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2013高考历史真题_2013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综历史答案及解析

tamoadmin 2024-07-12 人已围观

简介1.请问一下关于2013年高考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46题的问题,谢谢2.2013年全国卷2高考文综历史41试题答案 (不要网上原答案,要自己答的详尽答案)3.湖北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杨贵妃命丧马嵬驿4.一道高考历史选择题,2013大纲全国5.高考历史解读的方法正确的是 ( C )国会是美国三大机构之一。关于美国国会的权力。A.美国国会宣布与外国缔结条约 B.美国国会提名某人担

1.请问一下关于2013年高考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46题的问题,谢谢

2.2013年全国卷2高考文综历史41试题答案 (不要网上原答案,要自己答的详尽答案)

3.湖北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杨贵妃命丧马嵬驿

4.一道高考历史选择题,2013大纲全国

5.高考历史解读的方法

2013高考历史真题_2013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综历史答案及解析

正确的是 ( C )

国会是美国三大机构之一。关于美国国会的权力。A.美国国会宣布与外国缔结条约 B.美国国会提名某人担任外交部长 C.由于克林顿的生活作风问题,美国众议院对其提出弹劾 D.美国国会和总统分享司法权

解析:总统得到国会同意才能和外国缔结条约,而不是国会宣布;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官员;司法权有最高法院掌握;这些都不是国会的权力,因此排除。

搜索“2013高考历史岳麓版必修1一轮专练:专题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有全套标准答案。

请问一下关于2013年高考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46题的问题,谢谢

12.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B.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

C.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

D.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1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

14.公元819年,刑部侍郎韩愈被贬潮州任刺史。来潮8个月,对潮州文化影响深远,使潮州山水皆姓韩。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韩愈被贬潮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韩愈

A.得罪其部门长官中书令

B.上书痛斥皇帝遣使迎佛骨使京城掀起信佛狂潮

C.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D.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

15.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政治民主化 D.国防现代化

16.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特殊信件和民间寄汇,是潮汕历史上举世罕见的文化奇观,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一封侨批,寄自泰国,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2亿元,是一件极少见的巨额批款的侨批。结合所学知识判读,该侨批最有可能寄于

A.1935年 B.1938年 C.1945年 D.1948年

17.任新民(1915~),安徽宁国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1949年7月决定从美国回国。当时他可能遇到的情景是

A.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热情邀请

B.苏联给中国提供研究核武器的技术资料

C.看电视闻到美苏“冷战”浓重的火药味

D.敌视中国的美方从中极力阻挠

18.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19.“……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英国

A.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 B.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D.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

20.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

A.《物种起源》 B.《权利法案》

C.《哥伦布航海日志》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1.下图中文学作品按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风颂》

②《大卫·科波菲尔》

③《十日谈》

④《等待戈多》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22.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

C.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

38.(26分)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阅读中国历史四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次:15—16世纪。随着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不但带来黄金和无限梦想,更给全社会提供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第二次: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欧洲经过一场历史性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欧美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连成一体。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试图抓住历史机遇,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但最终失败。

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争霸的冷战对峙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再次为许多国家提供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代的中国虽然存在“崭新的机遇”,却连续失误,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第四次: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后……

请回答:

(1)第一次战略机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发展状况。(6分)

(2)第二次中欧洲的“历史性变革”是指什么?晚晴时期中国“试图抓住历史机遇,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有哪些表现,试列举相关史实。(8分)

(3)第三次提及的中国“崭新的机遇”指的是什么?试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中国丧失第三次机遇的主要原因。(6分)

(4)试分析中国“第四次战略机遇”的宏观国际背景。(6分)

39.(26分)“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社会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民”“公民社会”的有关问题:

材料一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古代社会中后期,“臣民”概念取代了“公民”概念。

材料二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民主”一词在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大意是:暴君夏桀不配做民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三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开始形成于15世纪后,随着自由市民的产生,17-19世纪在维护市民利益的民族国家运动和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冲击下,受法国影响最终有了今日之含义。

材料四在中国,“公民”作为外来语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由西方传入的,而在法律文件中正式统一使用“公民”概念,则要到新中国建立以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公民社会”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臣民”与“公民”的本质区别。(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中国和西方赋予“民主”一词的不同含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列举两部欧美在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中提出或颁布的文献成果。(8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现代中国实行了哪些制度?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公民社会”的认识。(8分)

2013年全国卷2高考文综历史41试题答案 (不要网上原答案,要自己答的详尽答案)

1:A: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目标或境地,亦或是想要达到的结果的意思.

B:任务是指通常指交派的工作,担负的责任。

c:宗旨是指主导思想;主要旨趣.

2:A:认识有何不同指的是做法的侧重点不同

3:A老师改卷按点给分,你只要都答了,只要正确都可以得分。

B打错可能给你同情分,不过大部分不给,毕竟不是政治考试。

c严不严,要看试卷难易度,可要看主改老师等等因素。

湖北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杨贵妃命丧马嵬驿

太和殿

建筑:太和殿坐北朝南,庄严雄伟,磅礴大气,集中国北方建筑的特色于一身;红墙黄瓦,象征着皇室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筑整体呈对称性,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

政治: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英国的建筑我没有见过,不过从英国的制度那里,我还是可以大致想来的

政治: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是一种象征,首相才是实际的国家掌权者

额,大概就这么多了,我是刚刚做的,要是有什么疏漏之类的,还请楼主见谅

一道高考历史选择题,2013大纲全国

为大家整理的湖北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杨贵妃命丧马嵬驿,供大家学习参考!  

安禄山叛乱爆发后,唐玄宗派重兵守卫长安的门户潼关。潼关守军每晚会在烽火台上烧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所以,当时长安的君臣和百姓天天都翘首盼望“平安火”。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六月初九夜,唐玄宗接到报告:今晚看不见潼关烽火台传来的“平安火”。自从叛军屯兵潼关,逼近长安以来,唐玄宗最不想听到但又预感迟早总要传来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他的面前:潼关失守!这就是说,长安的大门已经打开,安禄山的叛军只要向西一挥鞭,骑兵就随时都可能出现在皇宫。

安禄山来势不善,长安的兵力却不足以抵挡叛军,各地的兵马一时之间不可能调来。国难当前,身边却无分忧之臣……玄宗急得一夜不曾合眼,第二天便召集百官们来商讨应变之计。那时,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任右相,权倾天下。他提出一个方案:到成都去。因为杨国忠身兼剑南(今四川成都)节度使,早在安禄山刚反叛时,他就叫人在剑南悄悄储存物资,以备急用,所以这时便建议入蜀。朝臣们急得团团转,都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吵了一阵后便一哄而散了。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开后,长安城中的老百姓奔走相告,准备出城逃避。杨国忠就叫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和虢国夫人入宫去,劝玄宗和贵妃赶快离开长安,到成都去。

第二天上朝,殿上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人。玄宗在勤政楼上装模作样宣布,他要御驾亲征。不过,没有一个人相信这是真话。当天晚上,唐玄宗通知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悄悄地集合士兵,每人都给以重赏,又挑选了九百余匹良马。一切准备就绪,六月十三日天刚蒙蒙亮,唐玄宗带了杨贵妃和她的三个姐姐,还有皇子、妃子、公主、皇孙,以及杨国忠、陈玄礼、大太监等,匆匆逃出皇宫禁苑的西门,把那些在宫外的公主、妃子和皇孙,都丢下不管了。车驾经过国库时,杨国忠下令烧掉。玄宗阻止说:“留给叛贼吧,否则,他们更要抢掠老百姓了。”

玄宗一行匆匆逃出长安后,玄宗派宦官王洛卿打前站先去通知沿途郡县准备接驾。但是,等玄宗一行来到咸阳望贤宫,王洛卿和县令全都逃走了。太监们找当地的官员和老百姓索要食物,竟无人应对。到了晌午,玄宗饿得肚皮呱呱叫,杨国忠只好自己到市上去买了一块饼来给玄宗吃。后来,总算有老百姓送来粗饭,饭里还拌着麦子和豆子。玄宗非常感激,拿出钱付给老百姓。但是,当时没有碗筷,皇子皇孙们都用手抓着吃,一会儿就把这些粗饭抢个精光,他们的肚皮却还没有吃饱。

那天将近半夜,一行人走到金城(今陕西兴平)。县令早已逃走,唐玄宗只好歇在驿馆里。夜里无灯,大家累极了,都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

六月十四日,一行人走走停停,到了马嵬(wéi)驿(今陕西兴平西)。将士们又饿又累,都有一肚皮怨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火气越来越大。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深知众怒难平,他认为根子都在那个祸国殃民的宰相杨国忠,就打算将杨国忠诛杀,以安抚将士们。他叫东宫太监把这个想法转告太子李亨。

李亨正犹豫时,有二十余个吐蕃的使者围住杨国忠坐骑要饭吃。杨国忠尚未回答,周围士兵便大声呼喊:“杨国忠与胡人勾结谋反。”于是便有士兵向杨国忠射箭。杨国忠拍马而逃,逃到西门,被追上来的士兵团团围住,一阵乱枪,便将他捅死在地。士兵把杨国忠的首级挂在枪上,放在唐玄宗所住的驿馆门外示众。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以及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也在混乱中被杀。众军兵围住驿馆大喊大叫,不肯散去。

玄宗听见外面的吵闹声,便问发生了什么事。左右回答说:“外面喊杨国忠谋反,已被杀掉了。”

玄宗拄着拐杖,穿着薄底鞋,慢慢走出驿馆的大门,一边慰劳军士,一边命令他们收队回营。军士们依然吵吵闹闹,不予理睬。玄宗便叫高力士去打听,究竟什么原因还不散。这时,陈玄礼直截了当地对玄宗说:“杨国忠谋反,已被大家杀掉。他的妹妹贵妃娘娘不适合再侍候皇上,请皇上割断恩情,把她一并正法。”

玄宗听说,沉吟片刻,缓缓地回答道:“这件事,容我来处理吧。”

玄宗一步一颤走入驿馆,双手拄着拐杖,低着头,一动不动地立着。过了好久,有个叫韦谔的官员走上前去对唐玄宗说:“从目前情况看,正所谓众怒难犯。安危就在顷刻之间,望陛下赶快作出决定。”说着频频叩头,血流满面。

玄宗却还在犹豫,他喃喃地自言自语:“贵妃住在深宫里,怎会知道杨国忠谋反的事情呢?”高力士在旁边劝皇帝说:“贵妃娘娘当然没有罪责,但是,将士们已经把杨国忠杀掉了,如果贵妃娘娘仍在陛下左右,他们自然感到不安。希望陛下细细想一想:只有将士们一心为国,陛下才能平安无事!”

玄宗听了这番话,无可奈何,才叫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绞死。

杨贵妃是在公元745年入宫的。相传她通晓音律,机灵聪明,善于侍候皇帝,所以不到一年,玄宗对她格外宠幸,就像皇后一般对待她。贵妃的一家也都因此得宠封官,她的三个姐姐都被封为夫人,堂兄杨国忠当了宰相。

杨贵妃被绞杀后,尸首停放在驿馆的院子里,陈玄礼等人进来看过无误,于是才整顿队伍,继续西行。

高考历史解读的方法

1927年只是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一个构想,和进一步要探索的道路,最终证明是成功的。在当时“农村包围城市”才刚刚被提出来,只有以少部分人接受了这个提案,大多数人是不同意的。另外当时毛泽东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只是一个委员而已,提出的意见不一定要被人采纳的。毛泽东才秋收起义失败以后就直接带军队逃到了井冈山,并不知道当时中共中央的情况。当时的中共中央还在上海,上海那边又不了解毛泽东他们在井冈山的情况,所以依旧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

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其实被接受是在遵义会议以后,在以前只有一派的人接受,像苏联派、博古派、王明派都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当三派各自政策失败以后,在遵义才正式将中央领导地位交给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也开始成为主流。

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大多提供新材料作为设问背景,因此,解读历史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这是考生所应具备的重要的基本功。本文立意在于探寻解读历史材料的正确方法,帮助考生提升解题能力。

一、考纲要求

考纲所规定的四种能力中,第一种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

二、什么是 “解读历史材料”和“有效信息”

根据考纲的要求,我们得先弄明白以下两个问题。

1.何谓“解读历史材料”

所谓“解读”,一般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阅读、解释;(2)分析、研究;(3)理解、体会。由此可知,解读历史材料,就是要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解释,并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得出结论和认识。解读历史材料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解释材料,即材料说明的历史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史”;第二个层面是这些信息所反映的历史问题、所得出的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

2.何谓“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信息”,就是指蕴涵在材料中的、对试题的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信息我们一般可以直接从材料的出处、注释、内容中获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主张、历史发展规律等,这需要我们通过对材料进行解析而获得。

三、历史材料解读的具体内容

解读历史材料,具体来讲,主要是解读出以下这些内容。

1.读懂历史语境,探明原意。所谓“历史语境”,是指与该材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种史学信息及历史背景的总和。只有把具体材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材料的原意(本意)。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1题,材料提供了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以及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的,其历史语境为清朝中国君主专制和18世纪中期至今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弄明白了这些内容,就能较好地理解材料中这两幅的意思。

2.概括文字、解释历史材料字面含义。就是把材料的全部字面含义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从材料中摘取可以利用的信息。如2013年天津卷历史部分第4题,求答项“结尾的简短一章”,即要求解释材料的字面含义。再如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3题,即要求考生解释材料中“违制”的含义。

3.分析材料所反映出的规律性知识。历史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不仅仅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基本情况,还包括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所发生的原因、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特点(特征)、历史意义(影响)以及历史认识和启示。如2013年山东文综卷第28题(1)小问,“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即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所反映出的历史特点。

4.要深入理解史料信息的本质。历史材料所表述的内容可能只涉及历史现象的表面,我们应透过材料信息的现象,从深层次上进行认识,认清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

5.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取舍。在材料中,可能有一些与题目要求无关、没有价值的文字。因而我们必须对材料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东西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如非选择题中常见的设问“依据材料……概括……”

四、正确解读历史材料的方法

1.仔细审读题干设问,寻求思考的维度。在解读材料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仔细审读题干设问。一般来说,命题者会根据材料设置问题,如设问中常见的“依据材料……”“指出、概括、分析”“特点、变化、原因、影响”,这些试题中的设问就为解读材料确定了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依据设问来确定哪些材料是有用的,从而提取出对解答问题有用的信息。理解了题干内容与要求,思考问题的方向和维度就凸显出来了。如有些设问是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在解读材料时,就不能仅仅是对材料内容进行简单概括,也不能仅仅是提取材料的局部信息,而必须通过对材料的宏观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历史结论。如果对设问的要求解读不明确,就会使解题不到位。

2.认真研读材料,读懂材料意思。在阅读材料时,不仅要读正文,还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应给予重视。在解读材料信息时,首先弄清楚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然后,用符号(直线或曲线)圈点出关键词句,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材料四文字量约245个字,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宪法”“总统”“国会”,就可以知道该材料所要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三权分立问题,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向就应该围绕三权分立展开,然后再寻找相关有效信息进行说明,解答问题就容易了。

3.分析材料间的相互联系,确定材料所体现的主题。历史材料的组合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的,根据命题的思维过程,命题者在命制材料题时,会先确定命题主题,然后再去选取材料。这样,每一道材料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们也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计的。试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图文之间联系紧密,会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实的本质,共同说明一个历史问题。找出了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间的相互关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解读材料时,我们不仅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内容,同时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切不可把它们割裂开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40题,材料一叙述了汉代丝绸之路、宋代指南针、清政府采取“海禁”方法,材料二叙述了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洋务派创办的轮船相关企业、发展海洋渔业等,由此可知,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对海洋的利用来选材,其主题也就明了了。

4.寻找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联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材料内容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解读材料时,一定要边读材料,边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有意识地、主动地联系所学知识,建立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内在关联。依照材料与教材的关系,可以把材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材料源于教材,依托于教材,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相辅相成性。要处理好材料,必须把材料同教材的内容相联系,把材料的观点和教材的观点结合起来。第二类是材料虽然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这类材料打破了教材的束缚,提供了新的材料,让考生在全新的情境下进行历史思维活动,这类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要处理好这类材料题,必须依照材料的内容进行解读。此类题的设问结构一般是“根据材料,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等)”。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中的史实、结论相对照,确认材料信息与课本内容的关联点,再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课本知识进行迁移,有助于考生理解材料信息,通过归纳推断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

5.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来处理信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是特定历史时期留下来的历史资料,肯定会受到时代、阶级的影响。我们在解读材料时必须去伪存真,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第一,要用辩证的观念去运用材料信息、评价历史。第二,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材料信息,看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第三,利用材料信息评价历史时,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认识。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历史观来对待材料信息,才能形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正确认识。如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37题(3)小问,“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就是要求我们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文章标签: # 材料 # 历史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