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诗歌比较阅读 试题分析与反思-高考诗歌比较

tamoadmin 2024-08-06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前关于各位诗人的诗句2.高考常考哪种类型的诗歌3.高考作文中不允许写诗歌,是不是对于诗歌的不重视4.诗词鉴赏中衬托与对比手法运用的比较_运用衬托手法写一个人5.为什么(高考)作文要求除诗歌外?高考前关于各位诗人的诗句1.关于“祝福高考”的诗句有哪些 1、《登科后》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话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

1.高考前关于各位诗人的诗句

2.高考常考哪种类型的诗歌

3.高考作文中不允许写诗歌,是不是对于诗歌的不重视

4.诗词鉴赏中衬托与对比手法运用的比较_运用衬托手法写一个人

5.为什么(高考)作文要求除诗歌外?

高考前关于各位诗人的诗句

高考诗歌比较阅读 试题分析与反思-高考诗歌比较

1.关于“祝福高考”的诗句有哪些

1、《登科后》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话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楚《离骚》

白话译文:

到达目的地之路虽然模糊不清,但我要不失时机探索而行。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 林则徐古诗堂联。

白话译文:

这样的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更表明了作者的至大至刚。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壁立千仞”的刚直,来源于“无欲”。

这样的气度和“无欲”情怀以及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正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元素。

4、《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话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5、《狱中题壁》 清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白话译文:

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

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2.关于高考古诗的

今年高考,古诗鉴赏题已不像往年那样出客观题,而改为主观题考查,这一变化增加了答题难度。

根据在复习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几点意见,供考生参考。 一、弄清鉴赏范围,避免答题无从下手。

有些同学见到古诗鉴赏题,左看右看,干急无汗,交了白卷。究其原因,不知鉴赏什么。

其实,我们鉴赏任何文学作品,不外乎思想内容(内容)和表现手法(形式)两大方面。内容方面,研究诗中写些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观点等等。

形式方面,研究炼意炼句、情景交融 、渲染烘托、对比照应、比喻对偶、风格用典、想象创新等。例如鉴赏李白《越中览古》:“越玉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唯见鹧鸪飞。” 从内容上看,诗人游览越中,想起了历史上吴越争霸战争。

“越王勾践破吴归” ,交待了战争的结果,使读者联想到越军浩浩荡荡得意归来的情景。 “战士还家尽锦衣” ,写战士们都得到了赏赐,不再穿铁甲,都穿上了锦衣。

“尽锦衣” 仅三字,就把战士们的喜悦和骄傲之情烘托了出来。而越王呢,何止踌躇满志,他变得荒*逸乐起来,如花似玉的宫女站满了宫殿。

可是现在怎么样呢?仅有几只鹧鸪飞来飞去而已。由此可见,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昔盛今衰的不尽感慨。

从形式上看,运用鲜明的对比是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前三句极写越国的光荣和繁盛,末句突然一转,极写现在的冷落凄凉。

前后情景,对比强烈,增强了表现力。 二、弄清鉴赏术语的含义,避免所答非所问。

高考不考名词术语,但不回避使用名词术语。如不理解题目中术语的含义,就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的现象。

例如试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春花。)

的浪漫主义特色。有的同学不理解“浪漫主义” 的含义,把一二句作为重点,分析作者所写的实景,阐述这首诗抒发的诗人盼春的急切心情,而对运用拟人、比喻、想象等手法的最富浪漫主义特色的三四句却未提及。

因此,对于鉴赏时常用的术语,诸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婉约、含蓄、明快等等,必须理解。 三、掌握答题方法,避免含混不清。

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论文,有论点,有论据,最好先写论点后写论据(当然也可先写论据后写论点)。如果语无伦次,观点模糊,就会失分。

例如: 简析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超过150字。 答:这首诗通过梅花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描写,表现诗人誓与世上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志向与追求(以上是思想内容方面的论点)。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虽屡遭罢免,但志向不改,如同驿外断桥边的梅花,虽遭风吹雨打,零落成泥,依然香如故(以上是思想内容方面的论据)。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以上是艺术特色方面的论点)。

诗人塑造了一个敢于同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梅花形象,实际以梅自喻,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志向(以上是艺术特色方面的论据)。 四、变客观题为主观题,克服无复习资料的困难。

由于古诗鉴赏以往都用客观题考,现在乍一变成用主观题来考,复习资料几乎没有。而老资料上的客观题很多,我们可以将客观题变换成主观题来做,以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 下面是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对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二月粜新丝,五月卖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宴,只照逃亡屋。

A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丝” “谷”可卖。 B “眼前疮” 和“心头肉” 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 喻眼前急难,“心头肉” 喻“丝” “竹” 是农家命根。

这两句揭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C “绮罗宴” 与“逃亡屋” 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力量。

D 全诗言简意丰,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这是一个客观题,答案为A。

二月养蚕还未开始,无丝可卖,五月秧刚下田,无谷可粜,农民为了活命,不得不把丝谷以贱价预卖。根据这个客观题,我们可以换成以下几个主观题来做: 1、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不超过120字) 2、这首诗是怎样运用比喻和对比的?(答案不超过120字。)

3、试析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案不超过150字。)

此外,还可选读《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书,每看一篇鉴赏文章,都有意识地编出几个主观题来做。(转自古诗文网,原地址 ://.gushiwen.org/GuShiWen_b76e3c68da.aspx)。

3.祝贺金榜题名的诗句

潜心钻研十余年,含辛茹苦攀书山。实现梦想暑寒往,强盛国家献力量。

满怀自信进考场,精理细阅填答案。名落松山非好汉,一举成名列前榜。

考试铃声刚落音,考场之内静无声。笔走龙蛇写不停,认真审题不粗心。

考场之外父母立,分分秒秒心愿盼。父母子女皆同心,高考告捷笑颜开。

高考没啥了不起,题目全是人出的。放松心态好好考,保你门门考第一。有点紧张正常的,鞭策自己出成绩。金榜提名必须的,兄弟等你好消息。祝你马到成功!

三年汗水勤耕耘,今朝用心播良种。思如泉涌好答题,笔墨飞扬最书情。

此时犹如临战场,整装待发试锋芒。一朝金榜题名时,三年心花终怒放。

辛勤奋战在学海,汗水扬起成功帆。无烟战场今日起,气定神闲退万军。

心态良好细审题,才思敏捷答考卷。自信人生二百年,收获人生好前程。

4.求高中几位常考诗人的诗歌风格,尽量齐全点

李白(701-762),中国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意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想象力,语言缀满改变气质和睦。他是很好的营养物质,从民歌,神话,构成它的宏伟和华丽的色彩,屈原不断有新的高度,说:“李白和杜甫和杜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被称为浪漫的诗歌“伟大的诗人”。

杜甫(公元712 - 770年),汉族,字子美,龚贤,河南(郑州巩义市),世称杜少陵,杜甫,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并说:“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李杜。杜甫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Naizu,沉艳唐朝诗人杜甫,杜甫自己的祖先是出生在河南巩义市,巩县(现)。杜甫的生活由盛转衰的历史期间,他的诗是多笔相关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史诗的命运,高贵人物的唐考。杜傅的关注,写诗歌的精湛艺术的诗歌,的有福了一个“诗人”。杜傅的生活后,超过十四个百年的第一,其中许多都是歌颂著名的千古,如“三吏”和“不”;杜傅杜甫传世。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人

杜牧的诗人唐代(公元803 - 852年),汉族,字动物的饲养,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杜友,首相的孙子。汤蚊宗日本学者在2002年,授宏文馆校书郎。赴江西观察屏幕,转淮南节度使幕,进入观察帷幕。史馆修撰餐,比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并最终上升到排名中书舍人。唐末诗人,尤其是七言绝句称为好文赋“阿房宫赋“为子孙后代读,重点在军事上,写了大量的军事论文,也评论孙子。”范传文传世,自己的侄子裴燕菡,编译,包括诗歌四卷。另一首歌补充“樊川外集和樊川不设置”滚。在“唐杜沐的诗收到八卷晚唐王朝灵活多奢侈和动物的饲养,在陡峭的修正。七龙有彝族芸远神,在晚唐朱让排水无法比拟的。人号”小杜“,作为独特的杜富说诗“迈克·杜”。:

阴(约812或813 - 858),汉族,义山,号玉溪生,范难胜,晚唐著名诗人。他的祖先怀州河内(今沁阳市),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市(郑州荥阳)。诗很高的文学价值,他和杜牧合称“李杜,统称为”文文和李端风格同期,温庭筠相似的风格,和在家庭中的16强,所以说三十六分之。“唐诗三百首,李商隐22指数的诗歌,排名第4。这本的想法?阴影样式,诗歌,尤其是爱写浪漫的诗,和他的广泛阅读。但过于空泛和模糊的,它是难以索解,到的诗人艾溪昆,恨无人症见了“讥诮。牛李党夹缝中,他很不得志,埋在他的家乡荥阳。

张九龄(678-740),一位博物学家,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唐中宗龙王学者在早年的官方日历在书中,皇帝禤邋嗯,同一门下平章的书,中书令,唐代著名的贤相。他的五言诗,质朴的语言培训总理手中的深远的生命大方的希望,以消除唐初,沿习六绮靡诗,特别是在贡献。

王勃(649至676),汉,唐代诗人,字子安全。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王勃,杨炯,卢照邻,罗著名的诗,并称:“王杨露罗,也被称为”初唐四杰“。王博,隋末的达鲁通孙子(王彤隋末著名学者,号中子),王通的两个儿子,祝福在农村分赋之府志王博的父亲作为一个久负盛名,曾担任博士过于频繁,永州科电源,交趾县令,县令,齐州长史排名。可见,汪般剩长于知识分子家庭。唐代诗人

骆宾王(约619至687)。字观光,梧州义乌市(义乌,中国)。唐初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四英雄”。傅家谟说:“富罗:

杨炯(650至693),唐代诗人。宏益华欣(今属陕西),杨炯,卢照邻,王勃,罗齐名,说“四英雄”,但自称“女王羞,羞露”显庆四年(659)持有神童。系统举行元宵三年(676年)。: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自号幽忧。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王勃,杨炯,罗说:“初唐四杰”(见初唐四杰)

包括:宋疑问都杈嗯陈子昂沉王老吉李世民唐代诗人王维和皇甫冉王场,年龄贺知章的音频李琦崔颢顾况袁杰刘长卿岑参邱高适皇甫Ranzu勇汪涵。得分在百度的名字会出现一些。

5.求高中语文背诵重要诗句

高中语文名句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多于在瘐之粟粒;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对此都有直接描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6《阿房宫贱》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刹象亡的历史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8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

9论语 为政》载:“子曰:‘学而不死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对于“思”与“学”持有什么主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皇上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官之役,那么皇上用人治国应该达到怎样的境界?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11苏洵《六国论》引用《史记 魏世家》哪三句话来比喻“以地事秦”?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2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整队当时惨象,怒号:“沉默啊,沉默啊!”请续写出后面两句名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9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2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1)李清照《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

(2)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高考常考哪种类型的诗歌

一种模式:炼字炼词型

命题形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是请简要分析)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好处.第三步也可放在第二步前.

答题示例:

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全国卷Ⅱ)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第一步:指出是哪一个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第二步,指出使用该字的好处),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邻邻,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第三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例2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①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题目已将字词点出,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第二步指出使用该词后的景象);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第三步指出使用该词的好处).

第二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

高考作文中不允许写诗歌,是不是对于诗歌的不重视

高考作文中不允许写诗歌,是不是对于诗歌的不重视

高考是中学的结业考试,大学的入门考试。

高考的目的必然是:检验中学学习的成果,为进入大学打好基础。

无非是检验某一水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高考语文,基本上和SAT,TOEFL等等考试差不多,都有明确的定位,考察的是对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

作文,也是这样,不是选拔天才,而是看考生是否达到了对母语的一定运用水准。

而诗歌,是高于对母语的一定水准之上的。换句话说,高考作文的标准,低于诗歌的标准。

高考作文的标准,就是普通论说文的标准。

因为普通论说文的文体基本能符合大学入门水准,甚至能符合普通文员的一般写作基础。

而诗歌,是少数人才能写,并且写好的题材,不适合作为普通高考文体。

高考为什么不允许写诗歌

高考不允许写诗歌,近年争议很大。

但总体看,诗歌的确不适宜进高考。

一是诗无达诂。现代诗流派众多,什么后现代、朦胧诗、野兽派、嚎叫派、撒娇派,第三条道路等,很难让阅卷者准确打分。若按古诗的平平仄仄去评判,显然也有失偏颇。

二是高考不是诗歌赛,更注重考察考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而诗歌更多表达的是心灵,并不容易体现这些。要知道,历代科举,也是写策论。

三是由于诗歌理解角度不同,评卷时很容易出现标准的混乱和评判困难。很多阅卷者并不具备诗歌的评价能力。 如好的诗歌,是反对白话的,但晦涩的话肯定难懂。还如有的诗歌,本身是写给某一个人的,而只有这个人才有最高的理解力。

为什么高考的作文经常不允许写诗歌?

写诗歌的话,阅卷老师给分会带有太多主观喜好因素,会引起纷争。而且诗歌通常短小,会被认为是为了赶时间取巧。现在有的地方允许写诗歌,但也严格规定了字数。

为什么高考作文不允许诗歌形式?

我觉得高考写作文用诗歌的形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诗歌具有永久的审美生命,是文学的最高形式; 诗歌语言是最本色的文学语言. 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以诗歌为体裁,想要拿高分不容易! 而且现在的学生也没有这么高的水平啊!

希望纳

以前的高考作文体裁为什么不允许是诗歌?

我认为可能有以下这样三个原因:

1、诗歌相对散文来说,难度更大,而中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是会写常用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和应用文。

2、诗歌的阅卷难度高,到底这首诗质量高不高,见仁见智,很难有一个标准尺度,再加上阅卷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操作。

3、考场作文有明确的时间和字数限制,写诗歌就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多字数。

高考作文写诗歌怎样算八百字

个人不建议高考作文写诗歌,那样对分数会大打折扣,如果是主题自由发挥,建议写散文,当然还是要看主题是什么类别的。试卷上有几行,你就写几行诗歌吧,我记得是这样的。

考试作文时题目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意思是要写诗歌还是不能写诗歌

不能

因为诗歌的格式过于散乱所以说在评分上不好去起一个评分的标准

所谓文体不限但是主要的是抒情议论或者是剧本类的···一般也有写小的

但是那种难度比较大

高考是不是搅拌站不允许干活

搅拌站如果在高考考场附近,它的工作对周边有影响,高考期间是不允许开工的。

作文关于写诗歌的

暑里,我参加了夏令营,那儿有许多有趣的事:摔跤、接力、联欢会、溪边玩水。还和家人一起去了三亚:冲浪、游泳、玩沙.这个暑生活丰富多彩极了!

一冲浪

这天,我跟爸爸去海边冲浪。我穿上泳衣,拿着泳镜,来到沙滩边。这时是傍晚,夕阳映得天边的云彩红彤彤的,被太阳晒了一天的海水,变得很暖和。浪挺大,我戴上泳镜,抓紧爸爸的手,一步步走进海里,生怕被浪冲走。

浪来了,只见它汹涌澎湃地朝我们奔来,我撑着爸爸的手跳了一下,没把嘴闭拢,喝了一口海水,呸!真是又苦又涩又咸!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又一个大浪朝我们扑来,好像要把我们吃了似的。这回浪比我人还高。“哗”地一下就把我打进海水里,海水一下子灌进了我的鼻子。“哈,什么感受?”爸爸笑呵呵地问,“真难受!”我皱着眉头说。

冲了几次后,我找到了冲浪的技巧,高浪要蹲下,低浪跳,浪来时要记得闭上嘴巴和鼻子哟!

冲浪真有趣儿!

二摔跤

在夏令营里,令我最难忘的还是摔跤比赛。

比赛开始了。我的对手是榕榕,听别人说她可是摔跤高手呢!我听了心想:哼,管她什么高手不高手的,她必是我的手下败将,嘿嘿!

双手行礼后,我抓牢她的肩膀,企图用脚把她绊倒。可是毫无用处,她依然纹丝不动。我只好以力借力,一松手,她猛地往前一倒。好机会!我向前一扑,把她压倒在地。裁判开始计时:一、二、。。。。。。就在我快赢了的时候,她却一翻身,又反过来把我压倒在地。不愧是高手,不过再怎么厉害也是比不过我的!我灵机一动,往旁边一滚,站了起来。嘘!终于脱离险境了。谁料她也迅速站起,从我身后将我的一条腿抱起。好哇!我左腿使劲一蹬,身体往前一倒,“咚”的一声,榕榕躺倒在地,没能再起来。“耶!”我欢呼雀跃:“我赢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场比赛可真是激烈啊!

三溪边耍水

在夏令营的一天,我们去溪边玩水。溪水湍急,我们脚上的拖鞋很容易被冲走,不得不十分小心。我和雨霏最先下了水。唔,真凉爽!冷不防“扑通”一声,雨霏被一块石头绊倒,跌进了水里,全身都湿透了。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雨霏急得大喊:“啊,不好了!我的鞋被冲走了。”我赶紧帮她去追,眼看就要追到时,我往前一扑,伸手抓住了鞋。然而,祸不单行,我的鞋也被冲走了。好在我眼急手快,一把又抓住了它。等我从溪水中站起来时,发现自己全身也湿了。

这次溪边玩水可真是既惊险又有趣儿啊!

诗歌作文是不是只能竖着写?

你写的好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要凑够字数要出彩你认为你有那个文学功底么?就算是600字一篇你是要写梨花体的现代诗要很多段还是歌行体的很多句?就算是填首最长的词牌《莺啼序》还要两首半。应试作文别给自己找麻烦。

诗词鉴赏中衬托与对比手法运用的比较_运用衬托手法写一个人

高考诗歌要求对形象、语言和思想内容进行品评,而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学生往往把衬托、对比两种手法搞混淆了,把“对比”当成“衬托”,或者相反,有的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遇到这两种手法时就模糊的说成“对比衬托”。其实,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不能混为一谈。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表现手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如南宋初的一首民歌:

月子弯弯照,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

运用对比,能使描写对象的区别更加明显。这首民歌,就是通过强烈的对比,描写了百姓离乡背景的痛苦。

又如,(唐)张籍《野老歌》

老翁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末锄犁倚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

结尾两句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鲜明对比,将富商穷农的矛盾即城市与农村的矛盾突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衬托”一词时作如此说:“为使事物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换言之,“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其目的都是为了凸显被衬托事物的特色,以最终突出人物形象或诗歌主旨。

衬托是古人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杜甫有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惟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之广阔;惟其“月涌”,方可反映江水的流动:是为烘托的妙用。而王维的五绝“独坐幽篁(幽静的竹林)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馆里》),弹琴长啸,更突出了月夜之幽静;明月相照,尤显得深林的昏暗:是为反衬的妙用。只要我们在古诗阅读和鉴赏中细加玩味,一定能深刻体味其用心之深、表达之妙。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王维(诗佛)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其中一句是“桂花落人间”的倒文,以动衬静;三、四句以有声衬无声:全诗用衬托手法,描绘出了清新、幽静的情境。

再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诗歌中既运用了对比,又运用了衬托,这就需要我们阅读鉴赏时仔细分辨,慢慢品味。如:

陆游《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喜而有作》:

嘉谷如焚稗草青,

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

未抵虚檐泻雨声。

“嘉谷如焚”与“稗草青”形成对比,强烈的反差,突出秋旱之严重;三四句以“钧天九奏箫韶乐”为陪衬,突出诗人静听“虚檐泻雨声”的喜悦心情。再如:

白 梅/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从而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它们之间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王新亮,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本文编校:洪 鸣

为什么(高考)作文要求除诗歌外?

第一,诗歌字数一般不会很多,一般是20行左右,如果可以选择,估计很多人会去选择诗歌,那样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解答前面其他的题型,而且既然诗歌可以放进高考,那么评分就应该是公平的,就算很简短的诗歌也有可能拿到很高的高分。第二,如果让你写诗歌的话,请问你是选择意境还是选择词韵呢?关于词韵方面,别说在中学阶段,就算是到了大学,并非文学专业的也不会讲到,很多人根本没办法把握,而如你选择的是意境的话呢,高考阅卷的时候,对于作文是一扫而过的,而诗歌没有字斟句酌,没有完完整整地读下来,根本分辨不出好不好。在这里我说几句题外话,高考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写作文都是要求我们突出关键字,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如果我们写的是诗歌,我们就要含蓄,怎么能不听地突出关键字呢?第三,诗歌一般都是有感而发的诗歌才叫好的诗歌,而在应试教育中,已经规定了范围,没办法写出自己的感觉,就算写出了自己的感觉,也不一定能够引起老师的共鸣。最后,我补充一点,应试教育,我们就该写应试作文,即便我在高考那会也很不想写这样的作文,但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高中的议论文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先根据材料确定中心,只要不跑题,没有政治错误,分数就稳定在了45分以上。其余的〖提升区间〗主要看字体,材料新颖与否,语言组织能力等。根据这一套路,评卷老师的任务也比较轻,他要做的只是看你的中心是否正确,在大致看看你用了什么材料,在十几秒钟给你一个分数。而记叙文的变数很多,我们可以在试卷上相对自由的表达自己,而这给了阅卷老师很大的压力,他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评价你的文章。而对于一片记叙文,不同人的评判很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写记叙问的风险就很大。因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高考作文不让写诗歌了。诗歌的内容是隐晦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诗无达诂,对同一首诗的解释也是很多的。对诗歌无法形成一个量化的标准。

文章标签: # 诗歌 # 高考 # 诗人