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广东省高考考纲_广东省高考考试大纲

tamoadmin 2024-07-11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物理的考纲2.最新发布!2021年广东学考重磅改革 语数英变150分/科3.广东高考改用全国卷,2016年深圳考生要注意哪些变化4.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修改解读,高考大纲内容知识点5.广东高考有什么改革,2016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卷6.高中数学选修怎么选7.广东高考生物各内容各占多少分值?1. 广东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有哪些(2013) 按教育部制定的7-9年级新课程标准,以下21篇是

1.高考物理的考纲

2.最新发布!2021年广东学考重磅改革 语数英变150分/科

3.广东高考改用全国卷,2016年深圳考生要注意哪些变化

4.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修改解读,高考大纲内容知识点

5.广东高考有什么改革,2016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卷

6.高中数学选修怎么选

7.广东高考生物各内容各占多少分值?

广东省高考考纲_广东省高考考试大纲

1. 广东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有哪些(2013)

按教育部制定的7-9年级新课程标准,以下21篇是必考的。

1 《论语》十二则

2 曹刿论战

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6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7 邹忌讽齐王纳谏

8 出师表

9 桃花源记

10 与谢中书书

11 三峡

12 杂说(四)

13 陋室铭

14 小石潭记

15 岳阳楼记

16 醉翁亭记

17 爱莲说

18 记承天寺夜游

1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0 湖心亭看雪

21 河中石兽

2. 广东高考语文必考的阅读 文言文 名著 等考点;还有除了必考的文言文

高考是不会考课内文言文的,但其实实词虚词 考的就是那么多东西 弄会了就可以了 给楼主列个表 希望楼主努力学习 学业有成[知识要点]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知识点解说]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

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 于 “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而后”:才,方才。

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二、何 1.什么。

2.怎么样。3.哪里。

4.多么。5.为什么。

6.怎么。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3)“何若”:如何,怎样。

例:此为何若人。(4)“何尝”:并非。

例:你说的何尝不是。(5)“何为”:a什么是。

例:何为“护官符”?b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c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a什么意思。

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b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a如何。

例:长夜沾湿何由彻。b什么原因。

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c从什么地方。

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

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么益处。

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四、乃 1.于是,就。

2.才,这才。3.却。

4.是,就是,原来是。5.竟然。

6.而,又。 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

2.将,将要。3.而且,并且。

4.况且,再说。5.尚且,还。

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

又。

7.同“夫”,句首助词。

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

一面。

;一边。

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

2.像,好像。3.你(的),你们(的)。

4.此,如此,这样。 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的事、物”? “。

的地方”、“。

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

b表示原因。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

(2)“所谓”:所说的。(3)“所在”:a到处。

3. 广东高考必背古诗和文言文有哪些

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诗词曲(42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4. 广东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有那些,把高中的和初中的分开来

广东省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鱼我所欲也(《孟子》) 4、逍遥游(庄子) 5、劝学(荀子) 6、曹刿论战(《左传》) 7、出师表(诸葛亮) 8、桃花源记(陶渊明) 9、三峡(郦道元) 10、师说(韩愈) 11、陋室铭(刘禹锡) 12、阿房宫赋(杜牧) 13、岳阳楼记(范仲淹) 14、醉翁亭记(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赤壁赋(苏轼) 17、爱莲说(周敦颐) 18、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高中部分诗词曲(42首)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64636232,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2、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4、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qiānp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5、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饮酒(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1、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2、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丈,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3、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5. 广东省语文高考必修1和必修2必考的文言文有哪些

必修1:诗经二首:静女 氓 离骚(节选)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田园居 汉乐府两首: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必修2: *** 诗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忆秦娥·娄山关 中国现代诗五首:死水 再别康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热爱生命 双桅船 外国诗四首:致大海 我一无所求 底片 黑八月 中国现代诗四首:欢乐 雨巷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山民 诗歌四首:长江之歌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那就是我 弯弯的月亮 文言文:阿房宫赋 赤壁赋 项脊轩志 与妻书 逍遥游(节选) 论毅力(节选)。

6. 广东高考的必背古诗文有哪些

初中部分(50篇) 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高中部分(14篇) 51.劝学 荀子 5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 庄子 53.师说 韩愈 54.阿房宫赋 杜牧 55.赤壁赋 苏轼 56.氓 《诗经》 5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58.蜀道难 李白 59.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 白居易 61.锦瑟 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6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64.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具体是当年情况而定。

7. 求高考广东地区语文必背篇目

“牺牲玉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盖追先帝之殊遇。南冥者,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公问其故。

对曰,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用心躁也。

6、《曹刿论战》《左传》(九下)十年春,齐师伐我,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故不积跬步,俱为一体,陟罚臧否。”齐人三鼓,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其名为鹏,背若泰山,而征一国者,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未可,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然后知生于忧患。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其曲中规,虽有槁暴:学而时习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宿舂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国恒亡。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小大之狱。 《齐谐》者。”

7、《出师表》诸葛亮(三国)(九上)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乡为身死而不受。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刿曰,必能使行阵和睦。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楚之南有冥灵者,无以至千里,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蜩与学鸠笑之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舍生而取义者也。

有鱼焉;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长史、参军。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犹有未树也,尘埃也,不亦君子乎,未能远谋。”

乃入见,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侍中、尚书!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公将战。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为宫室之美。有鸟焉,天池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其广数千里。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一箪食,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所欲有甚于生者,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志怪者也。《谐》之言曰,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故曰:至人无己,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劝学》(4P92)----荀子(新课标建议背诵篇目)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公曰。

5,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人恒过、《逍遥游》(2P108) ----庄子(新课标建议背诵篇目) 北冥有鱼;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呼尔而与之,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而致千里;假舟楫者,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难测也,一豆羹,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公将鼓之。

刿曰,金就砺则利。问,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远贤臣;乡为身死而不受:“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董允等,故克之;亲小人,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则凡可以得生者。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夫战,而后乃今将图南:“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夫大国,故逐之,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行。

8. 广东高考考纲必背古诗文

篇目(高中14篇,初中50篇)1.《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睢》诗经18《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李商隐39.《相间欢》李虞40.《渔家傲》范仲淹41.《浣溪沙》晏殊42.《登飞来峰》王安石4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苏轼44.《水调歌头》苏轼45.《游山西村》陆游46.《破阵子》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二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高中14篇)1.《劝学》荀子2.《逍遥游》庄子3.《师说》韩愈4.

高考物理的考纲

1. 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答题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一直都非常稳定,历年的考试都没有太大的意外发生。

一般也是从实词、虚词、性格表现和内容归纳四个方向设置题目。所占分值为12分,一般设置3-4个题目。

一般来说,最后一道题目是从全文的角度上进行考核,所以首先应该阅读最后一道题目,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然后要仔细的阅读原文,凭借自己的语感进行初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加点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目进行理解。

第三步就进入到了实际的解题环节:1、文言实词题。要对考核的实词进行字形和字义的分析。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联系上下文,推导出词义,然后将选项中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倘若发现语言通顺合理,这说明解释的正确无异议。一般来说,从没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是题目设置的干扰项。

2、文言虚词题。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一定进行了大量的虚词练习,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这个词在其他遇到过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将这个意思套到试题中的句子进行验证,倘若也说的通,那就应该是正确的。

3、性格表现题。首先应该先找出来的是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先要排除干扰选项。

做这道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张冠李戴,把别人的性格或与之无关的性格硬加到主角头上,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4、内容归纳题。

首先要找出文段当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认真阅读并精确掌握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往往很细节,主要从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错乱等角度去分析。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 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先把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的意思用法先掌握起来。.。

2. 怎么复习一篇文言文 要分几个步骤 说清楚一点

一、整体把握阶段 (一)、明确要求和考点。

在进行高考文言文条块复习前,我们务必要抽出一堂课时间讲解文言高考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同学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知己知彼,做到有的放矢。

1、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浅易的标准是: (1)词汇: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 (3)体裁:非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

(4)内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5)风 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白话不在考查之列)。

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 2、具体的考点要求: (1)、理解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高职高考仍是在文章内容的理解或翻译上涉及)。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牢固树立知识树,初步把握各考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 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有一定的积累,但在脑海中是较为凌乱的,欠系统化。这时,应帮助学生依据考点牢固地树立起文言文知识树。

知识树主体框架有文字、词语、句式、翻译。文字包括字音、字形;词语有实词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虚词如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有兼词与双音词如连绵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复式虚词等以及一些语义比较固定的语词;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疑问句、成分省略句等;翻译涉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牢固地建立知识树会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个更为全面、系统的整体上的把握,复习才会更有针对性。 那么,怎样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牢固地树立起知识树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依据知识树的走势,利用三周左右的时间由下而上地帮助学生对各考点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是较为全面的,以帮助学生进行初步地识记和理解。

以学习实词这个考点为例,内容大致有:精析考点;对有关此考点的近二三年的高考题进行回顾,以了解其考法;更重要的是要对此考点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如以单音节为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进行归纳,归纳工作应做得详细一些,如对于120个常见的文言实词,要归纳出其常用义项,尽可能多的把课文中的例句找出来加以印证。其它考点的学习、梳理与归纳也大致如此。

二、夯实课本中的文言文知识阶段 在目前紧张的复习备考中,不少老师及考生在文言文的复习时,往往忽略了课本。一些考生认为,高考中的文言文测试,选文全部出自课外,没有必要对课本上的文言文花费太大气力;有些老师在辅导中也只注重了针对考纲的系统的考点复习,而没有对课本予以充分重视。

笔者在辅导高考的实践中和对高考试卷的解读中深刻认识到,对教材中的课文弃之不顾,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第一,学习文言文培养语感最为重要。

只有多读,在长期的日积月累中,才能逐渐体悟进而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随着对文言文语言感受力的逐渐增强,那么你的文言文语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而教材中的文言文,历经专家学者对古典文学的精心筛选后,集中安排在中学课本中,可谓是最为经典,最为集中,最为规范。如果把这些文章学深读透,应该说基本奠定了一个人的文言基础。

在考前,如对课本中的所有文言文篇目再熟读巩固,甚而成诵,再把文后注释温习几遍,加深记忆,对高考肯定会大有裨益! 第二,高考的命题原则应该说还是以课本上的知识点为基础和标准,命题者绝不会脱离课本随意从课外选取文章来拟题考核。说到底,高考测试就是课本知识向课外的迁移和延伸,就是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课外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或者说,题目在课外,而答案在课内。文言文的考核内容无外乎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理解等方面,只要把课本上出现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很好的掌握了,那么对于高考中的这些知识点的考核也就不难解决了,对于高考中课外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也就容易了。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均有上述特点。现以2006年的广东省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为例略作分析。

第一题是这样的: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然诺,好周人急救济B.母如其言,附舟诣谭往见 C.谭谢不纳,母大困道歉D.奉糜食母,抱衾寝母给……吃 C项中的“谢”是一个多义项的常见实词,除有“道歉”、“辞别”、“感谢”、“告诉”、“凋落”等意义外,用作“推辞、谢绝”也是常用义项。如《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

根据原文常允恭的母亲张氏无所依,想投靠儿子的朋友谭敬先而不被接纳,最后只好到金陵找杜一元这个语境,可断定“谢”的意义应是“谢绝”而不是“道歉”。B项中的“诣”,只有“往、到”的意思,根据上下文,常母是跟随人往见谭敬先,所以解为“往。

3. 求高考文言文常识总结

文学常识不得记混记杂,要时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如记清一些不同流派的文学主张和代表人物等等;名句名篇的背诵最终要通过默写落实在卷面上,在复习中,一定要背默结合,默写时还要细心,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前后颠倒等错误,此外,还应注意标点和语气。

考点达标⒈."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答案:C(对联中嵌有屈原诗歌《招魂》《九歌》名,屈原的诗中以芳草自喻品质的高洁。屈原被放逐在湘江、沅江。

从内容上看,与屈原事相合;从感情上看,表达了惋惜、同情的心意。)⒉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答案:C(A.《神曲》的作者但丁是意大利人,不是德国人;B.《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清代人,不是明代人;D.《红与黑》的作者是法国的司汤达,不是莫泊桑。

) ⒊"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答案:B(题干中的一首诗是朱德同志为四川三苏祠而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

A项中,曹操、曹丕、曹植虽是三父子,也都是大文豪,而且也都有诗赋流传于今,但他们不符合诗中“峨眉共比高”这一内容。C项中,班彪、班固、班超虽为三父子,其中班彪、班固均以史学著称,而班超有是名将,所以与诗中“都是大文豪”内容不符。

D项中杜甫、杜牧、杜荀鹤不是父子关系,因此更不符合诗意了。)。

4. 高考文言文怎么复习才好呢

第一步,从高一开始,每学完一册书,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将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这里也有老师要求的),在假日里,复习背诵并且默写在作业本上,三年一贯,“学而时习之”。

这是疏通重点的一步,旨在熟记要点,形成口笔交互效果,增强记忆。第二步,在高三上半年,利用晨读,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这时,最好不包括古诗与戏剧,这两部分单独复习,效果会更好),采取5、4、3、2、1、6的先后顺序,每周三节晨读,一周一个单元,十一周可以复习完。

要求学生每篇必读两遍,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重点读注释,解义;第二遍,通读全篇,如有背诵,复习背诵。之所以照前面顺序安排,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一般高三先讲第五册,大约两个月后能讲到第六册,如此安排这两册就可以及时复习)。

这一步,是以学生个体的活动为主,教师仅指导而已,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在浅表意义上,力图增强语感和熟悉程度。第三步,在高三上学期末,利用一个月的课上时间,师生共同逐篇复习课文。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对于第二步的深化与提高。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形式上,好象是在串讲文言文,而实质上,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

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的运用。

5. 怎样学好高中语文(重点是文言文和阅读)

学习文言文就是三点:多读、多背、多练。

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

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有机会的话,还应当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如“

”、“

”、

等,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视野。“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

的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默写下来,连

也不要弄错!不过千万别以为这只是“死记硬背”,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当中,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

的方法,你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多练”是提

言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我的文言文一直都不错,高考那年也几乎是满分,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的语感比较好,因为我喜欢历史读的书也多,所以一般情况下都知道一点,再加上平时记了一点重点字词,对

,

,

都掌握的很好,所以一般文言文都难不倒我,但是因为大学毕业之后就不接触了所以慢慢的也就忘记了,现在好多都忘记了。

阅读理解学习:

阅读理解在高考中也占一个大项,我觉得需要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培养语感,阅读理解一般差不多都是概括文章大意,或者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其实只要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文章大意就ok啦。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想要成绩突飞猛进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最好的办法。

扩大阅读量,包括现代文,文言文,诗词,中国历史。这样对阅读、诗词鉴赏、作文、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读的多了,语感就加强了,有些题目不用问为什么就知道答案是啥了。

6.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习文言文重点主要是文言文的读音,断句,对句意的理解,对精美语段的背诵,对文章内容的要点的概括这五个方面,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扩大了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

学法指导: 1.读准字音 借助课本(书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古代人名;地名仍保留古音的字。

这些都是学习的重点。 2、学会断句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词之间的停顿根据文意,古汉语大多采用单音词表意,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误读为现代汉语的合成词。

长句可根据文意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可停顿。 3.理解句意 ①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理解句意。

②了解古今词义变化,正确理解句意。 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4.对精美选段进行背诵 要想背得快、记得牢,首先要读准课文,一字不差,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认真地逐字读,待到读熟后,再考虑背诵,一篇新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读正确,否则读错的地方形成习惯很难纠正。其次,边读边理解,已有理解内容,才能背得准确。

第三,背诵时可将较长的文章分成小段,“个个击破”。第四,借助联想,形体动作,辅导记忆背诵。

第五,不断复习,任何人记忆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计划地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增强记忆。第六,背诵中心难点易错之处,可摘重点写笔记。

5、对内容要点的概括 针对文章的内容,一般设问:写什么人,叙了什么事,介绍了什么物品的特点,阐述了怎样的道理,答这些问题,就要逐句逐层逐段理解文章,在阅读方法上是与现代文相同的,文言文虽然因距离我们生活较远,但它的学习是有明确范围的,无论那个知识题,都以课本为主。所以一般同学只要肯下力气,文言文的成绩就会较好。

7. 请问高考古文阅读有什么秘诀,最好分条举例解说.谢谢.

解析历年春季高考古文阅读题 -------------------------------------------------------------------------------- 分析2002年和2003年的春考古文题。

这两年春考语文卷中的古文阅读试题均为两大题:其中一题都是关于艺术(绘画)的评论;另一题前者为两段记叙短文的比较阅读,后者为人物记叙文的阅读。 考测的内容有:1、虚词析;2、实词解释;3、成语意义理解和作用分析;4、句子翻译,特点比较;5、文章归纳;6、特色理解;7、简要拓展发挥;8、通假字。

试题涉及了高中文言文阅读的大多数要点,所以学习和复习必须扎实而全面。我们试举实例来加以具体说明: 2002年春考阅读题(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6题A。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B。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三易马而三后今君后则欲逮臣乙竟日亡所获也子意乎鱼24、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而先后心在于臣/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②用之则过也/乃投竿问甲曰A、①意思相同②意思不同B、①②意思都相同C、①②意思都不同D、①意思不相同②意思相同2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26、两文所写事件不同,事理剖析上A段侧重一方,B段则;人物表现上,A段以对话为主,B段除有人物对话外,还有,因而记叙更具完整性。 两文所含之理相同,可概括为。

解答23题,一靠知识积累,二靠简单语法分析,三靠句意理解。 “易”常作形容词,为“容易、简单”之意;用为动词时有①“轻视、小看、”,②“交易、交换”,③“变换、改变”等意。

此句中的“易”是动词,看文句应是③“换、更换”。 “逮”在古文中的常用义有①抓住、逮捕,②追上、赶上,③比得上、及得上(表比较)等,看文句是赛驾车,所以应为②“赶上”、“追上”。

“竟”在古文中有“竟然”及“整”“完、完毕”等义,“竟日”则为“整天”之意。“意”在古文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基本用法,为“意料、料想”和“意图、心思、希望”等义,句子与钓鱼相关,而且“意”为句子主语,所以应是“意图”、“目的”、“愿望”、“希望”之义。

所以,我们必须注重积累,把握常用实词用法,并且学会作语法分析和语境分析。 24题考常用虚词的辩析,同样需要知识积累和语法分析。

“而”在古文中的常见用法是作连词、或表顺接、或表转折、或表并列,或表修饰,有时“而”还通“尔”;“但”在现代文中表转折,是连词,在古文中却是副词,意为“只、只是”。 ②中的“则”和“乃”都有连接作用,但“用之则过也”与文中的“术已尽”形成转折关系,这个“则”是“却”的意思;“乃投竿问甲”和前文是先后相承关系,这个“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由此判定,②中的“则”、“乃”意思不同,选C。 要解答好25题这样的翻译题,知识积累和语法分析必不可少,否则就读不懂文句,难以准确译为现代文。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固定的复词。 “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中的“之”在主谓之间,不必译。

“御”是“驾车”不是“骑马”,“未尽”是说明“教”的,句子应为“把”字句,所以可译为“你没有把驾车的技术完全教给我”。 由此可见,要把古文句子翻译好,把握词的用法特点和句子的结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

26题考简单的写作特点分析和文意归纳。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读懂文章,其次要把握要点和特点,第三要仔细审题,有的放矢。

26题第一空前一句既是限制又是提示。前句又说“不同”,那么不同于“一方”的必定是“双方”或“多方”,观文章确定为“双方对比”。

第二空应注意“人物表现”即“如何表现人物”(描写),而后句又有“记叙”前句更有“人物对话”,所以此空决不可填“叙述”。观文章,则很容易确定为“动作描述”。

第三空是归纳两文的共同之处,这就要抓关键句。A文中有反问句“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强调“心”要在马。

B文有“目不瞬、神不变”之句和“予叹”之句,强调的是“意”不能动。两者的共同点,自然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杂念”了。

综上所述,古文学习、复习必须注重积累,及对积累的知识进行分析,把握其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训练,在训练中学会语法和语境分析,学会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从根本上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最新发布!2021年广东学考重磅改革 语数英变150分/科

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及复习建议

第一部分: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简介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鉴于大纲版考试大纲四年未作任何变化,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说明现行大纲对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基本合理,也体现了考试中心在课改过渡时期大纲版地区的高考以平稳过渡的为主的思想原则。尽管考试大纲未变,考试模式和出题的套路不变,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是在不断渗透,试题求新求变的步伐没有停止。

二、个人预测:(仅供参考)

高考命题的“五不”原则:不泄密、不出错、不超纲、不创新、不出彩 。

(1)继续突出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特征,突出一个“稳”字;

题型、题量、试卷结构基本不变; 突出主干知识,兼顾非重点知识这一方向不变;

难度系数基本不变;

(2)加大创新力度(强调新课程理念)

① 情景设置: ②信息提供的方式 :

三、新课程高考特点:

新高考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不超越各学科课程标准,不超越考试大纲,力求符合中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既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四、高考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

考试大纲中只给出两个层次:“I级要求”与“Il级要求”。I级为基本要求,包含“了解”、“知道”,能将知识直接加以应用(注意:I级要求不等于没有计算);Il级为较高要求,包含“理解”、“掌握”,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

五、试题设计

试题设计将力求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解答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方面:突出主干, 稳中有新,稳中有变.

2. 能力方面:坚持能力立意,重视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体现考生思维广度、 深度及灵活度.

3. 实验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用仪器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4. 体现“过程与方法”为核心的组合型试题成为计算题的新题型

5.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

6. 试题难度设计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

六、考题呈现和复习要求

考题分析:直线运动

(09年江苏物理)7.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5m/s2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复习建议:

1. 侧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4. 习题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具备一定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09年安徽卷)22.(14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复习建议:

1. 培养学生基本解题思路。

 2.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规律、力学的核心知识。

曲线运动

09年广东卷)17.(1)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了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17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②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复习建议:

1. 帮助学生建立起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

2. 渗透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

3. 重点复习好两种运动。

七、高考物理大纲复习重点

1.注重双基和学科主干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仍是新课程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要求深人理解概念和规律之问的内在联系。学生往往是概念、定义都知道,但一用就出错。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就应认真抓好双基的复习,不留盲点。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高考物理试题,都注重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出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而学生的失分恰恰就集中在这一方面。复习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认真审题弄清题目条件,在对题给物理对象、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物理情景(特别强调画图),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对此,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扎实复习基础知识,让学生模仿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即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运动分析、受力分析、排除干扰、抓住重点、忽略次要因素,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

理想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明确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最后根据合适的规律建立数学关系式求解;三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生产、科技的联系,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物理知识理解和解释有关问题。因此,复习课仍要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仍需要携带必要的教具上课。

3.提取信息的能力

若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物理解题过程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信息的提取与鉴别”、“信息的分析与重组”、“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等阶段的组合,而在这些针对“信息”所实施的各种解题操作中,高考试卷及试题的命制格外注重的是“信息的提取”,因为这毕竟是物理解题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高考物理卷考生感到难是因为题目取材新颖,阅读速度慢,时间严重不足!这与平时的学习关系很大。也与平时的训练关系很大,由于传统的填压式教学,教学中把学生阅读这个环节压缩,无论是课本学习材料还是例题讲解,在阅读课本、和阅读题目上省时间,最终造成考生高考的如此被动。

4.加强计算推理、论证表述、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推理能力的考查是贯穿在高考各种题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情景设置进行考查推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对论证表述则重在考查能否准确地、简明地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以鉴别表述能力的高低。复习中要克服学生思维推理过程不合乎逻辑,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不予重视,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等现象。

八、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考试大纲的说明》强调:“尽管高考是以纸笔测验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物理高考中的实验试题非常注意尽可能区分哪些考生认真做过‘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哪些考生没有认真做过这些实验。能独立完成表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能制定解决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1. 2009年高考实验题特点

纵观2009年理科综合全国卷Ⅱ物理试题,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严谨而又新意十足,特别是实验题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设计经典而又不落俗套,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实验技能,是否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是否具有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前进的有力步伐 。

2. 试题特点

(1)实验的设计彻底突破了往年修修补补的传统

(2)实验知识的考查仍然立足教材,但立意跳出了限制

(3)实验命题来源于生活,立足实际

(4)加强了实验与数学能力相结合的考察

3.重视对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从2009年的实验题目看,实验所涉及的原理永远在课本要求的几个实验之中.不能盲目地猜题和押题,还是要重视基础.特别注重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在题设的条件和情境下,按照题设的要求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计方案等.不能再局限于几个实验的照搬照抄,也不要对经典实验进行简单、机械地“改装”,要开阔思路,在课堂上利用一些开放性实验提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多予关注创新型实验的设计.

4.实验教学应该重点体现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结果

新课程的中心理念之一便是改变以往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从这两年的实验题目看,连续出现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或者设计解决方案,问题非常开放.如果学生只记住了实验的结论,面对这样的提问,往往会无从下手,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没有这样的“标准答案”.在实验教学中,要真正落实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中去,才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才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学生是在思考和行动中掌握本领,领会知识的.

5.要关注实验的拓展练习

如果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记住几个实验,学生在高考时一碰到陌生的题目,很快便会乱了阵脚,不知道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拓展实验呢?譬如在练习打点计时器时,可以问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测量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充分讨论,找到各自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为高考中的实验变形做好充分的准备.

6.实验学习和物理理论学习应该融为一体

实验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层面上,而应该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物理情景、探索物理规律,实验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

九、高三复习建议:

1.抓好复习课的组织教学,树学生的学习信心,重视情感交流与心理辅导。复习课教学仍应以人为本。学生不是听课的机器,要注意与学生之问的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树立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2.要关注学生是复习的主体

(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3)及时检测复习的质量,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督促他们采取矫正措施。

3.对待试题难度因素的复习策略

根据不同学生能力特长的差异、不同学生高考期望值的差异、不同试题的难度因素的差异采取恰当策略。

(1) 抓有效训练,根据学情精选习题,控制好习题难度,避免简单重复。

(2)抓能力培养和应试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笔去做,切实克服以教代学的现象。

(3)抓试题研究,及时反馈学生的答卷情况,争取做到试卷讲评不隔天。

(4)抓边缘生。

(5)抓常规训练,发挥作业批改和矫正作用,减少高考因“笔误”而丢分。

第二部分: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后期复习建议

一、考生反映出的问题:

1. 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

例1(09北京)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例2图中EF、GH为平行的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AB为可在EF和GH上滑动的导体横杆。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若用Il和I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的电流,则当横杆AB

A.匀速滑动时,Il=0,I2=0

B.匀速滑动时,Il≠0,I2≠0

C.加速滑动时,Il=0,I2≠0

D.加速滑动时,Il≠0,I2≠0

例3: 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的过程中, C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2、对典型的物理过程模型落实不到位;

例1: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例2: (06北京卷)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从磁场边界d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沿曲线dpa打到屏MN上的a点,通过pa段用时为t。若该微粒经过p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微粒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微粒,最终打到屏MN上。两个微粒所受重力均忽略。新微粒运动的 (D)

A.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t B.轨迹为pc,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C.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等于t D.轨迹为pa,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例3: 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轴在竖直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F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F

A.一定是拉力 B.一定是推力

C.一定等于0 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0

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物理过程,同时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又需要将牛顿运动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运用,因此是一个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物体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有不同的束缚方式,如绳、杆、轨道或管道等。对于不同的束缚方式,在最高点时有不同的最小速度,在“杆、外轨道、管道”束缚时,最小速度可以为零;在“绳、内轨道”束缚时,最小速度为

3、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不规范;

例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U。当R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例2: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s2)

从h1高处下落(①→②),

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v1= (向下);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2(④→⑤),

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v2= (向上)。

与网接触的过程(②→④)

运动员的加速度 a =

4、对物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细致审题便放弃;

例1: 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的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

例2: 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h1=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竖直高度”h2=0.l0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5、考场上时间利用率低下。

(1)会的题慌乱中完成,不能保证会的题不失分

(2)不会的题盲目乱写,瞎耽误时间

(3)答题——检查没有章法,重复使用时间

(4)改错方法不得当

二、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第二轮复习大体安排

时间:3月至5月中旬,大约两个月时间

任务:

(1)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

(2)知识重组:进行专题综合训练,形成知识网络。

(3)提升能力:一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二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

(1)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做重点知识要重点复习;

(2)不要盲目拔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训练;

(3)不要迷信市面上的各种复习资料,而要以第一轮复习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为切入点做好妥善安排。

建议一:突出重点,狠抓主干知识的复习不动摇;

1、中学物理主干知识:

力学:

(1)力与物体的平衡;

(2)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3)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和磁:

(1)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2)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2、强化学科内主干知识的综合复习与训练,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总体来看,第二轮的复习要做好四个方面的综合:

一是力学内综合; 二是电学内综合; 三是力与电磁的综合; 四是实验的综合。

力学中可进行如下专题复习:

(1)力与物体的平衡;(2)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3)能量和动量; (4)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 (5)振动和波动等。

电磁部分可进行如下专题综合复习:

(1)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①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②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③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3) 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

①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②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③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每个专题中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知识结构分析: (2)主要命题点分析: (3)方法探索:

(4)典型例题分析: (5)配套训练:

例专题复习:

牛顿定律与匀变速运动

一、知识结构

1、基本概念: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位移等

2、基本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规律及三个推论;

(2)牛顿三定律;

(3) 平抛运动的规律;

3、匀变速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运动,从运动轨迹来看可以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4、从动力学上看,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的作用。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决定。

5、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物体将向受力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同的恒力,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所受到的恒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二、主要命题点分析:

(1)力学中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规律、三个推论、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等);

②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概念、特点、运动规律、两点讨论)。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类平抛运动等。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4)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

三、方法探索

1、常用方法:

(1)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分解;

③由牛顿运动定律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建立方程(可能既有动力学方程,也有运动学方程);

④求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2)运用动能定理求解力学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略

2、特殊问题的特殊方法:

(1)坐标系下图象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①弄清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及物理量的单位;

②找出图象中的特殊点、线、面及其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意义;

③由特殊点的坐标建立相应的物理规律(方程);

④求解并讨论。

(2)特殊的运动:

①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逆推法——当成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②初速为0的匀加速,某一时刻开始匀减速至静止:

③临界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从04年与05年的两道高考题说起:

05年全一23题:(原地起跳问题,题略)

04年全一25题:(抽桌布问题,题略)

共同点:同一类运动模型的研究:初速度为零——匀加速——匀减速——未速度为零。要说有区别,那就是05年的情境设置要简单,所涉及和应用的物理规律要更少一些。这类运动问题非常重要,特点非常明显(中间特殊点)

一种典型的运动模型:

物体自A点由静止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至B点突然改为匀减速度直线运动,至C点停止运动。

设AB、BC段物体的加速度、位移、运动时间分别为a1、 s1 、 t1、 a2 、s2、t2;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可将物体的运动看成两段初速度都为0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于是有:

a1 t1= a2 t2=V ① a1s1=a2s2 =V2/2 ②

s1 /t1 =s2/t2=V/2 ③ VAB=VBC = VAC=V/2 ④

变形题型:

例1:一长途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少了一名乘客,司机于是刹车使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下来等这名乘客。整个过程历时10秒,车发生位移15米,求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例2: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改为以加速度a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全过程中位移为S,求运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

例3: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改为匀速直线运动,后改为以加速度a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全过程中位移为S,求运动全过程所用的时间的最小值。

广东高考改用全国卷,2016年深圳考生要注意哪些变化

2019年7月20日,省考试院发布学考重磅改革通知——《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明确从2021年起,语数英学考(语数英合格考)分值由原来的100分/科提高至150分/科,并作为普通高校春季高考(学考录取和高职自招)招生的主要依据。

和夏季高考相比,面向普高生的春季高考主要考试形式为“语数英合格考”,只考查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每科考查范围比高考少30%,备考压力小,录取门槛低。

2020年学考录取省控线文、理都是120分,补录阶段更是降到了100分。因此,春季高考是基础薄弱考生弯道超车,冲上办公优质大学的好机会,也是本科线上学子保专冲本的必选途径!

 并且从2020年起,春季高考招生计划不低于高职院校年度总计划的75%,由此可见,未来考生考取专科院校的主战场将是春季高考而非夏季高考。

 从2021年起,语数英合格考采用新考纲,总分由300分变为450分,、拉分空间加大!改革后题型、考查范围出现变化,考查角度也有调整,总体难度略高于改革前,仍远低于高考。

 语文:语言积累题型变化较大,诗歌鉴赏以主观题为主,考纲样题难度较4年真题增大。

 数学:考查范围进一步缩减,考试时长不变,题量增加一个大题,样题难度较4年真题增大,考试总体难度增大;

 英语:题型不变,词汇难度有所下降,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变高,语篇理解和书面表达难度有所增大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修改解读,高考大纲内容知识点

自从2015年6月20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通知,2016届广东考生面临全国卷的考试已成定局。应届家长最关心的是,采用全国卷后,考试难度是否会增加?考其他省,录取分数线是否一样?跨省会不会相互影响录取?

对此,高考政策研究专家分析称,总结来说,

2016届高考是“同纲不同卷,同卷不同分,难度不增加,录取不影响”。

据悉,从2016年起,直至广东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新方案的实施,广东省普通高考继续实施“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考试模式。也就是说,2016届考生还是采取现在的考试模式,文科是语数英+文综,理科是语数英+理综。

全国卷和广东卷到底有啥不一样?

语文 全国卷VS广东卷:名句名篇范围扩大

专家老师分析称,语文科目最大的改变,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范围为从广东卷的33篇变为全国卷的64篇古诗文。“其实无需担心,新增的古诗文绝大部分来自初中所学课本,除此之外2分的题目对整体影响不大,并且做对的概率很高。”

英语 全国卷VS广东卷:分数调整,难度降低

英语科目在分值上从135分调整为150分,2016年广东省将沿用“听说”自主命题15分和全国卷的笔试部分120分,最后按系数折算成150分制。例如,张同学“听说”获得14分,笔试获得115分,那么他的英语成绩就是115×1.125(系数)+ 14,为143.375分,四舍五入最终成绩是143分。

此外,2016年全国新课标和广东高考英语科考试不同点主要在试卷结构及考试形式上,广东卷更侧重真实情景的运用,考查难度其实高于全国卷。“也就是说,考全国卷,英语其实是变简单了。”

数学 全国卷VS广东卷:数列难度降,立体几何难度升

以理科数学为例,选择和填空由原来的70分上升至80分;选做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填空题二选一变成解答题中的最后一个为三选一,学生较难应付的数列题难度有所下降,而方法论较为成熟的立体几何题难度有所提高。

文理综合 全国卷VS广东卷:细节设置有所不同

在理综方面,全国卷的生物、化学再无让人纠结的双选题。物理科从考纲上看,全国新课标只需要学5本书,广东卷要学6本书,但每个知识点的要求都相同;从分值上看,全国卷比广东卷多10分;从题型上看,物理是唯一考不定项选择的科目。

而在文综方面,主要为选考内容的不同。比如,全国卷的地理选考内容有三个模块一一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每个模块设一道10分的非选择题(选考题);而广东卷的地理选考内容为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不单独出选考题。

来自 5 1 8 4 高考APP

总结: 全国卷更利于分层学生

有关专家认为,总体来说,广东卷主要是“简单题+难题”,而全国卷主要是“简单题+中档题+难题”,在解答题上两卷难度差不多,区分度好,难度结构更合理,更利于分层学生。

广东高考有什么改革,2016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卷

高考考纲做了较大修订,有三大变化,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完善了考核目标,调整了考试内容。对应这些变化,数学学科也做了相应调整:1、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2、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3、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总体上,这些变化对高考数学考试影响不大。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这次高考考纲修订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中,将“整体稳定”放在了首位。、2018年全国数学2卷就突出了稳中求变,约有80%的试题是稳定的,只有约20%的试题是创新的,高考仍然还会沿用这种思路命制试卷。二是近两年高考试卷已先于高考考纲在命题中渗透了一些变化与创新,全国数学2卷最大的变化点是,突出了,强调了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精髓。在数学文化方面,2018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第8题、文科数学第9题涉及到了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算法,高考全国2卷文、理科数学的第8题涉及到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这就是说,今年考纲中所提到的新要求、新变化,在两年前的高考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了,所以高考对我们而言变化不会很大。而第三项变化是选考题由“三选一”变为“二选一”,这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考命题形式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难度变化不大。针对上述分析,现就高考备考复习提出以下建议:

1、回归教材,一箭多雕

回归教材至少解决三件事,即既解决了考纲对能力内涵方面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又解决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初步感知。通过回归教材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聚力共性通法。通过回归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各章节后面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和“实习作业”等材料,使学生对教材里中的秦九韶算法与更相减损术,“阅读与思考”中的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割圆术、海伦和秦九韶、九连环,“探究与发现”中的“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及祖?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等中华传统数学文化经典实例有所理解,从中感悟到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与高中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2、补充数学发展历史,增厚数学文化底蕴

针对高考数学考纲的变化,高中阶段要重视“数学文化”教学。近两年高考已经考了秦九韶多项式求值算法和《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预计今年高考试卷可能会有杨辉三角、祖?原理、割圆术等相关内容出现。我们要积极挖掘这方面的数学文化背景与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任课教师可以参考《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缀术》、《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等算经十书及《四元玉鉴》、《算学启蒙》、《数书九章》、《测圆海镜》等古典数学名著,从中选取与高中数学有密切联系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每周挤出一小节时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历史背景,进一步体会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之精髓。

3、适度刷题,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临近高考100天,适度刷题是非常必要的。

(1)整套试卷刷题

前面两条建议是所有考生在老师指导下都必须完成的必修课,而在这一部分要依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有所选择地采用不同的复习对策。

省重点及市重点靠前考生刷题要以成套模拟卷为主,频率为3套/周,且在周末对本周刷题或模考过程中发现的错题及自己本身相对薄弱部分的习题进行专项集中强化训练。切记,在刷题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做到自觉地举一反三,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优解。

其他考生刷题要将成套模拟卷拆解进行专题训练,可以将数学试卷中的11、12、16、20(2)、21(2)去掉后进行训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将9、10、15、20(1)、21(1)、选考题第二问去掉后进行训练,频率为1-2套/周,在刷题过程中,要做到有意识地举一反三,多题一解,一题优解。

走特长的考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去掉7、8和剩余所有主观题(大题)第二问后进行训练,频率为1套/周,在刷题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一题优解。

(2)专项刷题

根据自己的弱项或需加强的项确定专项训练内容,将若干张模拟试卷中同类试题集中训练,如将2至3张模拟试卷中的立体几何题集中在一个时间训练,做完后立即核对修正答案并总结得失,然后再选2至3张模拟试卷重复前面的操作,在一至二周内,使用10至20套模拟卷(或高考卷)进行专项组合训练,这种 “狂轰滥炸”式的集中刷题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做到举一反三,多题一解,一题优解。

4、选考题复习策略

究竟选择哪个选考模块做为选考题?这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基础好的考生应该两个模块都复习,考试时以分值最大化为选择标准。中等生应在老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主打选考题,在模拟考试和平时训练时解答主打选考题,每次模考后把另一个选考题做一做,再看看答案,仅此而已,不牵扯更多精力,这是防止在高考中发生不会做或不能完整地做出自己的主打选考题时的应对措施。基础弱的同学适合现在就确定选考模块,具体确定选考模块方法是,选择第一问经常得高分的选考模块为高考时的选考题。

5、看题与写题

在复习中,基础好一些的考生不妨试试另一种解题方式?看题不写题,即用眼睛去阅读习题,用脑袋去思考解题,坚决不动笔写题,这对培养阅读能力、训练思维能力都很有益处。但这么做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考生必须有比较扎实的学习基础,二是所做的习题是某类习题的衍生题(变式题)。做衍生题的最大好处是对相关类型习题的解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便于对此类方法的掌握与运用,而且还可以将该解法进一步延伸拓展,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在同类习题中只要有一道题按高考评分标准进行规范书写,其它衍生题则均可以采用看题方式去做题,这既节省了时间,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总之,在上述五条复习措施基础上,还要不断夯实“三基”,强化学科核心素养,重理解轻死记,重创新轻模仿,落实一日一梳理,一周一总结的学习习惯。

变化孕育着机会,机会萌发着成功,勇于面对改革,智慧迎接挑战,把握弯道超车的机会,奇迹就在有心人的前面。

从最近发布的高中课程方案看开始的高考改革

强调继承和发展

普通高中学生上千万,在普及高中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的今天,课程改革首先是要继承已有的成功的经验,保证改革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改革的平稳过渡。其次才是发展性,其发展重在于修正现行方案中的缺漏之处。所以,各位学生和家长也不需要过渡的焦虑,不要听信一些机构的危言耸听,改革后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抓紧时间孩子就会落伍。至少在考试的难度上一定不会增加,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考试难度减小,灵活性增强。

课程结构增加选择性

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外语语种在保持原有外语类型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选择性更多。课程的三大类别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有机衔接。各学科的必修部分是每一个高中学生都需要完成的考试内容,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必定要考查的部分,当然这部分内容相对而言难度会比较小。选择性必修部分是学生在选择这一科目作为升学考试科目是必须要修习的部分内容,难度上肯定会有所提高。选修部分学校各自学校的特色进行设置,体现的是学生的兴趣性,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只是作为升学考试的一个重要参考。所以考生要重视的部分还是每个学科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这两部分。

更新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教材中有误或者更新的知识进行修订,对陈旧的案例进行更换,体现教材与时俱进的一面,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特点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细化考试要求

各学科的课程方案对每个版块的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做出了细致的提示,这样的做法更加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与现行的要求相比,最有可能会改变现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并行的体系,课程标准就能够起到考试大纲的作用,以后也许不会再出现单独的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业水平考试明确了各部分的学分要求,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高考有什么改革方案

1、目前,按照教育部安排,高考改革只在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试点,其它省份及地区还没有开始高考改革。

2、目前网上关于高考改革的谣言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鉴别消息来源,不要被谣言误导。

3、目前高考改革只在上海市,浙江省进行试点,其它省份都还没有实行。按照教育部安排,其它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今年上报教育部审批,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最早也要在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

2019高考改革看点

改革看点一:铺开3+3新模式,打破传统文理分科旧格局

几乎所有省份的高考改革都打破了旧时的文理分科,采用“3+3”模式,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基础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各省选考科目池大多为6门,部分省份为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外语科目则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看点二:强调素质评价,推行全面素质教育

各省高考改革方案均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将考查学生德育品行、身心健康、爱好兴趣、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

高中数学选修怎么选

广东省教育厅通知,2016年起广东高考直接使用语文、数学、英语笔试、文综和理综全国卷,英语听说部分继续由广东自主命题。至于使用哪套全国卷,由教育部决定。

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省从2016年起普通高考使用全国卷,今年成为广东高考自主命题最后一年。这对广东考生备考会有什么影响?广东多位资深高中教师详细作了科目、试题的趋势剖析。

语文:作文仍以新材料作文为主

2016年广东高考将使用全国卷,华师附中语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邹寿元安抚考生,全国卷与广东卷的考试大纲是一样的,语文难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变化的主要是试卷的结构顺序和每一个板块的分值,因此准高三生们大可“淡定”。

具体到板块的变化,邹寿元表示,默写的范围,广东原来只要求30多篇,而全国是60多篇。虽然分值都是6分,没有变化,但因为命题范围变大了,考生们背诵的压力会有所增加,需要在背诵上下苦工。另外,古诗词鉴赏在全国卷的比重增加,而这恰恰是历年来广东考生失分比较多的部分,需要特别注意。

至于备受关注的作文,邹寿元表示,与广东卷一样,全国卷近年来也是以新材料作文为多。因此,新材料作文仍然是备考的方向。

数学:全国卷对中等偏上水平考生有利

广雅中学数学课首席教师、科组长徐广华告诉记者,全国卷的题量和总体难度比广东卷要大,全国卷共有24题,而广东卷只有21题。全国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中档题都比较多,解答题从第一道开始就属于中档题,没有严格意义的属于送分的容易的大题;而广东卷有不少属于皆大欢喜比较容易的送分题。此外,选考内容全国卷考大题,明显比广东卷考填空题的挑战性要大得多。全国卷对中等偏上水平的考生比较有利,而中等偏下水平的考生则喜欢考广东卷。

徐广华提醒,对《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不等式选讲》这三大选考内容的教学与复习,要从以往填空题的考查形式转向大题。对平面几何和不等式要加强推理与证明,对极坐标、参数方程要加强其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对文科生而言,还要补上《不等式选讲》这个内容。

英语:全国卷更注重语法

省实附中英语科组长蔡传业表示,在考试的题型上看,全国卷和之前的广东卷变化很大。首先,原广东题的阅读题是4篇标准阅读文章加上1篇信息匹配,新的全国卷则由3篇标准阅读文章加上1篇阅读填空题,分值由25分降为20分。此外,完型填空则由15题变成了20题,但分值不变。新旧题型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写作部分,新题型用回了传统的改错题,加上一篇情景写作。蔡传业认为,综合来看,原广东题注重语言运用,而全国卷则相对比较注重语法。

在备考策略方面,蔡传业建议学生还是要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好考纲的3600词汇和语法项目是关键。在学习词汇注意形式变化和固定搭配,在学习语法时要学得更细,注意特殊形式。要把初高中的语法知识全部认认真真过一遍。考生会发现不管题目怎样变,只要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加上解题技巧,就能取得好成绩。

理科综合:物理分值增加计算量加大

理综方面,最大的变化是物理、生物、化学三科所占的分值。广东卷是三科各占100分,而全国卷则是物理110分、生物90分、化学100分。明师教育物理科教材组组长攸子铭说,因为物理在理综里一直处于“拦路虎”的角色,难度大的学科比重提高,因此理综全国卷整体上比广东卷要难。而且,物理科本身的难度也有所增加。“选择题方面,广东卷是分单选题和多选题,而全国卷直接就是不定项选择,因此想靠在单选题里‘蒙’是不可能了。”攸子铭说。

在攸子铭看来,光学好物理不一定能得高分,还得学好数学。“总之,全国卷物理科极少出现很新颖的考法,都是基础模型的深化。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吃透基础模型。”他说。

文科综合:知识点范围更广深度更大

卓越教育高中部梁晓珺校长称,全国卷和广东卷在考点、题型和分值设置上基本一致。但总体而言,全国卷的难度较广东卷大,并且比较偏向知识深度的考察。在试题组织形式上,非选择题部分广东卷不分选考必考综合组题,但全国卷会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对于备考2016全国卷的同学来讲需要尤其注意一轮复习的质量。由于全国卷比原来广东自主命题卷对知识点范围要求更广(主要体现在选修上),深度更大,所以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大扫描”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同学们还可以把握好“超前一轮”复习,也就是暑假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提前复习梳理。

广东高考生物各内容各占多少分值?

文理一样

只需学习 不等式选讲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几何证明选讲 这三个,

三个也只需浅学,会做一些常规题目,

高考时是一个5分题,3选1,你可以参考往年真题看看

以住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约32%元素及其化合物约20%有机化学基础约18%化学实验约18%化学计算约12%强调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内容渗透在上表中的化学各专题内容中考查。在《考试说明》规定的题量减少的前提下,为了确保高考考试的科学性和选拔的有效性,要求高考试题更好地反映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也就要更好地体现能力立意;同时,要求非选择题具有必要的综合性,以增加必考内容的覆盖面。此外,非选择题固有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往往都比较强,对考生的表达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要给予高度重视。如果想很知道,其实可以问你们老师要考纲!!!考纲很详细的!最好问题你们老师,你问他,他绝很高兴的!呵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章标签: # 高考 # 学生 #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