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化学全解,高中化学全解
tamoadmin 2024-07-01 人已围观
简介1.2020高考化学实验特殊装置的分析2.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大全标准状况(STP)0℃( 273K)、1.0110^5Pa下,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升,这个体积叫做该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是L/ mol(升/摩尔) ,即标准状况下(STP)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定义:一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 。使用时应注意:①必须是标准状况(0℃,
1.2020高考化学实验特殊装置的分析
2.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大全
标准状况(STP)0℃( 273K)、1.01×10^5Pa下,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升,这个体积叫做该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是L/ mol(升/摩尔) ,即标准状况下(STP)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
定义:一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 。
使用时应注意:
①必须是标准状况(0℃,101kPa)。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取22.4L/mol。
②“任何理想气体”既包括纯净物又包括气体混合物。
③22.4升是个近似数值。
④单位是L/mol,而不是L。
⑤决定气体摩尔体积大小的因素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及气体的物质的量;影响因素是温度,压强。
⑥在标准状况下,1mol H2O的体积也不是22.4L。因为,标准状况下的H2O是冰水混合物,不是气体。
⑦气体摩尔体积通常用Vm表示,计算公式n=V/Vm,Vm表示气体摩尔体积,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
⑧标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是22.4L,但22.4L的气体不一定是1mol
单位物质的量的理想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相同体积的气体其含有的粒子数也相同。
气体摩尔体积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如在25度101KPa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
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在数值上近似相等。人们将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公式:n=m/M=N/NA=V/Vm
编辑本段解释体积与物质粒子的关系
(1)总结规律:①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所占的体积:固体<液体<气体[水除外]。②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近似相等,而固体、液体却不相等。
(2)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物质粒子数的多少;②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
(3)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因此,当气体的物质的量(粒子数)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
(4)影响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的因素: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小几乎是一个定值,故粒子数一定时,其体积是一定值。
对在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的理解
(1)标准状况:指0℃、1.01×10^5Pa的状态。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故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但若同时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或是降低压强和温度,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有可能为22.4升。
(2)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可能为22.4L,也可能不为22.4L。如在室温(20℃,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是24L。
(3)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因而气体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标准状况下,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
(4)此概念应注意:①气态物质;②物质的量为1mol;③气体状态为0℃和1.01×10^5Pa(标准状况);④22.4L体积是近似值;⑤Vm的单位为L/mol和m^3/mol。
(5)适用对象:纯净气体与混合气体均可。
本节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对于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的多方位多角度考查,注意相关计算、换算。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此可见气体的体积比在同温同压下必等于分子数比。由此可以导出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间的关系: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p1/p2=n1/n2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M1/M2=ρ1/ρ2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 m1/m2=M1/M2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V1/V2=M2/M1
此外还在运用时要结合物理中的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同温时,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在同压条件下成正比。(可参考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解:pV=nRT 其中p是压强,V是体积,n是物质的量,R是普朗克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
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
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为22.4L,即可导出其质量便是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据此可求出未知化学式的气体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也可求出1L气体的质量即气体密度。反之也可由气体密度求摩尔质量。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比叫气体的相对密度,可据以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如某气体对氢气(H2)的相对密度为15,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常见的有:
(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由相对密度求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
(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即混合气体1mol时的质量数值。已知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及质量分数
(4)由同温同压下气体反应时的体积比求分子数比,进而推分子式
(5)直接将气体摩尔体积代入有关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6)气体反应物的体积比即分子数比可便于找出过量气体。
编辑本段定律推论简介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都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变形推出( ,压强、体积、绝对温度、物质的量、气体常数、密度)。由定律可导出:“一连比、三正比、三反比”的规律。
一连比
1.“一连比”:指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密度比。
三正比
2.“三正比”
(1)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2)同温同体积下,两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3)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三反比
3.“三反比”
(1)同温同压同质量下,两气体的体积与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2)同温同分子数(或等物质的量)时,两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
(3)同温同体积同质量下(同密度时),两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固液的分子间的间隔很小,体积的大小是靠分子的数量来决定的。气体不一样,分子间的间隔很大,体积是靠每一个分子所占的空间大小来决定的,这一空间远远大于单个分子的大小所以分子的大小,可以不计。
又因为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大小近乎相同,所以就有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但液体和固体就没有了。
2020高考化学实验特殊装置的分析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精品学习网编辑了高中化学解题技巧计算题解题的思维方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化学计算解题的基本思维方式 化学计算题千变万化,千差万别,解法不一. 解题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却应建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方式. 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心理素质,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它强调解题应按一定的基本步骤进行,其中最不可缺少的4个步骤是:
1?认真阅读,挖掘题示信息 认真审题,明确条件和要求,挖掘题示和信息,弄清要解决的问题. 有些关键题示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
2?灵活组合,运用基础知识 弄清题意后,在明确化学涵义的基础上,需选择、调用贮存在自己脑中的基础知识块,使之分解、迁移、转换、重组. 化学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组合运用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
3?充分思维,形成解题思路 融入思考,运用化学知识,找出已知项与未知项在量方面的内在联系;找出突破口,并抓准解题的关键环节;广开思路,使隐蔽的关系项变明显,最终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灵活选择适合的方法将题解出.
4?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一旦形成解题答案后,有些学生或因盲目冲动、或因焦虑程度过高、或因"暗示"干扰等等,忽视了对解题过程的监控和答案合理性验算,这些都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关. 尤其是化学计算,需要逐步认识和消除心理性失误造成对解题成绩的影响,才可能考出最佳水平. 以上4个步骤是解题思维的四个基本步骤.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能力,反映了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所以我们有时称"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心理素质"为解题的能力公式.
示例 (2002年春季高考题)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 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它发生如下分解:C3N3(OH)3=3HNCO.
(1)写出HNCO和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别指明化合物中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按上述反应式进行反应,试计算吸收1.0kgNO2所消耗的三聚氰酸的质量.
解析 (1)步骤:写出HNCO和NO2反应方程式?配平?确定化合价变化?确定N、C、O、H化合价?确定HNCO的结构式(H-NCO),问题得解. (审题、挖掘题示信息) (2)分析反应:H+→+CO2+H2O,反应前后H、O、N化合价不变,根据化合价升降数相等,配平.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形成另一答题点. (基础知识) (3)根据共价化合物化合价概念,可从结构式判断HNC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数=元素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数. 由配平的方程式确定计算关系式:C3N3(OH)3~3HNCO~9/4NO2. (逻辑思维) (4)检索审题:知识、方法、计算是否有疏漏, 答案的合理性(如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有效数据取舍等,解题规范性等). (心理素质) HNCO中的氮元素被氧化,NO2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2)1.2kg.
二、 以高考Ⅰ卷为基准的知识点计算训练 1?以微观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原子序数为主的有关原子结构的计算. 2?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价态,以反应过程中原子守恒为主的有关化合价计算. 3?以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观粒子数为主的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4?以多角度、多综合为主的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计算. 5?以物质的量浓度、pH、H+浓度、粒子浓度为主的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计算. 6?有关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相互关系的计算. 7?以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为主的计算. 8?以处理图表数据、定量实验结果等为主的应用性计算.
题型训练例释 ?
1? 今有0.1mol·L-1Na2SO4溶液300 mL,0.1mol·L-1MgSO4溶液200mL和0.1mol·L-1A12(SO4)3溶液100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
A? 1∶1∶1 B? 3∶2∶1 C? 3∶2∶3 D? 1∶1∶3 (浓度的计算及思维的敏捷性测试.
答:D
2? 6.4g铜与过量的硝酸(8mol/L 60mL)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nmol,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A? 0.28mol B? 0.31mol C? (n+0.2)mol D? (n+0.4)mol (化学方程式计算、守恒法运用. 答:C. )
3?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为( ). A? 4 B? 3 C? 2 D? 1 (等效平衡计算、思维多向性等.
答:B、C. )
4? C8H18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2H6、C2H4、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 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 A? 28 B? 30 C? 38 D? 40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守恒法和极端假设法运用等. 答:B、C. )
5? 如图1表示金属X,Y以及它们的合金Z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量的情况,其中横坐标表示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下列有关Z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 n(Na)∶n(Fe)=2∶1 B? n(Mg)∶n(K)=1∶2 C? n(Na)∶n(Al)=1∶3 D? n(K)∶n(Al)=1∶1 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图像计算,平均值法和十字交叉法运用等.
答:D.
三、 以高考Ⅱ卷为基准的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化学计算思想方法训练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Ⅱ卷中的化学计算试题,要求考生将题目中各种信息转变成数学条件,边计算边讨论足量、适量、过量、不过量等各种边界条件,利用不等式、不定方程、几何定理、数轴、图像等数学工具,灵活机智地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或者是将隐含的信息变为数学的边界条件,以解决化 学问题. 高考化学试题中计算题使用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1?函数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化学问题中定量与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化学问题.
2?分类讨论思想: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复杂、综合的计算题分解成几个部分或几种情况,然后逐个解决. 适用于连续、多步化学反应过程的计算,一般使用"特值-数轴"法. 特值:按某个化学方程式恰好反应的比值确定. 数轴:用变化的量或方程式中反应物的比值作为数轴的变量画出数轴,将连续分步化学反应过程分解为某个范围的特定反应过程,分段讨论,作出完整的答案.
3?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形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补充的思想,以此开阔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探索出一条合理而简捷的解题途径. 可分为利用数求解形的题目和利用形求解数的题目. 按现行高考化学计算主流题型,分类设计针对性训练如下.
1?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①混合物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种最基本的类型. 混合物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溶液,解题过程中必须仔细审题,理清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必要时可采用图示或简捷的化学用语表示.
②二元混合物是混合物计算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种类型,其一般解题思路是:设二个未知数,然后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③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运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极值法等方法,以简化解题过程.
题1 在含有7.16gNaHCO3和Na2CO3的溶液中加入1 mol·L-1的硫酸溶液70 mL,完全反应后生成1.792L(标准状况下)CO2,计算原溶液中含Na2CO3的质量.
答:2.12g.
2?过量问题的计算
过量判断的化学计算题出现较多,其判断的方法因题型(即所给已知条件)不同而不同. 常见的有常规方法、极端假设法、产物逆推法等. 因此判断的方法灵活多变,具有一定的难度.
题2 在一定条件下,使H2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发生反应. 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2g. 求原混合气体中O2和H2的质量.
答:O2∶24g,H2∶2g或O2∶16g;H2∶10g.
3?确定复杂化学式的计算
该类题目的特点是:给出一种成分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及其发生某些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确定其化学式. 此类题目将计算、推断融为一体,计算类型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在能力层次上要求较高. 其解题的方法思路:一是依据题目所给化学事实,分析判断化合物的成分;二是通过计算确定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题3 为测定一种复合氧化物型的磁性粉末材料的组成,称取12.52g样品,将其全部溶于过量稀硝酸后,配成100 mL溶液. 取其一半,加入过量K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4.66g固体. 在余下的50mL溶液加入少许KSCN溶液,显红色;如果加入过量NaOH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3.20 g固体. (1)计算磁性粉末材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确定该材料的化学式.
答:①20.45%. ②BaFe2O4(或BaO·Fe2O3).
4?有机物计算
推算有机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有机混合物的组成和含量的计算,有机物燃烧反应有关量的讨论及有机信息迁移等有关计算.
题4 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碳的质量分数为68.2%,含氧的质量分数为13.6%,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共有4个甲基. 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答:(CH3)3COCH3.
5?多步反应的计算
题目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是多个连续反应发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确定的量的关系. 解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出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列出计算.
题5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 4FeS+7O22Fe2O3+4SO2 2H2S+SO2=3S+2H2O Na2SO3+SNa2S2O3用下列途径制备海波(Na2S2O3·5H2O): (1)计算:原料FeS在反应(a)和(b)中的理论分配比. (2)现有88gFeS,设NaOH溶液吸收SO2的吸收率为96%,问最多制备海波质量为多少﹖
答:①2∶1. ②120g
6?范围讨论计算
依据的化学原理是反应物之间相对含量不同而产物不同(如H2S与O2反应、多元酸与碱反应、CuO与焦炭反应、Na2O2与NaHCO3共热、C12与NH3反应等),所以,此类题目实际上是过量计算的演化和延伸. 范围讨论计算的解题方法思路是:
(1)写方程式、找完全点. 即写出因反应物相对量不同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别计算找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特殊点.
(2)确定范围、计算判断. 即以恰好完全反应的特殊点为基准,讨论大于、小于或等于的情况,从而划出相应的区间,确定不同范围,然后分别讨论在不同范围内推测判断过量,从而找出计算根据,确定计算关系.
题6 向300 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CO2气体为2.24 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固体. 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答(1)4种. ①KOH、K2CO3. ②K2CO3. ③K2CO3、KHCO3. ④KHCO3.
(2)K2CO3∶6.9g, KHCO3∶5.0g;c(KOH)=0.50mol/L.
7?信息迁移型计算
题目材料给出与计算有关的新信息,为了将给出的信息迁移至题设情境中,需要调用苦干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信息迁移题的出现,有利于考查计算技能,有利于公平竞争.
题7 参考下列(a)~(c)项的叙述并回答有关问题.
(a) 皂化是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b) 碘值是使100g油脂加成碘的克数.
(c) 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假设下述油脂皆为(RCOO)3C3H5型的单甘油酯):
(1)主要成分皆为(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理884)形成的油,其皂化值是_______.
(2)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3)使碘值为180的鱼油100g硬化所需要吸收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至少是_______L.
(4)比较油脂的皂化值大小,可推知油脂_____.
答:①190. ②主要为饱和脂肪酸甘油酸. ③15.9,④不同的油脂,所含的CC数不同.
8?半定量计算
将化学概念、原理的定性知识和化学定量计算结合的一类试题. 解答此类题应注重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上,从而形成正确的解计算题的思想方法. 删减繁杂的数学计算是高考化学命题的趋势.
题8 (1)由2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N原子和若干个H原子组成的共价合物,H的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个,试写出其中一例的结构简式______.
(2)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只含有C、N、H三种元素,且以n(C)和n(N)分别表示C和N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_________. (3)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C、N、O、H四种元素,且以n(C)、n(N)和n(O)分别表示C、N和O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_________.
答:①7;H2NCH2-CH2OH. ②2n(C)+n(N)+2. ③2n(C)+n(N)+2.
9? 数据缺省型的计算
数据缺省型题目的特点是:构成计算要素的已知量缺省,要求学生根据计算要求补充这一缺省量,然后进行有关计算. 数据缺省型计算题是近几年国家命题组开发出来的成功计算题型. 此类试题对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学习潜能特别有效.
题9 一般情况下,较强的氧化剂[如 MnO2、KMnO4、KClO3、K2Cr2O7、Ca(ClO)2等]氧化浓盐酸时,有如下反应规律:氧化剂+浓盐酸→金属氯化物+水+氯气. 将Ag漂粉精(过量)放入BLcmol/L浓盐酸中. 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欲测定盐酸被漂粉精氧化的最低浓度D,缺少的条件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并说明字母含义),列出求D的计算式,D=_____(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①漂粉精与不同浓度的盐酸的反应为: Ca(ClO)2+4HCl(浓)=CaC12+2C12↑+2H2O, Ca(ClO)2+2HC1(稀)=CaC12+2HC10. ②需测定"标准状况下生成C12的体积VL". D=, 或mol/L.
10? 图表型的计算
本题型特点是解题条件隐含在图表之中,旨在考查学生挖掘图表信息能力、观察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等.
题10 图2是100mg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试利用图2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问题: (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是_____,B是______. (2)由CaC2O4·H2O得到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由图计算产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断C的合理的化学式. 答:①CaC2O4? CaCO3. ②CaC2O4·H2OCaC2O4+H2O↑. ③CaC2O4CaCO3+CO↑. ④56;CaO.
11? STS计算
计算背景材料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内容,反映化学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如最新科技、化工生产、环境治理等方面计算.
题11 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1)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 mg/L. 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中N均为-3价): KCN+2KOH+C12→KOCN+2KC1+H2O 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
(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 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移方向和数目: □KOCN+□KOH+□C12→□CO2+□N2+□KC1+□H2O
(3)若处理上述废水20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______g.
答:①C. ② ③33.5.
题12 已知1mol e-转移时所通过的电量为1法拉第(F),1F=96500C. 现有一个铅蓄电池,最初有100gPb和100g PbO2加入过量的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Pb+PbO2+2H2SO4PbSO4+2H2O 理论上,一个电池可以放电直到其中的一个电极完全耗尽为止. 假如现不再充电,电池工作到反应完全,若该电池放电电流为1.00A. 通过计算求:
(1)正、负极的电极材料,________极先消耗完.
(2)理论上该电池放电最长时间是多少小时?答:①正. ②22.4h. 学生经过以上化学计算题型训练,可形成化学计算解题技能,并逐步培养《考试说明》规定的"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 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大全
#高考# 导语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 为您提供2020高考化学实验特殊装置的分析, 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快来看看吧!
一:特殊装置
1.三颈烧瓶
三颈烧瓶又称三口烧瓶,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有三个口,可以同时加入多种反应物,或是安装冷凝管、温度计、搅拌器等。一般情况下中口安装搅拌棒,一个边口安装分液漏斗,一个边口安装分馏管或冷凝管或温度计。在目前高考中,三颈烧瓶经常作为反应容器出现。
2.布氏漏斗与减压过滤装置
(1)使用方法
①布氏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用来以负压力抽吸进行过滤,称为减压过滤(又称抽滤或吸滤),装置如图。
②使用的时候,一般先在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多层),将漏斗插进布氏烧瓶上方开口并将接口密封(例如用橡胶环)。布氏烧瓶的侧口连抽气系统。然后将欲分离的固体、液体混合物倒进上方布氏漏斗,液体成分在负压力作用下被抽进烧瓶,固体留在上方。
(2)注意事项
当要求保留溶液时,需在布氏烧瓶和抽气泵之间增加一安全瓶,以防止当关闭抽气泵或水的流量突然变小时发生倒吸,使自来水回流,进入布氏烧瓶内污染溶液。安全瓶长管和短管的连接顺序不要弄错。
3.恒压漏斗
(1)仪器特点
恒压漏斗是分液漏斗的一种。它和其他分液漏斗一样,都可以进行分液、萃取等操作,(如图)。与其他分液漏斗不同的是,恒压漏斗可以保证内部压强不变,一是可以防止倒吸,二是可以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三是减小增加的液体对气体压强的影响,从而在测量气体体积时更加准确。
(2)使用方法
①一般在封闭体系中用恒压漏斗,如绝大部分的有机合成实验,因有机物容易挥发、需要隔绝空气(氧气)等。恒压漏斗在上述实验中与烧瓶(或其他反应容器)紧密连接,漏斗也要用塞子密封。但是要注意,一些不需要封闭或条件宽松的滴加过程(比如滴加水),也常用恒压漏斗。
②有时测量气体体积时,由于要消除液体所带来的气压影响,往往也会使用恒压漏斗,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另外,使用恒压漏斗可以使其中的液体更好地流出,也能够加快实验进程。
4.冷凝管
(1)使用方法
冷凝管是一种用作促进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它是利用热交换原理使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
(2)注意事项
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上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上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
(3)分类
①直形冷凝管(如图)
多用于蒸馏操作,蒸气温度低于140℃,不可用于回流。在其外管的上下两侧分别有连接管接头,用作出水口和进水口,使用时,将靠下端的连接口以塑胶管接上水龙头,当作进水口。因为进水口处的水温较低而被蒸气加热过后的水温度较高;较热的水因密度降低会自动往上流,有助于冷却水的循环。一般倾斜放置。
②球形冷凝管(如图)
球形冷凝管内管为若干个玻璃球连接起来,用于有机制备的回流,由于接触面积比直形冷凝管的大,冷凝效果好,适用于各种沸点的液体。一般直立放置。
③蛇形冷凝管(如图)
内芯管长度大,冷却面枳大,冷却的效果更好,主要用于冷凝收集沸点偏低的蒸馏产物。
④空气冷凝管(如图)
常用于沸点大于140°C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导致玻璃温差大而炸裂)
⑤刺形分馏柱
如果分离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中,可用刺形分馏柱,此处不进行扩展。
5.启普发生器
(1)应用与结构
启普发生器常用于固体颗粒和液体反应的实验中以制取气体,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如图)
(2)注意事项
①如果生成的气体难溶于反应液,可以使用。如CO2可溶于水,但难溶于盐酸,当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CO2时可用启普发生器。
②块状固体在反应中很快溶解或变成粉末时,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③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
(3)气密性检查方法
开启活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当水充满容器下部的半球体时,关闭活塞,继续加水,使水上升到长颈漏斗中,静置片刻,若水面不下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漏气。漏气处可能是容器上气体出口处的橡胶塞、导气管上的旋塞或球形漏斗与容器接触的磨口处。
(4)使用操作
①固体试剂由容器上的气体出口加入。
②使用时,打开导气管上的活塞,球形漏斗中的液体进入容器与固体反应,气体的流速可用活塞调节。停止使用时,关闭活塞,容器中的气体压力增大,将液体压回球形漏斗,使液体和固体脱离,反应停止。
③特点:符合“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原则。能节约试剂,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随时向装置中添加液体试剂。
6.索氏提取器。
19年全国II新出现的装置。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
二:创新使用
1.气体体积的测量
(1)使用方法:
①所收集的气体既不溶于所装液体,也不与所装液体反应。
②A装置测定前通过调整左右两管的高度使两管液面相平。
③应恢复到室温后再读数,A、D装置读数时要使左右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2.恒压装置
(1)装置构成:左右两侧的玻璃管为气体流通,中间的中空玻璃管为恒压作用。
⑵装置作用:安全瓶,防止瓶内压强过大。当瓶内压强过大时,中间的玻璃管会出现一段水柱。
3.多功能瓶
(1)装置作用:①均匀混合气体;②干燥气体;③通过观察气泡速率控制气体流速
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N,它的原子序数是7。氮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广泛,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目录
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
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
氮气
1. 氮元素的存在
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它以双原子分子(N2)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或总质量的75%。氮是生命物质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充足的氮肥使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氮气的结构和性质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稍小的气体,熔点为-209.86℃。沸点为-195.8℃,难溶于水。(思考N2的收集 方法 ?)
(2)结构:氮氮叁键的键能高达946kJ·mol-1,键能大,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3)化学性质
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代替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N2能与H2、O2等发生化学反应。
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②与O2反应
③与Mg反应
3. 氮气的用途与工业制法
(1)氮气的用途:
合成氨;制硝酸;用作保护气;保护农副产品;液氮可作冷冻剂。
(2)氮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加以分离而制得氮气。
4. 氮的固定
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
(1)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2)自然固氮:天空中打雷闪电时,N2转化为NO。
(3)工业固氮:在一定的条件下,N2和H2人工合成氨。
氮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NO: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
(2)化学性质
NO:不与水反应,易被氧气氧化为NO2。
2NO+ O2=== 2NO2
NO2:①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在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制取硝酸。
3NO2+ H2O=2HNO3+NO
②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
一、假设法
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
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
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
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假设法
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
高考 复习方法
一、如何打牢“三基”
1.深入研究《考试说明》,以《考试说明》为高考复习的指南针,做到不超纲,同时,从根本上体会《考试说明》:
(1)切实理解对《考试说明》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了解、理解和掌握做到准确把握。
(2)同时注意对能力和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要求,深刻理解高考中的“通性通法”。巧妙的应用特殊技巧。
(3)高考中考察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主体,高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对各种能力的全面考察,如运用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所有能力的考察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其中运算能力是一个重点,它是对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它在考察数和式的运算得同时,以含字母的运算来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对算理和逻辑推理有很高的要求。对空间形式的观察与分析,对图形的处理与变换是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察。
④数学科的命题特点是,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意对能力的培养,结合对近几年高考形式及高考题的分析,提供如下策略:
二、提前规划,全面部署
有计划才能有条不紊,有 措施 才能临危不惧。要不然就会处于被动地位,随着高考的临近,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甚至丧失信心,最终导致考试失败。越到后期越要注意,要做到由易到难的深入,然后再由难到易得回归。
高考复习分成三个阶段已经是一个老话题,第一轮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第二轮是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时进行高考前的模拟训练。高考复习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做题,而是学会做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1、第一轮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查遗补忘,梳理知识。在这一过程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概念的理解一定要深刻、准确;(2)明确公式、定理的原理及正逆推导的过程;(3)掌握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寻找它们的交集点。
这一轮的复习一定要把工作做细,通过这一轮的复习能熟练解答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能概括出各单元的知识点以及典型题型及其通行通法的主要解法,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形成解题的规范化。
2、第二轮
这一轮重点是要突破,整合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提高。可以针对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知识弱点、整个考试过程中的出题重点、近年来高考命题的 热点 ,以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察。在这一轮还要重点的针对规范化、分步得分、分情况讨论等应试技巧的训练。
第二轮要做好从知识单一到知识综合;从部分到整体;从掌握到应用;从纵向思维到横向应用这几点转化工作。
3、第三轮
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全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集合近几年高考题的命题方向,进行高考前的热身训练。
模拟训练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自身的实际,仿真性的要做几套适合自己的综合性的模拟题,目的不是“押宝”,而是进行综合性的提高。通时要注意对考试技巧的.培养,高考高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是对临场发挥、应试策略、答题技巧的考察。
第三轮不仅仅是考试,做模拟题,更是要想法设法的“得高分”:怎样审题?怎样寻找解题方法?关键步骤在哪里?
1、重视课本教材,狠抓学生基础,立足中低档题目,降低复习的重心,注重复习的过程,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课本为基础,全面整合知识, 总结 方法,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抓知识点之间的“交集”,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重点。从基础知识中提炼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选题要精,方法要准,例题要典型,思路要清晰。
我们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注意训练的目的性,同时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注重基础。注意对选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做到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真正做到“解一道题,会一类题”。
每个学生的能力会有不同,但是高考中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影响很多考生的一大问题,所以我们做题时一定要多“回头看”,多及时的总结,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时间安排建议
高一、高二两年基本完成新课教学,高三用一年时间进行全面复习,具体安排如下:将高中所学知识分成十章,于次年的三月初左右结束,结束后进行一轮验收考试。之后到四月底进行第二轮复习,即专题综合复习,四月底进行二轮验收考试。再到六月初进行第三轮复习,模拟高考强化训练套题。六月一日至六日调整心理,回到基础,准备参加高考。
三、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考试速度。考试讲究的是“任务完,时间到”而不是“时间到,任务完”,要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的训练,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能力。数学就得做题,做题就得运算,虽然近几年计算量有所减少,但并不是对计算能力降低了要求。要熟练、准确、简捷、快速的运算。
(3)学会表达。高考以中低档题为主,通过审题后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出来就显得重要了,因此,要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从开始就得注意规范化的表达。
>>>
高中化学氮的知识点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一化学主要知识点汇总
★ 化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整理
★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知识考点整理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复习必备神器!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公式大全
★ 化学高三复习所有基础知识点汇总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下一篇:高考档案存放_高考考生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