理论一定要弄懂。学好元素周期表能够解释许多问题。
例如:钠,钾,镁分别与水反应的快慢程度实验。第三周期体现非金属性强弱的含氧酸强弱顺序。
例如:为什么HF能腐蚀玻璃SiO2,而HCl,HBr,HI等不能?
因为F的非金属性强于O,所以Si-F键比Si-O键键能大,键长短,键更稳定。所以向着比SiO2更稳定的SiF4生成的反应方向进行。而O的非金属性强于Cl,Br,I所以盐酸,氢溴酸和氢碘酸都不能和SiO2反应。
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归纳总结题型和解题思路
掌握基本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以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做题时要善于归纳总结题型和解题思路。化学学科有很强的规律性,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自如地驾驭知识。
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等等。
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一些如核外电子排布及运动规律,电解质的电离、化学键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等都非常抽象的知识中,我们不妨先将其形象化,模型化加以理解,再深入探讨其实质,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
在学习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
增强动手画的能力
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对有机化学。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这也是有机推断题的基本功。现在并不需要掌握机理,只要发现规律就行。
比如甲烷氯代反应:H3C—H+Cl—Cl=光=H3C—Cl+H—Cl,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只手抓住了“H+Cl”,然后翻转180°,嘿,变成“Cl+H”了。我们把这个“游戏规则”叫做“取代反应”。
重视等效思想
等效思想在各个学科中都很重要,等效思想是找同分异构体的关键步骤。当然前几步是算不饱和度、选母体、找出杂原子或基团。然后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组合。
这时把杂原子分为几类:一价基类(-Cl,-R,-OH等)、二价基类(-O-,-CH2-,-COO-等)、多价基类(氮原子)。对付一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氢,有几种取代等效氢的方法就有几种异构体。对付二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键,有几种插入方式就有几种异构体。注意像酯键这样的二价基有正插和反插。对付多价基,具体方法在例子中解释。多价基其实是专门拿来对付连着三个取代基氮原子的。
找共性进行类比
化学绝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第一道选择题除外),而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科。比如“拟卤素”这种神奇的东西,就是化学性质与卤素极其类似,举例有(CN)2、H2O2、NO2(N2O4)等,比如他们的氧化性普遍较强,在水中可以歧化;因此可以推知(CN)2+H2O←=→HCN+HOCN这样的反应。
更典型的是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族的递变性值得总结,比如含氧酸的酸性、氧化性与还原性。比如NaOH与Al的反应,同样可以推广到与硼元素,2NaOH+2B+2H2O=△=3H2↑+2“NaBO2”,所谓的“偏硼酸钠”。与偏铝酸钠一样,实质上都是[M(OH)4]-的形式。
还有三对对角线规则Li~Mg,Be~Al,B~Si。所以可以推测出Li在空气中燃烧不生成过氧化物,Be与Si同样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将氧化性与电负性顺序的相同与不同做一下比较。
注意审题
1.审题型
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
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如:分子式为C8H8O2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异构体“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就是这一问的关键字。
3.审表达要求
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答非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4.审突破口
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
①使用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
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明确高考评分的要求之评分时坚持的原则
1.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都要参照标准扣分。
如:催化剂;加成反应;苯;油脂;酯化;金刚石;容量瓶;坩埚(钳);铵盐、氨气等等。
2.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条件错误或不全的,都不给分(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有倍数(非最小公倍数),分数等均视为不规范而不给分。
如:“△”、“↑”、“↓”、“→”、“”、反应条件等均应正确使用。
3.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所以答题时,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即首先不能过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而用铅笔答题,没有用签字笔,最后又没有用0.5mm黑色签字笔圈定,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4.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
每个大题的小题之间都要严格遵守各自的界线,以防止因试题由于测试内容过多,而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而造成答题内容上下不着边,引起缺失。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5.“白纸黑字”原则。
凡是试卷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只有认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所提供的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评分。
6.“见空给分”原则。
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面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虽然此法可能让某些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
明确高考评分的要求之评卷中的有关规范的问题
1.结构式
苯环、双键、羧基、醛基等均应按教材的规范要求规范写出,许多官能团连在链的左边和右边写法不一样,例如:硝基(O2N- -NO2)、氨基(H2N- -NH2)、羟基(HO- -OH)、羧基(HOOC- -COOH)、醛基(OHC- -CHO)等,若不规范,则一律扣分,有时甚至定为“0”分。
2.化学用语必须正确使用
① 有机题中官能团名称与结构简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反应类型与反应方程式不能混淆,小分子不能漏写;
② 主观题中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解反应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
③ 最后一题中一定要看清“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基态原子”、“离子”等要求。
3.元素符号的书写
一定要规范,该大写的要大写,该小写的一定要小写,如Mn、Mg、Al、As、Fe等,一定要按教材的要求规范书写,Na就不能写成na。
4.化学方程式方面的问题
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化学计量数、反应条件、沉淀、气体的符号等完全正确,缺一不可,各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完全正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
5.计算题
①用字母表示,又有分式,不管是分子还是分母,只要有字母相加,如(a+ b)/c,则“a+ b” 一定要加括号写成(a+ b),否则会引起歧义。
②单位。有些考生在最后结果中没有单位一定要扣分,单位不规范的也会扣分。
③计算式。现在考试已较少有复杂的计算,近几年来基本没有。但有一点须注意,如果题目不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则在答题时,则一定要求有相应的计算式,若仅有答案,而没有计算式的,则以0分计。而且计算式不能仅写出一般的公式,要求与试题的具体条件相联系。若仅有一般的公式而与试题的具体条件缺乏联系的,则不给分。
④以数字表示的计算结果。按正常的步骤计算,所得结果应四舍五入,只要是合理的,则给满分,但不合理的,则为0分。
高中化学实验文字表达归纳
1. 测定溶液pH的操作
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到pH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 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
冷凝回流,导气(平衡内外压强)。
3. 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
如往含SO42-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如何证明SO42-沉淀完全?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BaCl2溶液(沉淀剂),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经完全。
4. 洗涤沉淀操作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5. 如何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 (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6. 焰色反应的操作
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用洁净的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7. 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 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
如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做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9. 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加热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往分液漏斗中加水,加一定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10.容量瓶检漏操作
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11. 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
①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
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
④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⑤氯气验满: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12. 浓H2SO4稀释(或与其他溶液混合)液体操作
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乙醇、*、乙酸)中,并不断搅拌。
13.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